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A股市场在政策预期、资金面改善及外部环境变化的交织下,展现出震荡上行的动能。
尽管市场对短期波动存在分歧,但综合政策红利释放、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技术面修复需求等多重因素,市场有望延续“慢牛”格局,核心指数或挑战4000点关口。以下从核心驱动因素、结构性机会及潜在风险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驱动因素:政策与流动性共振
1.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已升至84%,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将推动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周期初期A股外资净流入规模显著扩大,消费、科技等外资重仓板块受益明显。同时,国内货币政策约束减少,叠加居民存款“搬家”趋势延续,市场资金面有望维持宽松。
2.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
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多举措支持
人工智能发展,将发放算力券等降低创新主体研发成本。
3.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
卫星通信 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
二、技术面修复与资金面支撑
上周五大盘强震后继续上涨,机构大幅减空8062手,以平仓卖单为主,显示空头力量阶段性衰竭。融资余额突破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杠杆资金入场为市场提供增量支撑。从技术形态看,
上证指数 突破2024年10月高点后,若站稳3900点,4000点或成下一目标位。
三、结构性机会:红利资产与成长主线并重
1.周期红利(煤炭、油气):前期股价随盈利下修调整,当前“底线股息率”已达标,叠加“反内卷”政策导向,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2.消费红利(白酒、中药、家电):股价滞涨叠加分红比例提升,业绩稳健性支撑下兼具防御与弹性。
3.银行板块:股息率下降且南向资金流入停滞,短期空间受限,需警惕配置性价比下滑风险。
四、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关注国产替代与AI应用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替代加速(设备国产化率升至40%),
存储芯片扩产带动需求。
AI算力链:DeepSeek-V3.1模型推动国产算力需求,
寒武纪 、
海光信息 、
中芯国际 、新易胜等标的受益于AI算力相关,CPO、光模块。
消费电子 :华为/
苹果 新品发布(9月)催化端侧AI渗透,叠加卫星通讯属性,卫星通信这块也会带动
低空经济,好些做卫星通信的个股都有低空经济属性,增量市场资金会在主线疲软的时候找相近的方向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