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聊过,所谓市场本质,在于筹码+资金属性的想法1. 筹码指数连续三天缩量新高,严重超涨,获利盘获利远远太严重。周五是严重非健康加速。
所有人只看到了大涨,而我看到的,是买盘衰竭。
衰竭体现在,超涨的只有科技股,而平均股价的涨幅,平均个股的涨幅,全部都大幅跑不过指数的涨幅。
情绪极值高潮,而竟然还有2268家是绿的,竟然
同花顺 全A(平均股价)缩量上涨后,竟然无法新高。
这就是买盘衰竭。指数连续缩量新高,科技核心缩量新高,而剩下的大部分已经掉队。这里的大部分,指的是非科技类股票。
周五指数的高潮,可以说是完全的假涨。
因为大涨的普遍是权重类股票,少数的权重的大涨,反馈到指数上,就是指数型大涨。从而引发一个误会,好似全市场所有票都在涨,其实不然,依然有2000多家绿盘。
2. 资金属性的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分析这些又有什么用?说明场内资金认知的一致性,所有人都在干科技股,场内场外资金一致看多科技股。资金思维方式的趋同,反馈到行为上,就是一致性的行为。
本质这并不是坏事。
但问题在于,市场没有增量资金,市场连续缩量三天,指数连续三天缩量新高。
没有增量资金,而场内原本的持币者,该买的都买了。持筹者的获利盘严重积压 + 场外买盘的衰竭。结果就是,牵一发二引动全身,从第一个开始卖的资金开始,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碰就倒。
我甚至可以看到淘股吧短线的实盘选手, 都有相当多的数量买了
寒武纪 。
我看完之后,只剩下深深的担忧。
大局观分析美股周五晚上大涨,科技股强修复 + A股周五白天大涨,科技股高潮对于周一的预期,所有人一致看多,但买盘衰竭。结局会如何。
这里我们就要介绍一个,标准的卖点。情绪连续极致高潮 + 主控资金属性一致看多 = 绝对卖点聪明的朋友可以发现,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是绝对的买点。情绪连续极值冰点 + 主控资金属性一致看空 + 资金的主动行为买入 = 绝对买点3. 那问题就来了,一定会强分歧吗?不一定。需要量能。如果周一可以再放量4000亿,应该可以承接住获利盘的抛压。如果缩量,分歧不可避免。4.如何操作大趋势依然绝对看多,所以对于持筹绝对科技核心股的人来说,拿着抗分歧,用时间换空间。对于持筹非绝对核心的后排跟风选手来说,早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减仓时机。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