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炒股亏大钱的人,都栽在了“情绪熔断”这一秒里

25-08-01 11:40 122次浏览
处水而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着股票跌了3%,脑子里像有个声音在喊“快割肉,要跌停了”,手指不受控制地点了卖出,结果刚卖完就反弹;或者涨了5%就慌得不行,“再不卖就跌了”,清仓后眼睁睁看着它再涨20%。这些让你拍大腿的操作,其实就发生在情绪失控的那一秒——那一瞬间,你的大脑被情绪接管,理性早就跑得无影无踪。

《交易心理分析》里有个残酷的结论:“90%的交易亏损,不是因为技术差,而是因为情绪崩了。”这话我用3年的“情绪化交易”亏了20万才彻底信。曾经因为一只票跌了5%,在电脑前坐立难安,盯着屏幕骂了半小时,最后赌气全割了,结果那是上涨前的最后一洗;也因为一只票涨了8%,激动得手抖,赶紧全卖了,后来看着它翻倍,恨不得砸了键盘。才明白:股市里的情绪,就像火药桶,一点就炸,炸完只剩一地鸡毛。
那些让你越亏越气的情绪陷阱,全是“人性弱点”在点火:
愤怒会让你“赌气操作”:买的票跌了,就觉得“市场在针对我”,非要加仓“跟它较劲”,结果越套越深。就像2023年的一波震荡行情,有人因为一只票亏了10%,气得加了3倍仓,想“扳回来”,最后总亏损扩大到40%,硬生生把小错作成了大错。
焦虑会让你“乱抓救命稻草”:账户亏了点钱,就到处找“必涨的票”,不管逻辑不管估值,抓到什么买什么,结果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我见过最惨的散户,一个月换了12只票,每只都亏5%-8%,最后本金只剩一半,还在问“为什么我买什么跌什么”。
兴奋会让你“忘了风险”:买的票涨了,就觉得“自己是股神”,开始追高、加杠杆,甚至借钱炒股,把“运气”当成“实力”。就像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有人赚了点钱就飘了,满仓加杠杆冲进去,结果遇到回调,不仅利润回吐,还倒欠券商10万。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说:“情绪是大脑的快捷方式,却常常带我们走弯路。”股市把这种“快捷方式”变成了“绝路”——涨的时候放大贪婪,让你觉得“钱能一直赚”;跌的时候放大恐惧,让你觉得“会亏到一无所有”。但你不知道的是,真正赚钱的人,都在情绪爆发前按下了“暂停键”。
我这几年总结的“情绪熔断”三招,让情绪化交易减少了90%:
1. 给操作设个“10秒冷静期”
不管是想买还是想卖,先盯着屏幕数10个数,在心里默念“市场不会因为我这10秒就变天”。大多数时候,数到第5秒你就会发现:刚才的冲动有多可笑。2024年我靠这招,躲过了7次“脑子一热”的操作,至少多赚了5万。
2. 把“盈亏数字”换成“生活成本”
看着账户亏了5000元,别只盯着数字,想想“这相当于2个月的房租”“孩子3个月的奶粉钱”;赚了8000元,就想“这能买个新手机”“全家出去旅个游”。把抽象的数字变成具体的生活,情绪就不容易失控——我试过把亏损换算成“半年的早餐钱”,瞬间就冷静了,再也不会为了“扳本”乱操作。
3. 提前画张“情绪应对表”
在纸上写清楚:“跌5%时,我该看财报是否有雷,而不是割肉”“涨10%时,我该查行业政策是否变了,而不是加仓”。把应对策略提前写好,贴在电脑旁,情绪上来时就对着表做,相当于给大脑“按流程办事”。有个朋友用这招,去年在一只票上从浮亏15%拿到盈利30%,就靠“按表操作”扛住了波动。
记住,情绪本身不是敌人,被情绪控制才是。就像交易大师杰西·利弗莫尔说的:“我赚大钱,从来不是因为我多会买,而是因为我能在情绪失控前停下来。”当你学会在情绪爆发的那一秒按下“暂停键”,会发现账户里的钱不知不觉稳了下来——毕竟,股市里最值钱的不是技术,是“能稳住的情绪”。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