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金属注射成形技术是什么 金属注射成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将塑料注射成形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结合的
先进制造工艺,主要流程包括:
1. 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制成具有流动性的喂料;
2. 通过注射成形机将喂料注入模具,形成与最终产品形状接近的坯件;
3. 去除坯件中的粘结剂(脱脂),再经高温烧结使金属粉末致密化,获得高性能的金属零件。
核心优势:能高效生产形状复杂、精度高(公差可达±0.1%)、性能接近锻造件的小型金属零件,且材料利用率高(超95%),适合大批量生产。
MIM技术在机器人项目中的应用 机器人(尤其是小型服务机器人、工业协作机器人)对零部件的轻量化、高精度、复杂结构及批量生产需求,与MIM技术高度匹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精密结构件:如机器人关节轴承、齿轮、连接件等,MIM可加工出复杂齿形、异形孔等结构,满足关节灵活运动和承重需求,同时减轻部件重量。
传感器与执行器部件:机器人的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核心部件,需高精度金属外壳或内部结构件,MIM能保证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适配传感器的精密要求。
轻量化零部件:通过选用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金属粉末,MIM可生产出比传统铸造更轻薄的零件(如机械臂臂杆连接件),降低机器人整体重量,提升续航或运动效率。
批量标准化零件:对于协作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需要大规模量产的产品,MIM能实现低成本、高一致性的零件生产,降低供应链成本。
例如,机器人手指的夹爪、关节处的微型传动零件等,均可通过MIM技术实现高效制造,兼顾精度与量产需求。
MIM技术已被应用于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中。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3对零部件的轻量化、高强度、复杂结构有较高要求,而MIM技术在制造此类零件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替代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完美匹配特斯拉Optimus Gen3及后续量产机型对精密零部件的要求。
$新莱福(sz301323)$$海昌新材(sz300885)$$屹通新材(sz3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