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
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在上海开幕,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技术成果,包括40余款大模型、60余款智能
机器人 、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大会首次聚焦“学术突破、软硬结合、全球治理”三大核心方向,涵盖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AI+金融等十大板块,并设立“数学质问、模型质问、科学质问”三问机制,汇聚12位图灵奖/
诺贝尔 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共同探讨AI技术演进与全球协作。
人工智能核心价值体现在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与场景落地释放商业潜力两大维度。随着AI算力需求从训练转向推理,催生国产芯片替代机遇;大模型开源生态的完善,降低企业开发门槛;
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推动工业与消费场景的智能化革命。
此外,AI在医疗、政务、交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社会效率,更创造万亿级增量市场。AI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人工智能带动多个产业领域的全面发展,本文全面梳理人工智能发展利好的6个领域,并根据业务关联情况,筛选出代表性公司,分享给大家共同研究。
领域一:AI算力
核心逻辑:算力是AI发展的底层支撑,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动芯片、服务器及液冷技术升级。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激增,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同时未来芯片将更趋专业化、能效化,并在硬件-算法协同设计上持续突破。
相关公司:
景嘉微 、
龙芯中科 、
海光信息 、
寒武纪 、
芯原股份 、
复旦微电 、
紫光国微 、
中科曙光 、
工业富联 、
兆易创新 、
拓维信息 、
软通动力 等
领域二:AI大模型
核心逻辑:40余款大模型集中展示,反映AI技术从“内容生成”向“流程代理”跃迁。商业化拐点临近,行业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相关公司:
云从科技 、
浪潮信息 、
海天瑞声 、
润和软件 、
神州数码 、
昆仑万维 、
格灵深瞳 、
千方科技 、
东方国信 、
岩山科技 、
云鼎科技 、
捷顺科技 等。
领域三:AI应用
核心逻辑:AI赋能政务、医疗、消费等场景,提升效率并创造新商业模式。通过AI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效率并解决行业痛点,并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决策效率,并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相关公司:东方国信、
开普云 、
神州信息 、
汉得信息 、
金山办公 、
汤姆猫 、昆仑万维、
中文在线 、
合合信息 、
万兴科技 、
皓元医药 、
卫宁健康 等。
领域四:人形机器人
核心逻辑:60余款机器人集中亮相,多款机型展示工业与生活场景应用,推动“人形机器人量产化”进程。核心技术突破带动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关节电机、
减速器等关键环节迎来价值重估。
相关公司:绿地
谐波 、
中大力德 、
柯力传感 、
奥比中光 、
五洲新春 、
三花智控 、
宁波韵升 、
长盛轴承 、
富临精工 、
卧龙电驱 、
禾川科技 、
汉威科技 等。
领域五:自动驾驶
核心逻辑:上海宣布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领先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成为WAIC展示重点,高精定位、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核心环节受益显著。
相关公司:
均胜电子 、
四维图新 、
宇瞳光学 、
中科创达 、
光庭信息 、
亚太股份 、
万安科技 、
北斗星通 、
联创电子 、
万马科技 、
诚迈科技 、
莱赛激光 等。
领域六:侧端AI
核心逻辑:
AI眼镜、
智能穿戴等设备成为人机交互新载体,会上
阿里巴巴 展示了首款自研AI眼镜。端侧AI具有低延迟、隐私保护优势,推动AI能力从云端向终端迁移,
消费电子 迎来新一轮换机潮。
关联公司:
蓝思科技 、
瑞芯微 、
水晶光电 、
博士眼镜 、
恒玄科技 、
佰维存储 、
雷神科技 、
歌尔股份 、
润欣科技 、
明月镜片 、
闻泰科技 、
佳禾智能 等。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揭示了AI技术从底层算力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大家需留意国产替代(如算力芯片)、商业化落地(如人形机器人)、政策红利(如自动驾驶)三大主线,重点关注相关企业研发投入、订单确定性及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