好久没分享了,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前两天总结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但还能用,仅作为思路参考吧。
......
从18号开始,个人感觉,市场架构发生改变
当时的疑问是为啥这里不断出现超级大票随机拉板
而且都是科技
跟踪下来,觉得是时候暂且忽略宽基,需要一个
契机果不其然,没两天,出现了新的参考指,
AI50 指。
所以,市场架构的改变,来源于18号后的科技
拉统计看,更清晰
1、18号以后涨幅靠前的清一色科技
2、18号至今涨幅中间值的是金属类
3、18号至今跌幅榜
......
数据比较清晰,从感官和数据上都能得出,18号之后的指数架构发生改变
简单说,就是指数在18号以后,
以进攻为主,载体是科技,最稳的是金属。以上,是过去几天做的总结,今天拿出来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
市场势大力沉的情况下,短线节奏,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每天只有几分钟的表演时间
上半个月是ccjg,下半个月是
华胜天成 ,从涨幅上看
华胜天成也是26号正式持平ccjg
从22号周五开始,情绪略微回暖,初现端倪
25号、26号连续大长腿,但都比较坎坷...
所以26号之前的品种,在统计节点上,都以删除为主
新的节点,自然放到26号以后,至于哪一天,还记得前年分享的弹性玩法吗
当时这个模式的内核是高潮当日,我们无法判断26号的hstc是否见顶
但可以在统计中列为高潮日,这样能规避滞后性
所以拉出27号至今的标的,我个人也是这样去做自选池的。
......
当下知道这里指数18号之后的结构通过什么做的攻击即可
起码上文说的很清楚,这里指数的矛就是科技
科技伴随的都理解为随机拉升,这样做减法会更好
行了,指数架构和短线节点
该说的都说了,有没有用,因人而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