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既然已经给我的左侧埋伏买法起好了名字,那么今晚,就写写我这套死鱼战法在本月诞生的逻辑基础,我尽量写清楚具体的思路框架。
何谓死鱼战法?这两周我在做的,是直接
重仓买进
低位的、
有事件预期的
容量板块,通常从板块里选择有基本面逻辑的图形将起势或者刚起势的
中大盘票入手,这类票如果没有被市场选中,那么波动可能很小,形同死鱼,故而得名。
先作声明,死鱼战法没有成熟理论,并不能赚大钱,所以如果本月做起来得心应手的朋友,不要浪费时间看本文,我只会干扰你的节奏。那这个玩法适合什么人呢?首先这轮牛市是远没有去年十月好赚钱的,这点毋庸置疑,而如果你既没有前些天在AI硬件上赚到钱,这几天还跟着大幅回撤了,那么你往下看看我的观点。同时本文更多算是作为我个人对当下“牛”市的部分实操经验的总结记录,主要写两点,其一关于何时买,其二关于买什么。
1.指数的上升趋势。看多指数,相信上升趋势,这是我何时买票的重要前提。在你选择做多指数的前提下,举两例,一是比如某天出现 4000 家绿盘,那么你肯定要出手,比如 8.14 日下午我的大账户打近满仓;二是比如近期比较流行的涨周五涨周一,那么你周四可以视情况出手。
就以今天为例,3000 家绿盘+明天周五+今天强势股几乎全部补跌,那今天自然算我的买点,你如何看待指数是大前提,你比如
英维克 这个大阴线,看多者认为是最后的大哥终于完成补跌,看空者则认为是退潮开始。像尾盘有资金强做
吉视传媒 ,就是出于明天回暖的预期,不过这种票你是没办法提前预判的,就是说今天尾盘有票拉大长腿你可以理解资金想法,但你无法预判资金拉哪只,这属于超短情绪范畴了,对此不展开讨论,因为本文讨论的是低位且重仓。
2.指数牛>题材个股牛。这波牛市与去年国庆牛市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这波是指数牛为主,所以这波抱团更多以基本面为主,且体现到个股上强度是远不及去年的。比如去年的巅峰之日,
常山北明 海能达 之类百亿成交票集体顶一字,何其壮观,而今哪怕是这轮最强的液冷里面最强的
淳中科技 ,途中也没有过一个一字板。
那么按此指数牛>题材个股牛的思路,我选择题材的标准自然包括这个题材要可以起到拉抬指数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选容量板块。具体点说就是,比如这波最强势的
英伟达 连跌了两天,但是指数依然可以新高两天,而这两天起到拉抬指数的两个重要板块就是低位的半导体和
消费电子 (主要以千亿市值以上权重表现来评判)。所以才会让短线选手出现就是非常强烈的踏空感,热门股跌停指数新高。
那么综合以上两点,我的看法就是液冷板块不同于去年国庆的核心票,去年是分歧日买人气股是最佳选择,因为就那些票,指数走势无关紧要,也没有所谓题材或板块性质的轮动;换句话说也就是,我认为液冷即便没有二波,也不影响指数往上,所以我既然一开始就低估了液冷,那么我也不打算去低吸它的调整做二波。
所以我今天尾盘看买点,但我今天也没想买液冷,哪怕英维克都补跌了。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液冷就A杀结束了,我表达的重在在于,这完全区别于去年的分歧买人气股的玩法,或者换句话说,我认为当下并没有所谓的核心。你可能想说这不就是纯纯踏空液冷只敢买低位杂毛了嘛,扯这这么些长篇大论。
还是不一样的,我再概括一下我的重要论点,去年十月的牛市没有所谓的题材所谓的板块,全是抱团连板,你敢买人气股就能赚钱,你就算想买低位也无从下手;而当下的指数“牛”法,人气股可以死一批又换一批,持股体验也远不及去年,甚至容易中途亏钱下车,但你今年可以靠买板块来赚钱。本玩法经过我两周的实践,还是有不错风报比的,按照我的实操顺序,相继是
机器人 (8.7 日
宁波华翔 )、半导体(8.16 日
江波龙 )、和今天周四新上的消费电子(
环旭电子 ),这里便不再详细回溯我的买卖,操作逻辑都已经在当日买卖时讲明。而即便是小P选股不够好,选完板块后又总选到死鱼票的情况下,我本周大账户也是连红四天创出新高,当然了红的不多,风险永远和收益成正比,全看自己的选择。
对我自己而言,本月其实也有很多提升空间,比如
卧龙电驱 首板或二板那天,宁波华翔做切换也算是有些确定性的选择,但我没做这个切换。这轮牛市如果真的像
上证指数 的K线看起来那般容易赚钱就好了,我也就不写这篇主贴了,我们整个A股的大转型可能才刚刚开始,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