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三论交易的取舍之道

25-08-24 15:50 16155次浏览
新航道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帖为自去年春节以来的第390篇,其中先后有二篇是关于取舍的分析与观点。通过不断地学xi,知道交易要经历从简入繁,再到由繁化简的过程,第二大阶段是加法之后的减法,即如何处理机会的取舍。

第二篇距今已经有近一年之久,现在有必要三论取舍之道。
原因还是从几组数据讲起:
1、复利数据
我一直存放了一张复利图表,表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以复利口径统计),如果月盈利10%,一年翻三倍;月盈利20%,年翻九倍;月盈利30%,年翻23倍;月盈利50%,一年可翻130倍。
此组数据表明复利确实是人类创造的第九大奇迹,平时感受不到,日积月累后,结果惊人。
以前还经常把这张图表打开来欣赏一下,心里面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后来很久不看了,因为从来没有做到过,且自认为离第一个目标还有距离。
2、机会数据
每人都自以为有属于自己的交易模式或系统,也都在努力地打造这样的盈利工具。面对同样一个交易市场,即使同时看同一支票,每人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有人认为是机会,有人觉得有风险,这才是客观真实的市场。
以我为例,在构建交易系统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付出了许多代价,目前同样自认为有了自己的系统,此系统经过了N次的完善和迭代,目前的数据如何?
把今年五月份至今的近四个月作为统计周期,数据显示:
平均每月的最大可识别机会次数在160-180次之间,每周平均有约40次或以上的模式内交易机会,在自己记录的数据表格中如实反映了这些统计值。
如果真的能看到即做到,复利图表的天花板也已经看不到了,但实际上的实战结果并不尽如意,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年翻三倍的第一项统计序列中。
归根结底还是认知。由于认知上还没有完全达到足够支撑持续稳定盈利的状态,导致即使付出了很多,做了如此多的统计,结果是看到的机会有些根本不具有实操的价值,只能停留在盘后的统计工作上;有些机会在事后才想起来,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还有一些机会虽然有一些成功案例支持,但不符合长期稳定盈利的考验标准,只是自行总结的所谓规律与模式,也有一些机会真的是机会,但在临盘那一刻犹豫了,因为没有彻底想通,所以信心不足,事后感觉遗憾。
如果把交易第一大阶段的认知划分为十级,即达到十级才能进入到稳定持续盈利的第二阶段,自测一下,自己在哪一级?可能在三级或六级,但即使自己现在是九级,仍然不可能在结果上有质的突破性变化。
所以,最重要地工作是继续努力,不断升维,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我已经研究或总结了N多个所谓的模式与战法,并以此进行参照,每周有约40次的可能性机会。自己是不是把交易数量减下来,每周用心做好二三单,是不是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可能多数人会这样想,也想着这样去尝试,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标准的伪命题。
问题一:你留什么,减掉哪些。
如果你在重新检查后认为这些都应该是自己的机会,只是胆子小,容易被主观情绪左右,那么,你减掉哪个都心有不甘,以后还会时不时地去留意与关注,看到成功案例就又想起了它的好,看到失败的情况才认为是好在没有继续这个模式。
而对于留下来的模式,同样存在这样的实际问题,如果信心不足,不敢上仓位,临盘患得患失。因为你认为它并没有比去掉的那些模式有多大的区别,只是人为地在数量上做了减法。有人称其为以律制心,结果终不会如愿,治标并没有治本。
问题二:留下来的,你的信吗?
大家都在讲交易要有耐心,坚持等字原则,不出现符合自己模式的机会不出手。关键是你的模式并没有突破第一阶段认知上的十级水平,就无法做到持续稳定盈利,至于只专做一个模式,还是多模式并行,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减法执行下去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或价值,只是自我欺骗或自我安慰。

交易是以少胜多的艺术,而非不断博弈的较量
交易更是一场效率与质量的博弈,并不是机会越多越好,而是取舍做得越精准越好。
我很长时间的努力其实犯了一个重大的认知错误,以多而全为目标,力争能识别和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后面的修正观点是在学XI过程中要做到力所全能,不放过对任何一个机会的研究与分析,但在实战中可以有所取舍,这和前面刚讲到的只做数量上的减法本质是一样的。
在众多的模式中,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随机的取与舍,理论上可行,实践中基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好。
这种无差别的全参加心态与状态不仅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法有效精准的关注和交易,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的情况会时常发生,注定了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盈利的目标,无法踏入交易的第二大阶段。
做减法的核心:放弃看似大量的交易机会,只专注于最具确定性的交易目标。
如果理解并秉承了这一原则,我们就不会在数量减法上有心理扭曲的纠结,而是先将认识提升到或突破十级后,用最新的认知维度重新回溯自己的模式,从中优选出具有最强确定性的机会或交易模式。优选后的机会基本上是逻辑清晰且有强度,资金认可度高,情绪合力大,盈亏比高的主升机会。
因为自己研究的规律或总结的模式众多,其中多数是套利性质,也曾想过不做龙头选手,而是一位套利高手,这个念头只要一起来,其实就已经输了。
如果只从数据上或许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一个月只出手十次,专做套利机会,如果净收益达到10%或以上,是不是可以期待一年三倍的收益。
听上去有道理,但只要坚持了一这观点,交易就不可能做好了,因为这一观点的本质已经背离了交易的核心规律,与市场主流方向、热点和核心背道而驰。
我们努力的重点是盯住市场主流热点,跟随主力资金,捕捉核心机会,而不是把自己的交易思路与方法钻进套利致胜的误区或歧路上。
这几天我正在做这样的优选工作,把四个月以来的数据和所有模式全部进行了检查和重新分析,第一轮筛选出190次,占原总机会数量的28%,平均每月机会 48次,每周约12次交易机会。
我又进行了第二轮精选,只剩下了56次机会,每月平均14次,每周约3至4次交易机会。
这会影响收益吗?
数据统计显示,每笔交易平均收益率28%,如果56次全部做到,四个月总收益翻16倍(单利简单累加)。
这表明原来的众多成功案例的数量和收益虽然是事实,但在实操中只是理论数据,经不起推敲,也更不可能真实的践行,即我们已经被真实的历史数据“骗进”了自己努力编织的虚幻的理想国。
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二轮精选的依据是什么?
只是数量上的随机取舍,还是因为理论收益率的高低。
都不是。
数据显示二轮精选的交易收益率确实是所有可能机会中最高的那一部分,便这不是精选的依据,而是精选后的自然结果。
依据是认知维度的差异性选择,重点选择强逻辑,主升段,转折点的机会。
经过对筛选下来的案例反复研究,发现的一个事实是其中的大部分机会符合某位我常提及的人气博主的交易策略:节点突破战法。即基本上是主力们建仓和吸筹后进入主升时的突破节时点时介入交易,可以吃到股价拉升的主升加速段,同时因为熟知主力的套路,以及个股的上涨高度,有些交易可以有不同的上车机会点,但都有最强的确定性。
从每笔交易的平均收益率为28%就基本判断,不可能是套利机会,平均每次交易在上车后大都收获连板。
这也正好契合了聚焦核心票,重点做主升期的交易原则。

取舍之道为何是交易的灵魂。因为做减法的本质是追求交易的纯粹性。这仅体现在对关注标的的优选上,也充分体现在对于个体主观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再被每一次股价的波动或形态的相似所干扰,妄想抓住每笔机会。即使有些辨识度主的个股,也要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模式,值得出手,甚至上仓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它就不是可以继续关注或值得交易的机会,必须果断放弃。
交易是用确定性博弈不确定性,用集中性收获高成效
舍之道就是将多而泛的交易行为,转变为精准高效的狩猎行动。自己专注于经过认知提升后经过优选的真正符合逻辑、情绪合力和资金偏好的目标,在繁杂和纷乱的交易市场中保持清醒,找到属于自己的通往成功之路。

交易中的取舍可以分几个维度或不同的级别,以25/08/21受消息影响异动的稳定币概念,在不同的维度中做不同的取舍。
第一层:当日早盘相关的几支票全都高开,并且开盘后快速秒板。如果只是以技术形态作为机会的判断依据,京北方金时科技翠微股份中油资本 都符合模式的技术特征,如果只选一个,不同的选择,结果却相差很大。次日有的几乎没有溢价,早盘低开,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可能微亏出局;而有的则能在盘中收获一个涨停的溢价。
在这一层面还有一个会经常发生的现象,当上车金时科技或翠微股份后,次日出现低开的情况,可能持仓格局,其“逻辑”是题材有已经涨停的票了,所谓的有板块效应,现在慢一点,后面总会也跟着涨起来。
如果只遵循技术交易原则,选哪一个都可以,结果是好是坏,凭模式的运气或概率来决定。
第二层:虽然技术上有逻辑性,但一个题材内的个股不可能全部都同涨同跌,有强有弱,出现异动的个股之间也存在PK关系。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最强的或最具有确定性的标的。对上面提到的稳定币的几支票,判断的一个要要信号就是25/08/22的竞价情况,开的高说明资金抢筹意愿和实力均强。开的最强的是中油资本,竞价为9.72%,接近于涨停的位置,开的最低地是金时科技,2.55%;翠微股份则开在3.29%,倒数第二。
多数人无视盘面给出的信号,只按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本性进行交易,认为高开了当天没有溢价,有可能破板收大阴线,还不如在零轴附近做弱转强更放心。
结果啪啪打脸,开的最强的中油资本当天几乎没有溢价,但次日的反馈是最好的。
选择中油资本才是真正执行了客观跟踪的取舍之道。
在第一层面提到的上车翠微股份或金时科技时的依据是不成立的。当一个题材或热点启动后,一个板块内有一字的,有高开秒板的,有大阳线的,也有仍然是在水下收绿的。资金会从中选择一部分个股进行炒作。有资金介入的个股之间,根据资金介入的时机、强度,涨幅不一样。有的会持续走强,有的则是一日游,冲高即回落。
已经落入下风的个股,凭什么在前排涨势汹涌的情况下,它一定也能涨上去呢?
其实如果在25/08/22的早盘择票时出了偏差,但在盘中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实际的走势做出更加正确的解读或判断,中油资本也是绿开,但在开盘一小时后翻红且越走越强,是几支票中走势最好,承接最强的一个。此时如果认知到位,可以及时纠偏,弃弱换强,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那支票,用别的票涨了,它也会涨上去的主观想法麻痹或安慰自己,不敢正视客观事实。
第三层:当你能第一时间正确地选择了中油资本时,你认为取舍过关了吗?
答案是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支票内的分时波动与考验所谓的格局能力,通过横向对比发现可以找到更好的机会。同样,我们也不能只着眼于25/08/22日的异动表现,认为选对了中油资本。
此次稳定币的启动日是25/08/19,次日在首板涨停的个股中只有御银股份 成功晋级,成为唯一的题材领涨票,它就是带头大哥,而25/08/21日在它成为唯一三连板,且是一字板的强势状态下,其它的小弟重新得到资金的回流,做了一次分歧后的修复动作,已经不是主升的定位。
按这个维度进行解读和选股,只有御银股份,如果在25/08/20日上车,已经躺赚二个板的溢价利润,其它的票全部不在关注视线范围,更不会在翠微股份或金时科技的8/22的日内分时上还在纠结要不要格局,格局多久。
思考维度即认知水平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取舍后结果的巨大差异。

要想在交易上取得成功,不是立足或追求技术的高超,而是真正学会取舍。取舍是交易的灵魂,我们不仅要学会何时止,何时放,更要懂得“取舍”,这是交易通往成功的密钥。
我们看待市场和每笔交易,不再一叶障目,也不受情绪的扰动,而是立于高维度的层面或视角,理性、客观和清晰地面对市场的变化,取认知以内,力所能及的最优选。

再强调一下取舍容易有的几个错误认知
1、取舍不要只从数量上做功课。假设我先后学过二十几个模式,现在准备“精简”到三个或五个以内,这算不算做了减法,执行了取舍。
答案是基本上没有做到,如果你所谓的模式认知水平没有破十级,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模式,只是半成品而已,哪怕压缩到只做一个模式,和做二十几个没有本质区别。没有质量或量级突破的改变,不能用精简来描述这个减法。
2、取舍也并非只按对成功案例统计下来的收益率作为选择标准。而是以确定性和持续稳定性作为取舍的依据。核心票或龙头股只有在走出唯一辨识度后才为人所知,龙头选手基本上只做三板甚至四板以上的机会。而确定性不是以它是不是成为市场唯一高标为判断标准,而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点上表现出了它的与众不同,体现了唯一性或最字原则。
如果你能做到了这一点,在你上车后,它大概率会有高收益,或者走成了核心票,成为板块或市场龙头。
3、取舍不以交易手法进行评定。打板、半路或低吸只是具体的上车位置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应对确定性的最合理办法。有的人自称板王,或只打首板或二板,都是以手法进行划分,可以但并不科学。
实际情况是如果你选择了某些模式,它们在交易手法上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我对五月到今的统计数据中,第一轮筛选的190次机会中有55次是打板上车,占总交易次数的不足三分之一的比例。第二轮精选的56次机会中,打板有33次,占比上升到近60%,单利累加总收益率翻十倍有余。
即一个月平均交易8 次,每周2次,只打板,收益已经无敌了。
即只做打板客也是名副其实,但仍然不能称为打板战法,这不是交易模式的真正定义。
4、取舍不是刻意而为,而是顺势而为的结果。我们知道,有些问题在某一层面或维度内它真的是问题,但也真的无解,所有的努力只是在堵或防,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当跳出认知圈,提升维度后,大部分原来的问题不用解决,就已经自动化解或消失了,这才是降维打击的威力。
修者以律制心,觉者以心生律。
我们的重点是从技术的精进修炼者,逐渐转变为认知的高维觉醒者。取舍只在一念之间,胜负已在掌控之中

事后看,标准的容量趋势牛股,并致力于研究其中的各个上车机会,有些粉丝让我点评的个股连这样的走势都不具备,仍沉浸其中,孜孜不倦。
但这样的机会是不是自己能真正理解并能把握,具不具备最强确定性和持续性,而换了一支票后又是一脸懵,盘中分析不清,判断不明,执行不决,事后的总结又有多少意义呢。

而这类的票是不是更有研究价值,形态可以万般变化,背后的核心逻辑从来没有变过。

我们做交易的本质或宗旨是追求长期地稳定与成长,而非一时的得与失。交易的取舍之道也不只是现象上的减法,更是一种对市场与自我关系的彻底理解后的行为映射。

交易是一场人性的一世修行。从刚入市的暴富梦想,到经历了长期的市场打击后的内省成长,这一路走下来贯穿了认知、情绪、行动和信仰的全方位蜕变,不断地进步,反复地否定与超越自我。
市场是面镜子,反射的不仅是价格波动,更是内心的恐惧与贪婪。我们必须在复杂的市场情绪中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不断地进步和破局,找到自己的最适宜路径和方法,脱离群体性的认知束缚。
取舍之道不在于抓住每次机会,而在于学会做减法,在繁多的诱惑中保持专注,提升认识维度,选择最具确定性的标的。减法的背后,是对自我的深刻认知与管理,需要用理性代替贪婪,用聚焦取代全能,用换维实现精简。这是交易者从“杂乱”走向“纯粹”的过程,也是哲学与行动的深度融合。
真正觉醒的交易者不再执着于模式的多与少,盈亏的高与低,只是将交易看做是修行的道场,在市场中找到正确出击的节奏和时机,在内心中也找到了让自己乐于此,安于心的放松和自由感。
交易如舟,随心远航。以逻辑为桨,心法为帆。
祝各位粉丝能够早日悟通取舍之道,突破新思维 ,迈上新台阶,实现自己的理想。
打开淘股吧APP
61
评论(3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王子飞飞

25-09-09 13:41

0
是的,毕竟辨识度地位差了太多,不过好像是朦胧炒微电
新航道

25-09-09 13:36

2
想走成淳中科技那样的走势还有点难
新航道

25-09-09 13:29

3
这种强趋势票在趋势没有走坏之前,一定是重点关注目标之一
至于上面的空间,从监管红线看还有二三个板的余地,能不能走到那个高度是不清楚的
今天可以半路,但不太确定次日能收获多少溢价
因为前面已经至少有二次非常好的短线机会了,二次的总收益率超过了 30%
明天可以继续关注
小王子飞飞

25-09-09 13:21

0
道兄的领悟力极强,日后真的不逊于小群篮球小子等大佬。另外请教道兄上海电力今天是买点嘛,上面还有空间么
新航道

25-09-09 12:37

5
感谢鼓励,但过奖了!
进步不止倒是非常真实,这二天又在一交易细节上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
与那些游资相比,先不讲结果,自己不论从能力上,还是从时间上都不可比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不设任何目标
呈现的现象或结果是
自然而然的赚钱
自由自在的生活
遇见2024

25-09-09 11:26

0
兄每贴都有悟道,每天都有进步,笔耕不辍,洋洋洒洒过万字,肯定是淘股吧最努力、最勤奋的一个,日后必超越养家、asking、赵老哥,看好你,兄终有大成!@新航道
桐仙

25-09-06 13:20

0
道师见解一针见血,我等诚心叩谢
新航道

25-09-06 11:39

2
是的,至少等一次冲红的机会
破落废Sir

25-09-06 11:08

0
吉视传媒这种算得上这几天全市辨识度前五吧,在我个人看来在3号那天算第一的,因此4号他出现跌停,要么不及预期开盘立马跑,一旦跌停了反倒不必急于跑,一般跌停当日最迟次日如果还是深水开都能有个零轴附近出来的机会,昨天几乎反包算是超预期,不过结合昨天大盘和情绪的反弹强度来说又属于正常
小王子飞飞

25-09-06 10:18

0
道兄说的上海电力也是二波近五版高度了,会不会成了吉视传媒一样的最后诱多呢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