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三论交易的取舍之道

25-08-24 15:50 16166次浏览
新航道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帖为自去年春节以来的第390篇,其中先后有二篇是关于取舍的分析与观点。通过不断地学xi,知道交易要经历从简入繁,再到由繁化简的过程,第二大阶段是加法之后的减法,即如何处理机会的取舍。

第二篇距今已经有近一年之久,现在有必要三论取舍之道。
原因还是从几组数据讲起:
1、复利数据
我一直存放了一张复利图表,表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以复利口径统计),如果月盈利10%,一年翻三倍;月盈利20%,年翻九倍;月盈利30%,年翻23倍;月盈利50%,一年可翻130倍。
此组数据表明复利确实是人类创造的第九大奇迹,平时感受不到,日积月累后,结果惊人。
以前还经常把这张图表打开来欣赏一下,心里面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后来很久不看了,因为从来没有做到过,且自认为离第一个目标还有距离。
2、机会数据
每人都自以为有属于自己的交易模式或系统,也都在努力地打造这样的盈利工具。面对同样一个交易市场,即使同时看同一支票,每人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有人认为是机会,有人觉得有风险,这才是客观真实的市场。
以我为例,在构建交易系统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付出了许多代价,目前同样自认为有了自己的系统,此系统经过了N次的完善和迭代,目前的数据如何?
把今年五月份至今的近四个月作为统计周期,数据显示:
平均每月的最大可识别机会次数在160-180次之间,每周平均有约40次或以上的模式内交易机会,在自己记录的数据表格中如实反映了这些统计值。
如果真的能看到即做到,复利图表的天花板也已经看不到了,但实际上的实战结果并不尽如意,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年翻三倍的第一项统计序列中。
归根结底还是认知。由于认知上还没有完全达到足够支撑持续稳定盈利的状态,导致即使付出了很多,做了如此多的统计,结果是看到的机会有些根本不具有实操的价值,只能停留在盘后的统计工作上;有些机会在事后才想起来,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还有一些机会虽然有一些成功案例支持,但不符合长期稳定盈利的考验标准,只是自行总结的所谓规律与模式,也有一些机会真的是机会,但在临盘那一刻犹豫了,因为没有彻底想通,所以信心不足,事后感觉遗憾。
如果把交易第一大阶段的认知划分为十级,即达到十级才能进入到稳定持续盈利的第二阶段,自测一下,自己在哪一级?可能在三级或六级,但即使自己现在是九级,仍然不可能在结果上有质的突破性变化。
所以,最重要地工作是继续努力,不断升维,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我已经研究或总结了N多个所谓的模式与战法,并以此进行参照,每周有约40次的可能性机会。自己是不是把交易数量减下来,每周用心做好二三单,是不是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可能多数人会这样想,也想着这样去尝试,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标准的伪命题。
问题一:你留什么,减掉哪些。
如果你在重新检查后认为这些都应该是自己的机会,只是胆子小,容易被主观情绪左右,那么,你减掉哪个都心有不甘,以后还会时不时地去留意与关注,看到成功案例就又想起了它的好,看到失败的情况才认为是好在没有继续这个模式。
而对于留下来的模式,同样存在这样的实际问题,如果信心不足,不敢上仓位,临盘患得患失。因为你认为它并没有比去掉的那些模式有多大的区别,只是人为地在数量上做了减法。有人称其为以律制心,结果终不会如愿,治标并没有治本。
问题二:留下来的,你的信吗?
大家都在讲交易要有耐心,坚持等字原则,不出现符合自己模式的机会不出手。关键是你的模式并没有突破第一阶段认知上的十级水平,就无法做到持续稳定盈利,至于只专做一个模式,还是多模式并行,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减法执行下去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或价值,只是自我欺骗或自我安慰。

交易是以少胜多的艺术,而非不断博弈的较量
交易更是一场效率与质量的博弈,并不是机会越多越好,而是取舍做得越精准越好。
我很长时间的努力其实犯了一个重大的认知错误,以多而全为目标,力争能识别和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后面的修正观点是在学XI过程中要做到力所全能,不放过对任何一个机会的研究与分析,但在实战中可以有所取舍,这和前面刚讲到的只做数量上的减法本质是一样的。
在众多的模式中,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随机的取与舍,理论上可行,实践中基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好。
这种无差别的全参加心态与状态不仅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法有效精准的关注和交易,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的情况会时常发生,注定了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盈利的目标,无法踏入交易的第二大阶段。
做减法的核心:放弃看似大量的交易机会,只专注于最具确定性的交易目标。
如果理解并秉承了这一原则,我们就不会在数量减法上有心理扭曲的纠结,而是先将认识提升到或突破十级后,用最新的认知维度重新回溯自己的模式,从中优选出具有最强确定性的机会或交易模式。优选后的机会基本上是逻辑清晰且有强度,资金认可度高,情绪合力大,盈亏比高的主升机会。
因为自己研究的规律或总结的模式众多,其中多数是套利性质,也曾想过不做龙头选手,而是一位套利高手,这个念头只要一起来,其实就已经输了。
如果只从数据上或许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一个月只出手十次,专做套利机会,如果净收益达到10%或以上,是不是可以期待一年三倍的收益。
听上去有道理,但只要坚持了一这观点,交易就不可能做好了,因为这一观点的本质已经背离了交易的核心规律,与市场主流方向、热点和核心背道而驰。
我们努力的重点是盯住市场主流热点,跟随主力资金,捕捉核心机会,而不是把自己的交易思路与方法钻进套利致胜的误区或歧路上。
这几天我正在做这样的优选工作,把四个月以来的数据和所有模式全部进行了检查和重新分析,第一轮筛选出190次,占原总机会数量的28%,平均每月机会 48次,每周约12次交易机会。
我又进行了第二轮精选,只剩下了56次机会,每月平均14次,每周约3至4次交易机会。
这会影响收益吗?
数据统计显示,每笔交易平均收益率28%,如果56次全部做到,四个月总收益翻16倍(单利简单累加)。
这表明原来的众多成功案例的数量和收益虽然是事实,但在实操中只是理论数据,经不起推敲,也更不可能真实的践行,即我们已经被真实的历史数据“骗进”了自己努力编织的虚幻的理想国。
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二轮精选的依据是什么?
只是数量上的随机取舍,还是因为理论收益率的高低。
都不是。
数据显示二轮精选的交易收益率确实是所有可能机会中最高的那一部分,便这不是精选的依据,而是精选后的自然结果。
依据是认知维度的差异性选择,重点选择强逻辑,主升段,转折点的机会。
经过对筛选下来的案例反复研究,发现的一个事实是其中的大部分机会符合某位我常提及的人气博主的交易策略:节点突破战法。即基本上是主力们建仓和吸筹后进入主升时的突破节时点时介入交易,可以吃到股价拉升的主升加速段,同时因为熟知主力的套路,以及个股的上涨高度,有些交易可以有不同的上车机会点,但都有最强的确定性。
从每笔交易的平均收益率为28%就基本判断,不可能是套利机会,平均每次交易在上车后大都收获连板。
这也正好契合了聚焦核心票,重点做主升期的交易原则。

取舍之道为何是交易的灵魂。因为做减法的本质是追求交易的纯粹性。这仅体现在对关注标的的优选上,也充分体现在对于个体主观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再被每一次股价的波动或形态的相似所干扰,妄想抓住每笔机会。即使有些辨识度主的个股,也要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模式,值得出手,甚至上仓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它就不是可以继续关注或值得交易的机会,必须果断放弃。
交易是用确定性博弈不确定性,用集中性收获高成效
舍之道就是将多而泛的交易行为,转变为精准高效的狩猎行动。自己专注于经过认知提升后经过优选的真正符合逻辑、情绪合力和资金偏好的目标,在繁杂和纷乱的交易市场中保持清醒,找到属于自己的通往成功之路。

交易中的取舍可以分几个维度或不同的级别,以25/08/21受消息影响异动的稳定币概念,在不同的维度中做不同的取舍。
第一层:当日早盘相关的几支票全都高开,并且开盘后快速秒板。如果只是以技术形态作为机会的判断依据,京北方金时科技翠微股份中油资本 都符合模式的技术特征,如果只选一个,不同的选择,结果却相差很大。次日有的几乎没有溢价,早盘低开,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可能微亏出局;而有的则能在盘中收获一个涨停的溢价。
在这一层面还有一个会经常发生的现象,当上车金时科技或翠微股份后,次日出现低开的情况,可能持仓格局,其“逻辑”是题材有已经涨停的票了,所谓的有板块效应,现在慢一点,后面总会也跟着涨起来。
如果只遵循技术交易原则,选哪一个都可以,结果是好是坏,凭模式的运气或概率来决定。
第二层:虽然技术上有逻辑性,但一个题材内的个股不可能全部都同涨同跌,有强有弱,出现异动的个股之间也存在PK关系。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最强的或最具有确定性的标的。对上面提到的稳定币的几支票,判断的一个要要信号就是25/08/22的竞价情况,开的高说明资金抢筹意愿和实力均强。开的最强的是中油资本,竞价为9.72%,接近于涨停的位置,开的最低地是金时科技,2.55%;翠微股份则开在3.29%,倒数第二。
多数人无视盘面给出的信号,只按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本性进行交易,认为高开了当天没有溢价,有可能破板收大阴线,还不如在零轴附近做弱转强更放心。
结果啪啪打脸,开的最强的中油资本当天几乎没有溢价,但次日的反馈是最好的。
选择中油资本才是真正执行了客观跟踪的取舍之道。
在第一层面提到的上车翠微股份或金时科技时的依据是不成立的。当一个题材或热点启动后,一个板块内有一字的,有高开秒板的,有大阳线的,也有仍然是在水下收绿的。资金会从中选择一部分个股进行炒作。有资金介入的个股之间,根据资金介入的时机、强度,涨幅不一样。有的会持续走强,有的则是一日游,冲高即回落。
已经落入下风的个股,凭什么在前排涨势汹涌的情况下,它一定也能涨上去呢?
其实如果在25/08/22的早盘择票时出了偏差,但在盘中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实际的走势做出更加正确的解读或判断,中油资本也是绿开,但在开盘一小时后翻红且越走越强,是几支票中走势最好,承接最强的一个。此时如果认知到位,可以及时纠偏,弃弱换强,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那支票,用别的票涨了,它也会涨上去的主观想法麻痹或安慰自己,不敢正视客观事实。
第三层:当你能第一时间正确地选择了中油资本时,你认为取舍过关了吗?
答案是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支票内的分时波动与考验所谓的格局能力,通过横向对比发现可以找到更好的机会。同样,我们也不能只着眼于25/08/22日的异动表现,认为选对了中油资本。
此次稳定币的启动日是25/08/19,次日在首板涨停的个股中只有御银股份 成功晋级,成为唯一的题材领涨票,它就是带头大哥,而25/08/21日在它成为唯一三连板,且是一字板的强势状态下,其它的小弟重新得到资金的回流,做了一次分歧后的修复动作,已经不是主升的定位。
按这个维度进行解读和选股,只有御银股份,如果在25/08/20日上车,已经躺赚二个板的溢价利润,其它的票全部不在关注视线范围,更不会在翠微股份或金时科技的8/22的日内分时上还在纠结要不要格局,格局多久。
思考维度即认知水平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取舍后结果的巨大差异。

要想在交易上取得成功,不是立足或追求技术的高超,而是真正学会取舍。取舍是交易的灵魂,我们不仅要学会何时止,何时放,更要懂得“取舍”,这是交易通往成功的密钥。
我们看待市场和每笔交易,不再一叶障目,也不受情绪的扰动,而是立于高维度的层面或视角,理性、客观和清晰地面对市场的变化,取认知以内,力所能及的最优选。

再强调一下取舍容易有的几个错误认知
1、取舍不要只从数量上做功课。假设我先后学过二十几个模式,现在准备“精简”到三个或五个以内,这算不算做了减法,执行了取舍。
答案是基本上没有做到,如果你所谓的模式认知水平没有破十级,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模式,只是半成品而已,哪怕压缩到只做一个模式,和做二十几个没有本质区别。没有质量或量级突破的改变,不能用精简来描述这个减法。
2、取舍也并非只按对成功案例统计下来的收益率作为选择标准。而是以确定性和持续稳定性作为取舍的依据。核心票或龙头股只有在走出唯一辨识度后才为人所知,龙头选手基本上只做三板甚至四板以上的机会。而确定性不是以它是不是成为市场唯一高标为判断标准,而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点上表现出了它的与众不同,体现了唯一性或最字原则。
如果你能做到了这一点,在你上车后,它大概率会有高收益,或者走成了核心票,成为板块或市场龙头。
3、取舍不以交易手法进行评定。打板、半路或低吸只是具体的上车位置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应对确定性的最合理办法。有的人自称板王,或只打首板或二板,都是以手法进行划分,可以但并不科学。
实际情况是如果你选择了某些模式,它们在交易手法上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我对五月到今的统计数据中,第一轮筛选的190次机会中有55次是打板上车,占总交易次数的不足三分之一的比例。第二轮精选的56次机会中,打板有33次,占比上升到近60%,单利累加总收益率翻十倍有余。
即一个月平均交易8 次,每周2次,只打板,收益已经无敌了。
即只做打板客也是名副其实,但仍然不能称为打板战法,这不是交易模式的真正定义。
4、取舍不是刻意而为,而是顺势而为的结果。我们知道,有些问题在某一层面或维度内它真的是问题,但也真的无解,所有的努力只是在堵或防,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当跳出认知圈,提升维度后,大部分原来的问题不用解决,就已经自动化解或消失了,这才是降维打击的威力。
修者以律制心,觉者以心生律。
我们的重点是从技术的精进修炼者,逐渐转变为认知的高维觉醒者。取舍只在一念之间,胜负已在掌控之中

事后看,标准的容量趋势牛股,并致力于研究其中的各个上车机会,有些粉丝让我点评的个股连这样的走势都不具备,仍沉浸其中,孜孜不倦。
但这样的机会是不是自己能真正理解并能把握,具不具备最强确定性和持续性,而换了一支票后又是一脸懵,盘中分析不清,判断不明,执行不决,事后的总结又有多少意义呢。

而这类的票是不是更有研究价值,形态可以万般变化,背后的核心逻辑从来没有变过。

我们做交易的本质或宗旨是追求长期地稳定与成长,而非一时的得与失。交易的取舍之道也不只是现象上的减法,更是一种对市场与自我关系的彻底理解后的行为映射。

交易是一场人性的一世修行。从刚入市的暴富梦想,到经历了长期的市场打击后的内省成长,这一路走下来贯穿了认知、情绪、行动和信仰的全方位蜕变,不断地进步,反复地否定与超越自我。
市场是面镜子,反射的不仅是价格波动,更是内心的恐惧与贪婪。我们必须在复杂的市场情绪中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不断地进步和破局,找到自己的最适宜路径和方法,脱离群体性的认知束缚。
取舍之道不在于抓住每次机会,而在于学会做减法,在繁多的诱惑中保持专注,提升认识维度,选择最具确定性的标的。减法的背后,是对自我的深刻认知与管理,需要用理性代替贪婪,用聚焦取代全能,用换维实现精简。这是交易者从“杂乱”走向“纯粹”的过程,也是哲学与行动的深度融合。
真正觉醒的交易者不再执着于模式的多与少,盈亏的高与低,只是将交易看做是修行的道场,在市场中找到正确出击的节奏和时机,在内心中也找到了让自己乐于此,安于心的放松和自由感。
交易如舟,随心远航。以逻辑为桨,心法为帆。
祝各位粉丝能够早日悟通取舍之道,突破新思维 ,迈上新台阶,实现自己的理想。
打开淘股吧APP
61
评论(3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新航道

25-09-05 13:37

10
自己话说过头了,又打脸了
关注的不止十位粉丝啊
新航道

25-09-02 19:19

10
有人今天追高或板进了万通发展[淘股吧]
我在昨天复盘时就对它有了定位,今天只是持仓者决定去留的选择窗口,不是持币者介入的机会
即使不破板,次日是否有溢价是不确定的,低开也有可能
当你对某支票的预期不确定它的上涨幅度时,那就不再是机会
而有的确定性的套利机会,都可以非常有把握的在次日吃到6-12个点的利润

进万通发展的理由是自认为是龙头选手,只做目前涨幅最大,辨识度最高的票
然后咬定青松不放口,直到出现最大的阴线为止,甚至还要等它的修复
在交易市场,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留恋
被炒作的任何一支票都只是主力做局赚钱的载体或工具
主力进场或继续在线,我们就跟进,这叫客观跟随
主力陆续撤退或势已走弱,我们就另寻主力开辟的新战场
只做主升,重点出击
只要对某个术,或某支票上了头
就已经背离了交易的客观规律,主观和情绪在主导着你
只是你自己还不知道,相信专此一项,死也要死在龙头上
既做到了专于一术,又是只做龙头
但专而精不是这样理解的
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
新航道

25-09-05 10:03

9
话一点都不能漏,少说一句都会误导人,看来以后少说了。[淘股吧]
没有强势修复不代表没有修复
强势票出现二个准跌停时,一般情况或多数情况下,第二个准地板附近会有一个向上反弹的修复动作,冲红也是有可能的
但只是持仓者减亏的出货点,不是持币者的上车点
  但没有强大的心态和实战经验,是拿不到下午翻红并近最高点的
新航道

25-09-04 17:46

9
超预期的下跌叫超跌,今天属于超跌[淘股吧]
连续二天的下跌,都觉得市场这么好,不会再跌了,反弹会随时而来
开盘后的走势是与科技相关的所有方向全面下跌,也没有什么高切低,虽然看到消费题材二天的表现较好,但科技出来的资金,消费是接不住的,仍视为只是部分资金的一个选择,不改大势
大势是只见资金蜂涌而出,不见具有持续性可承接的新方向
有传言说是背后中国特色的“神秘”之手感觉涨得太快,需要降温,即降速,但这个解释无法得到证实,也只是情绪上的溯因
而从盘面上看,最主要的原因是近期科技的持续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挤兑式下跌

持仓处理:
长飞光纤:  开盘分时向下即出, 收获近 12%
新开仓:
空仓
估计要等到下周才能再开仓了
新航道

25-08-31 15:00

9
目前正在做极致的、幅度最大的一次精简工作,人工智能果然厉害,我一声没吭,今天竟然刷到了一个视频切片。[淘股吧]
标题:交易的成长之路就是从做加法到做减法
不断地深入学xi,懂得越多,结果是亏得越多。
当一位交易者过了新手保护期后,经历过长期的亏损和挫败,他开始学技术,试图打破原来的认知。
然而学得多,亏得多,是交易者进步的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你在做加法的路上。
如果没有加法的过程,没有什么都去学,任何的方法、套路或门派你都去接触,你不知道哪一种风格才是真正适合你。
只有自己学得足够多了,你才有底气或资格进行筛选,你才知道只有B最适合自己,而A或C或其它均对我不适用。
那你就会开始聚焦B,把它钻研到透彻为止,把它发挥到极致。
交易市场不需要交易者成为全才,许多内容可略知一二、甚至五六,但你的专项能精通到九或十,你就是这个专项的顶级高手。
如果你在这个专项中做到足够最好,这就做减法后的成效。
所以,真正能稳定盈利的标志性现象是你经历了加法,再经历了减法,做到纯粹和极致。
此时离大道至简也就越来越接近了。
交易在加法阶段,如果想成功,难上青天;
交易在减法后期,如果想成功,易如反掌!
新航道

25-08-27 18:53

9
每月总结的约160次的所谓模式内机会将逐步成为历史
做不到或一直做不好的本不能算机会
从幸存差偏差中走出来,主动放下和舍弃大部分“无效”或不能持续稳定盈利的“机会”
专注,聚焦
只做最有确定性的机会
新航道

25-09-05 07:27

8
这主要是你目前还没有出现级别很大的认知破局[淘股吧]
你关注的比较多,是因为你觉得每一个在后面或次日都可能有交易机会
即使大部分没有做,事后总能经常或不时地看到关注的当中确实有票涨得很好
于是当下的这个关注思路和范围就不会主动地进行调整或精简
结果却是要么做错,要么“错过”
陷入二难困境

至于信心,它在交易路上的作用也是一波几折
初期因为相信相信的力量,所以坚持走下去
但过程中长期地受挫,信心逐渐减弱
而当认知和能力突破新高度后,信心也会随之而升
反过来助推你继续乘风破浪,克难而上
然后进入良性循环,越做越顺,越顺越快,越快越好

信心不是让你强制地只做二支票,其它的全部忽略或取关
在你认为都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下,你减哪几个,随机吗?
只有当你认为怎么选都只能选出不超三支票,其它的毫无违和地放弃或直接秒过时
甚至该空仓的时候,还满心欢喜
认知就基本到位了,精简也会自然而成

所以自信有时是原因,推动你持续前进的动力
有时只是结果,只有不断地进步或突破,信心才能得到保持或增强
新航道

25-09-04 07:34

8
交易之道从来没有圣杯一说的,[淘股吧]
成熟的交易者从来也没有独特的武功秘诀的。游资前辈大佬的心法,也早就是公开的,烂大街的。
像养家老师说的“买在分歧,卖在一致”等,不都是被前辈们早早就写在“悟道纪念手册”之上了?
再比如大家前面热衷的连板“龙头战法”不也是广泛流传、众所皆知?现在就成了市场上人人想砸想摔的尿壶。
很多道理或许你早就知道了,但你可能几年之后才能真正慢慢领悟。
要明白,知道和做到之间,还隔着很远,坚持下去则更是难上加难。
前辈高人的招式和战法并不是最难学的,交易思维和交易理念才是。
做股票最重要的是修心,任何套路都是表象,心法才是核心,而心法是靠修炼而来;
任何技术、图形、手法、套路什么的,都是表象!
就像武侠小说里面,上乘武功总是要搭配着心法去学,单单想着去复制别人的招式,要么只是学个皮毛,严重甚至会走火入魔。 
-----摘录自  短狙作手  于 2025/08/31  17:58 《坚持聚焦核心是持续领先的开始,学会稳定复利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新航道

25-09-03 15:38

8
今天的走势有点超预期,原预期是今天走修复,毕竟是一个重大事件的节点日[淘股吧]
结果是开盘一小时左右,市场一直缩量状态,没有像样的“攻击”方向,本想期待下午的探底回升,结果越走越弱,跌幅放大,直接下破五日均线
而前期最活跃的军工二代表今天特别不给力,更不给“面子”,长城军工北方长龙先后跌停收盘
市场就是如此,大家都在想的事情基本上就不会发生了,群体性共识一旦达成,就是主力反向利用的时刻
持仓处理:
山子高科:竞价前段时间还顶一字板,最后一分钟直线回落到零轴,已感不妙,基本上不及预期了
开盘急跌,先扛住分歧,后面当翻红后无力再向上时出清仓位,平盘出,还略亏一点点手续费
新开仓:
长飞光纤
开盘不久半路一笔,涨停时板上加一笔
新航道

25-09-03 11:14

8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清.  曾国藩
解读:
交易(原为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真正圆满的交易(原为人生),是在遗憾中珍惜当下,是在不足中保持进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