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价过亿的老板无意间,说了一句玩笑话,听了让人醍醐灌顶。
他说:当你没有钱也没有人脉时,记住犹太人的鱼塘思维,别等到50岁才顿悟。
一位犹太商人盘下六个鱼塘,从一开始就没有遵循传统经营方式:养鱼——卖鱼
——养鱼,而是精心为每个鱼塘设计了不同的赚钱玩法,商业模式层层进阶,看懂你也可以。
第一个鱼塘:免费钓鱼
这个鱼塘有点奇葩,商人对钓友们说:“钓鱼完全免费,但钓上来的鱼15元一斤带走。”结果,每个来钓鱼的人都收获颇丰,自觉技术高超,成就感满满,当地很多钓友蜂拥而至。这些顾客不知道的是,鱼是从批发市场以6元一斤购入的,并且在鱼塘开张前就已经被饿了几天,变得异常容易上钩,钓鱼小白来了也会盆满钵满。这一招,顾客钓的开心了,商人利用“免费”作为诱饵,赚取了每斤9元的差价,双方共赢局面。
第二个鱼塘:钓不到送鸡
鱼塘开张时,老板就在鱼塘入口挂出牌子:“超难钓场,钓鱼入场一次99元,没钓到的免费送一只鸡。”这瞬间点燃了钓友的热情,大家觉得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结果,九成以上的人都没钓到鱼,开心地领走了一只鸡。外人不知道的是,老板还有一个
养鸡厂,鱼塘的鱼根本就没有放几条,鸡的成本仅50元。即便所有人钓不到,每单也净赚49元。
第三个鱼塘:沉浸式捕鱼体验
商人发现,近年来三农热度特别高,于是以农耕文化为卖点,顾客可穿上蓑衣、戴上斗笠,乘小舟体验撒网捕鱼,并有专人拍照记录。网到的鱼只需10元一斤。一网下去便是几十斤,鱼塘日销量暴增十几倍。顾客为独特的体验和社交分享付费,玩得尽兴,老板也赚得盆满钵满。
第四个鱼塘:吃玩一体的捆绑消费
借鉴前三个鱼塘的成功,商人直接宣布:“这个鱼塘钓鱼一律免费,鱼也可免费带走。”鱼塘迅速吸引大量钓友。但有一个条件:钓到的鱼必须去他指定的餐馆吃饭。对钓友而言,在哪吃都是吃,只要味道不差,自然乐意。于是,鱼塘成为精准流量入口,为合作餐馆带去客源,老板从中赚取分成佣金。
第五个鱼塘:卖项目而非卖鱼当鱼塘成为当地热门景点后,商人开始对老顾客说:“钓鱼热是个好项目,半年回本,一年翻倍。你只需投入1.8万元,就能成为微股东,享受终身会员折扣、1%的年度分红,股份还可转让。”消息一出,一周内400多人加入。商人瞬间回笼数百万资金,将实体资产转化为金融产品。
第六个鱼塘:资源整合
商人不再亲自经营,而是转型为资源整合者。
与渔具厂合作:“我用鱼塘客流为你导流,你用成本价供渔具。”
与农家乐合作:“我为你带来客源,流水抽成30%。”随后,他推出“199元钓鱼套餐”(含钓鱼、渔具、餐饮),顾客觉得超值,疯狂购买。渔具以广告位置换,现金成本为零;餐饮事后分成,无需垫资。商人未投入一分钱,仅靠整合资源设计规则,便坐享其成。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犹太商人的六个鱼塘的底层逻辑:
一塘:赚取产品价差(卖鱼)
二塘:设计概率游戏(卖鸡)
三塘:打造体验消费(卖服务)
四塘:分发流量获利(卖渠道)
五塘:杠杆金融价值(卖股权)
六塘:整合生态收租(卖规则)
不是如今的生意难,而是我们太缺乏做生意的思维和方法。10年前,你是等客上门、发传单、搞促销靠卖货赚钱。10年后,如果你还在这么干,仅靠商品差价盈利,可能连本都包不住。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你只知道赚产品差价这条路子,而你的竞争对手早就开始玩模式,走资源整合了。你想想,你今后的竞争压力有多大?产品大家都有,价格战你不敢打,服务又跟不上,再这样持续下去,铁定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