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靠“感觉”炒股的人,最后都成了市场的“提款机”

25-07-31 20:46 143次浏览
处水而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你是不是买股票全凭“第六感”?看K线图觉得“形态不错”就买,听人说“这票有戏”就追,收盘后才发现自己买的是“垃圾股”,卖的是“潜力股”。更扎心的是,90%的散户都把“盘感”当本事,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市场设计好的陷阱——专门收割那些不动脑子的人。

   《思考,快与慢》里早就揭穿了这个骗局:“人类的直觉充满偏见,在复杂的股市里,跟着感觉走就是在赌博。”这话我用5年的“直觉亏损”才彻底信——曾经靠“感觉”买了一只票,刚买就跌,安慰自己“直觉不会错”,结果亏了40%;后来靠分析买的票,虽然涨得慢,但稳稳赚了20%。才明白:股市里的“感觉”,就像海市蜃楼,看着美,走近了全是坑。

   那些让你亏得莫名其妙的“直觉操作”,全是偏见在捣乱:

- 总觉得“涨得多的票还会涨”:看到某只票连续涨停,就凭“感觉”认为“还能涨”,冲进去就被套。就像2023年的某只妖股,有人在第5个涨停板追进去,结果当天跌停,之后连跌5天,亏得想删交易软件。
- 用“名字好听”判断股票好坏:看到“科技”“创新”之类的名字,就觉得“这公司肯定厉害”,根本不看财报。我见过最荒唐的案例:有人因为“名字吉利”买了一只票,结果公司是搞诈骗的,最后退市时还在骂“运气差”。
- 把“最近常听说”当成买入理由:同事推荐、新闻报道、刷视频看到,听多了就觉得“这票肯定火”,凭“感觉”跟风买入。可等你听到消息时,早就过了最佳买入时机,接盘的就是你。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里说:“投资不是比谁看得准,而是比谁看得深。”真正能赚钱的决策,都带着“反直觉”的味道——别人都觉得好的时候,你能看到风险;别人都害怕的时候,你能找到机会。而这些,靠“感觉”永远得不到,得靠实打实的分析。

   我这几年总结的“三问买股法”,让“直觉亏损”降了80%:

1. 问“这只票赚钱的逻辑是什么?”
是业绩在增长,还是行业有政策支持?是产品卖得好,还是技术有优势?把理由写在纸上,能写出3条以上靠谱理由的,才值得买 。2022年我靠这招,筛掉了10只“感觉不错”但逻辑站不住脚的票,至少少亏5万。
2. 问“如果它跌了,我能找出3个原因吗?”
买之前先想风险:行业会不会有政策变动?公司会不会有潜在利空?市场情绪不好怎么办?能想到风险,才不会跌了就慌。就像买保险,不是盼着出事,而是出事了有准备。
3. 问“这只票和同类票比,优势在哪?”
同行业的票有很多,凭什么这只票能涨得更好?是估值更低,还是成长性更强?找不到优势,就别买——就像挑水果,得知道为什么挑这个,而不是随便抓一个。

   记住,股市里最值钱的不是“感觉”,是“逻辑”。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拥有它10分钟。”当你买股票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会发现“感觉”越来越没用,账户却越来越稳——毕竟,市场永远收割“靠感觉”的人,奖励“动脑子”的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