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的故乡

25-08-29 18:59 67次浏览
高秋蓝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故乡
   (不交易不盯盘的时候胡乱涂鸦的结果)

   我的故乡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东部的边缘线上,南海的潮水来到故乡江边的一棵乌桕树下就不再往上涨。南北流向的绿江从右边绕过我的村庄和大片土地,然后注入东江流向珠江最终奔向浩瀚的南海。
   村子的背后,有一座草木丰茂的南山。南山高高屹立着,阻挡住夏季暴雨成灾时汹涌的江水,保护着村庄和土地上的庄稼。
   沿着河岸向北,大约四、五里路远,有一道桥:东门桥。过了桥就是县城。
   我的村庄就在南山南面的山坡下。除了南山,西边贴着河岸,还有比南山矮小一些的红石岭和更小的梅山。
   村子的前面,有一口很大的鱼塘,养着很多草鱼、鲢鱼和鳙鱼。鱼塘外面,就是广阔的田野。
   村子原本不在这里,其实村子原本就在这里。一百多年前,洪秀全发动金田 起义,顺德人何六起兵响应,他的部队沿着绿江推进到我们村就停下来,做足准备后再进攻县城,占领了县城三天四夜。然后,清兵和官府组织的民团疯狂反扑,何六败走,逃往北部山区。何六败退后,清兵放火烧了我们村,大火烧了三天四夜,直到一场大雨将大火浇灭。
   大火过后,村子成了一片废墟。村人四散逃亡。多年以后,风声平静下来,村人陆续返归南山。但南山下面的废墟上已经杂树成林,青藤成海,一片阴深恐怖的样子。村人只好在红石岭和梅山之间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搭建一些简易的小屋安顿下来。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房子越来越多,村子越来越大,直至成为附近最大的村庄。
   一九五八年,绿江发大水,洪水冲垮河堤,红石岭下重建百年的村落被冲毁。人民公社及时成立了南山村重建家园委员会。在人民公社的同一领导下,村人在南山下面的废墟上伐木砍藤,凿石挖土,开渠筑路,建造了一个全新的村庄。
   从南山山顶上往下望,新建的村子四排四列,整齐划一,井井有条,全是金字架屋顶。四排四列之外,有几间比较特别的屋子。这几间屋子都是重建新村之前就已经先建造起来的。
   东南角几棵高大的龙眼树旁边有一间青砖红瓦的大屋,是药王家的屋子。药王懂得各种中草药的效用,能治病救人。尤其擅长蛇药,凡被毒蛇咬伤的人或牲畜,找到药王药到病除。药王的妻子也是个异人,人称巫姐,擅长占卦问卜。谁家的牛丢了,找到巫姐就能告诉你牛在什么地方。
   西北角几棵高大的荔枝 树旁边有一间很大的屋子,是摸鱼佬家的屋子。屋子的墙体用黄泥加黄糖夯实而成,非常坚固,冬暖夏凉。屋子前面半人高的围墙围了一个很大的院子。摸鱼佬擅长摸鱼,任何有水的地方,他看一眼就知道水里有没有鱼,鱼多还是鱼少。他下水随便摸几下,就能摸到鱼。
   村子的后面,南山正南面的山坡下,有两间靠得很近的青砖灰瓦的屋子。左边那间是我们家的,右边那间是我们家的族亲三爷家的。
   三爷年轻时曾到过香港谋生,赚到一笔钱。解放前几年回到故乡,花钱买来材料,请泥瓦匠在南山山坡下建造了这间青砖灰瓦的屋子。屋子很特别,分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是南北向的金字架屋顶;前半部分是东西向的金字架屋顶,屋顶上四周和中间的顶梁上有用方砖砌成的台阶和人行道,叫天街,人可以在天街上自由行走。屋子的前面有漂亮的照壁,照壁使屋子看起来非常有气派。照壁前是半人高的围墙围起来的小院子。
   我父亲很羡慕三爷的屋子。但我父亲没有钱。于是父亲花了很多力气在废墟上挖出一些废砖旧瓦,又用黄泥加河沙打造了一些泥转,买来一些木材,然后仿照三爷家的样子建造了一间自己的屋子。
   那时候,我们家和三爷家的屋子是全村最漂亮的屋子。
   屋子建成不久,我的父亲就迎娶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善良而勤劳。母亲在院子里养猪养鸡,有时还养鹅养鸭。又在院子的一边搭建了棚架,种植丝瓜、南瓜、金瓜和葫芦瓜,还有蛾眉豆。蛾眉豆开紫色和白色相间的花,结紫色和绿色相间的豆,看起来都非常漂亮。
   一年四季,我的母亲都起得很早。冬天,天还黑沉沉,山上的斑鸠“咕咕—咕咕—”地呼唤着什么,母亲就起来了。第一件事就是烧火煮猪食。然后是喂猪喂鸡。夏天,幼年的我有时也起得很早,母亲塞给我一串煮熟的青豆荚或一条红薯,然后又忙她的活儿了。我坐到瓜棚下的青石板上,默默地看夜间从瓜棚上落下来的花瓣闪闪发光,看母亲为了猪鸡鹅鸭而忙得大汗淋漓。
   邻居的院子里,三娘穿一件薄薄的花衣裳,手握一只带花纹的玻璃杯,一边慢慢地饮着清水,一边默默地欣赏她自己种下的三色堇或紫罗兰。
   在乡下,三娘是一个异类。集体制时代,如果没有生病,没有特殊情况,一个成年人不参加集体劳动是不允许的。但是三娘可以。三娘不参加集体劳动,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三娘不但不参加集体劳动,三娘在家里也不怎么劳动。三娘从来不养猪养鸡,从来不种瓜种菜。三娘爱种花。三娘种各种各样的花,三色堇、紫罗兰、菊花、月季花、蔷薇、夹竹桃,还有柠檬。柠檬开蓝白色的小花,清香飘得很远很远。春天和秋天,如果天气好,早上或者午后,三娘会带上一把花阳伞,到南山的山坡上去看山花,看蝴蝶,看白云。看着看着,三娘的眼里会涌出泪花。有时候,三娘会摘一束山花,在花瓣上再洒上一些她预先准备好的蜜糖,然后招引一大群蝴蝶回到家门前的院子里。她将花束挂到照壁上,那些蝴蝶就会一天到晚在院子里飞来飞去。
   村里人说到广州,说的都是广州。三娘说到广州的时候,她不说广州,她说的是省城。她的孩子也跟着她,说到广州的时候都说成省城。
   三娘有一个很大的皮箱,里边装着很多漂亮的衣服,其中还有旗袍。我到隔壁去找哑锐(小名)玩耍的时候,见到过三娘对着镜子一件一件地试穿那些沉埋在箱子里的漂亮衣服。
   有点懂事的时候,我挺好奇的。就想知道三娘是从哪里来的。母亲轻声说:小孩子不要多事。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了一鳞半爪:三娘原本是村里人,但她的父母很早就过世了。于是年轻的三娘到省城广州去闯荡,具体做什么,没有人知道。当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逼近广州的时候,三娘离开广州回到故乡,嫁给了我的族亲三爷。
(发贴一止)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