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手复盘:从基础入手,分步骤梳理1.时间与核心:建议新手每天晚上花1-2小时复盘,核心是打好基本功,无需复杂操作,重点围绕当天消息、交易方向和手法展开。
2.关键梳理维度
- 板块强度:明确当天哪些板块处于领涨地位、关注度最高,这是短线交易的重要参考。
- 个股逻辑:分析每只股票上涨的原因,判断是受题材支撑还是情绪影响。
3.最终目标:梳理完上述内容后,制定次日交易预期(如关注哪类标的)及应对预案(如标的不及预期时的处理方式),同时提醒新手可参考网上有经验老师拆解的步骤学,但需警惕被骗。
二、进阶复盘:定坐标、重博弈,沉浸式理解主力1.先定市场“双坐标”
- 周期性认知:判断当前市场处于上升、震荡还是下跌周期。
- 情绪性认知:明确市场情绪是回暖、分歧、退潮还是处于冰点。
2.聚焦人气股与涨停板:深挖背后逻辑 - 不局限于看涨幅,重点分析上涨背后的资金类型(可借助龙虎榜),理解交易本质是与对手盘博弈——双方互相揣测想法,若形成良性共振,标的大概率继续向上;若出现恶性共振,可能引发分级炸板、反杀等情况。
3.主力视角复盘:沉浸式琢磨细节 - 单独分析标的K线、分时图,思考关键问题:启动时市场阻力大小、特定节点(如尾盘)拉升或封板的原因(是抢筹还是陷阱)、选择该标的而非老标的或新题材的逻辑、不动新题材及不拉涨的目的等。 - 核心方法:代入主力角色,假设自己处于主力位置,面对当前盘面和情绪会如何操作、为何如此操作,长期练可提升对市场的敏感度,找到背后逻辑。
三、交易实践:应对量化挑战,平衡左侧与右侧1.量化对左侧交易的冲击:作者原本将量化作为市场右侧工具,后发现其更像低反馈机制(标的上涨后快速反馈到盘面)。作者擅长左侧推演(提前做预案等机会),但4月中旬尤其是5月后,量化覆盖范围扩大,左侧逻辑和预案也被纳入量化策略,导致自己在与量化的左侧博弈中处于“赤手空拳”的劣势,多次因节奏没跟上而亏损。
2.右侧交易的精髓:右侧交易确定性高,但核心是“空仓”。空仓对职业交易者而言反人性——白天、晚上持续看盘,面对股票涨跌难抵诱惑,因此很多人会倒逼自己做好左侧推演、建立自身体系。
四、交易认知:结构与周期优先,警惕共振有效性变化1.交易逻辑优先级:作者认为逻辑顺序应为“结构在前、周期在前、情绪在后,最后是个股逻辑和图形”。其中“结构”涵盖上层框架,包括指数结构、题材结构、资金结构、情绪周期及交易者心理结构,任何盘面都可拆解为这些维度。
2.多点共振的价值与变化:先明确当前市场结构,再判断周期位置、拆解市场情绪,最终落到买卖点,实现“多点共振”时交易确定性最高。但当前市场量化较多,共振的有效性下降,作者建议尽量避开量化重灾区(如具有明显量化特征的小票),及时调整自身认知和节奏。
五、心态修炼:拉长周期,正视盈亏1.无需强行调整心态:亏钱多了会逐渐惯,有赢有输是常态,焦虑时不必追求快速走出困境,心态稳定需长期积累,老交易者的稳健心态正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2.明确交易目标与周期 - 不建议以“赚生活费”为目标进入市场,此目标不切实际,可能导致亏损甚至倾家荡产。 - 应将交易周期拉长,若计划将交易作为一生的事业,短期的腰斩、亏损在长期视角下,只要控制好回撤,问题通常不大。
新手建议:夯实基础,适应市场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