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深圳电子厂招工热现象的背后近期深圳电子厂出现的"面试第二天即上班"、时薪上涨至23元甚至更高的现象。
直接原因是:
华为、
苹果旗舰新品的集中发布,两大巨头的新品对决直接拉动了产业链的订单需求。
高端市场需求旺盛,智能手机“高端化”趋势在各地区愈发明显。
产业链进入旺季,扩产应对需求,工价从时薪20元涨到23-27-33元不等,反映行业高景气。
一叶知秋。我们可以重点跟踪关注:
1、直接受益于新品组装份额提升、业绩确定性高的龙头公司,如
立讯精密、
蓝思科技等。
2、供应关键零组件、具备技术壁垒、单机价值量提升的公司,如供应精密结构件、高端显示模组、散热解决方案等的供应商。
3、成功向
汽车电子、AIoT、AR/VR等新赛道拓展,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平台型公司。
当然,基于华为和苹果新品发布带动的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以及AI技术推动的行业变革,也可深入挖掘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但具备较大预期差的个股。
预期差,简单来说就是市场对一家公司的普遍认知与其真实价值或未来潜力之间的差距。
找到预期差意味着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或者其积极变化尚未被充分认识的股票。
举几个栗子:
30XXX 大家认知是:主营智能手机检测设备,市场视为传统
消费电子供应商;
实际现实是:深度绑定华为,已切入华为液冷超充设备(核心代工商)、半导体设备(通过新凯来)、昇腾服务器液冷测试、人形
机器人(华为极目、
特斯拉供应链)四大高景气赛道。
60XXX 大家认知是:PCB传统龙头企业,市场认为其主打产品趋于成熟;
实际现实是:高端产能重大突破,投资50亿元加码高端HDI及SLP产能,重点针对AI算力服务器和
智能汽车领域。
珠海新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0万㎡高阶HDI(含SLP)产能,技术等级和客户结构有望显著提升。
60XXX 大家认知是:传统通信服务商,市场认知多集中于
5G网络建设等传统业务;
实际现实是:卫星互联网核心标的,是华为
卫星通信模块核心供应商,联合开发5G-A卫星融合通信方案,低轨卫星通信模组2025年计划量产。同时参与欧洲卫星项目,技术应用于星载、舰载等场景,“卫星+华为”双光环。
类似以上还有科创,北证的部分个股。
当然,发现预期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判断其是否能转化为股价的驱动力。我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跟踪和验证:
1、跟踪订单与业绩兑现:关注公司公告、投资者关系记录中是否提及重大订单、新项目进展。最终,预期差需要反映到财报中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上。
2、关注技术突破与客户认证: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突破、产品送样、获得客户认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表明其预期差正在被证实。
3、洞察行业趋势与政策红利:要保持对行业前沿动态的关注。因为,预期差往往存在于新兴赛道(如卫星互联网、
人形机器人)或政策大力支持的领域(如国产替代)。
4、警惕风险:“预期差”是成长性,但也可能意味着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警惕新技术研发失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我们的应对:低位轻仓潜伏跟踪,产业+技术双验证=确定性 加仓出击!
特别适合,中线波段,死做一个个股或行业。
一旦怀疑,就减仓;被实锤就要清仓。
一句话,为自己认知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