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大白饭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纯正的股票盲,甚至连股票账户都不会开通,也没幻想过靠炒股致富,兴致一起走走这条曾经视为洪水猛兽的“羊肠小道”。
30多年的人生中,跟炒股唯一有联系的是家中有大我很多兄弟在这条路上沉沦,半生颠倒,现在还未走出,以前也一起聊过天吃过饭,当时问过他一句我至今都特别不理解的话:“炒股赌性这么大,为什么一直输还一直玩”,我还记得他的表情特别平静,没有直接回复我,敷衍带过。我也侧面打听过他的情况,年轻很风光,很有能力,中途炒股潦倒,沦落至今,我疑惑的点在于明明承担着家庭的阻力,生活的压力,为何他还要执意走这条路,所以印象比较深。
早段时间,看到朋友圈发表关于股市大涨的言论,回想起他的事,我兴致一起,想来想去,不如自己体验一下。我做事讲究逻辑性,如果把股市当做行业,我惯去了解这个行业的需求、政策、平台渠道。于是我去了解股市的本质是什么,得到了股市由来和股市组成的信息,里面有促进资金流通性的说法,我当时越发感兴趣,又找到股市资金力量的构成,股市充斥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外资、券商和社保基金多方资本,只是里面反复提到游资、散户和量化资金。散户好理解,字面意思,查了下游资,当时我的理解是大资金的散户,后来发现这个群体的成分可能很复杂,量化资金这个说法就有意思了,我想量化工具如果是科技产品,有了测试成功的模型和大量数据投喂的话,股市不就成了这些使用者的收割场。但是转念一想,政策方面如果允许存在,肯定有限制或者说这种工具并不完美,在这个遍地枯骨的市场,想咬它一口的聪明人也不是没有。
我更在意还是去找到炒股赚钱的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特质,为什么能赚到钱,学他们的方法不是更容易赚到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亏钱甚至倾家荡产。在我的认知里,这个世界聪明人肯定比蠢人多,国内股民的基数这么大,不讲究方法、贪婪赌性重导致亏钱的人肯定有,但是长期赚钱的人却不多,在一个资金容量这么大的市场里面,大资金操盘人去针对每个人或者一小群人的成本是巨大的,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这个道理很简单。往深处一想,人本来就是欲望动物,炒股既然是为了赚钱,克制贪婪欲望根本是无稽之谈,把赚钱当做目标,多赚一点少赚一点有什么区别,还是在局里。研究方法的话,如果说都是除自己之外都是对手,要想赢,就得去研究对手,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会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我得从这入手。
几天时间我找到了很多把小资金做大长期盈利的前辈高人,也浏览了各种语录心法,我无法去判断是否每个人都真实,他们在股市的时间年限横跨了20年,时间线一拉长,从他们的心得里面我看到了酸甜苦辣,好像没有天才这个说法,每个人都在谈战战兢兢日夜折磨的心路和所谓的交易体系。我理解了这条路要走远不容易,在交易体系这个问题上我想了想,他们追寻的最终模式从某方面来说好像就是成为量化工具,这里产生了悖论,人怎么能做到没有情绪,本身去压抑自己就是一种痛苦情绪,怎么能没有波动。不断尝试不断赔钱修正操作才能所谓悟道是不是就是学会看懂资金走向,跟随主导大资金的动作吃掉小资金达到盈利,从这里看,跟分析市场的商业行为好像差不多。政策保证市场的资金流通,也导致了一部分资金的重新分配。大鱼、小鱼、虾米,虾米少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多时,大鱼小鱼一起吃虾米;大鱼吃大鱼时,会漏出了一些碎肉。但是小鱼和虾米能主动去啃动大鱼吗,哈哈。
如果先去学怎么看懂股市,从各种实用的指标里面能大概分析大资金的走向,揣摩操盘手的想法,跟随买入,在他们的盈利点前卖出,我想着就算我是新手能不能盈利。把大资金比作机构的话,操盘手背后是有团队的,团队和资金都是有成本的,他们的盈利是有底线的,不去考虑他们主动亏损的情况,他们的盈利率肯定比散户高。大鱼摆好诱饵引诱要吃小鱼和虾米,鸡贼的小鱼和虾米会不会乘机吃一口,小鱼和虾米要长大是要吃东西的。
我觉得所谓的止盈止损克制贪婪是心态呈现,真要大亏大损后才能理解吗,我知道创业需要心力,需要专注,我认为我经历过,在股市里我能不能做到。我看过的心法语录里面无不在提及这一点,这么大基数的股民里肯定也有想稳定盈利,不追求暴利的,看复利的话,也会有大批量财富自由的人。赚钱之后越贪越多?操作变形?市场在变?先从学会怎么少亏入手呢?假如真有人把股市当做游戏来玩,熟悉之后能不能通关,死个几回掉点经验无所谓嘛,当然前提是能学会玩这游戏。我喜欢玩这游戏,尝试一下。
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也是从高人语录里面知道了这个地方,我寻思这个吧应该股友高手前辈众多,我慢慢学慢慢练,慢慢分享,开个贴发出来也希望有个交流讨论的地方。再学学各种指标,过段时间学一下怎么开户,实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