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量价异动选股是一种基于股票交易量(成交量)和价格(股价)之间异常变化关系来筛选潜在交易机会的技术分析方法。其核心逻辑是: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
驱动力 ,异常的成交量变化往往预示着价格趋势可能发生转变或加速。
核心原理量在价先: 成交量的放大或缩小通常领先于价格的显著变动。大资金(主力)的进场或离场会首先体现在成交量上。
供需失衡: 异常的成交量放大,表明市场对该股票的买卖意愿发生了剧烈变化,原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价格趋势的改变。
验证趋势: 健康的上涨需要成交量温和放大配合;下跌过程中放量可能意味着恐慌性抛售或加速赶底;无量上涨/下跌则可能预示趋势的衰弱或不可持续。
突破/反转信号: 关键位置(如支撑位、阻力位、整理平台)出现的显著放量,往往是突破或反转的重要信号。
常见的量价异动形态及选股逻辑底部放量突破:
形态: 股价经过长期下跌或充分调整后,在相对低位企稳。某日或连续几日成交量突然显著放大(通常是前期均量的数倍),同时股价强势上涨,突破重要的压力位(如下降趋势线、前期高点、颈线位、重要均线如20/60日线)。
逻辑: 可能有大资金开始进场吸筹或发动行情,是强烈的看涨信号。选股时寻找这种刚启动的形态。
选股关键词: 低位、放量(倍量以上)、突破关键压力。
缩量回调后再度放量启动:
形态: 股价在上升趋势中,经历了一波上涨后出现缩量回调(成交量明显萎缩),回调幅度有限(通常在关键均线或前期支撑位企稳)。随后成交量再次显著放大,股价创出新高或突破回调形成的小平台。
逻辑: 缩量回调表明抛压减轻,主力惜售。再度放量启动表明新资金入场或主力继续拉升,是上升趋势延续的信号。
选股关键词: 上升趋势中、缩量回调、支撑位企稳、再度放量启动。
放量突破长期盘整平台:
形态: 股价在一个区间内(箱体、三角形等)横盘震荡较长时间,成交量相对低迷。某日突然放出巨量(通常是平台内均量的数倍甚至十倍),股价强力突破平台的上边界。
逻辑: 长期的盘整积累了能量,放量突破表明多空平衡被打破,多方占据绝对优势,可能开启新的上涨空间。
选股关键词: 长期横盘、平台突破、巨量。
天量见天价(高位放量滞涨/长上影):
形态: 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处于相对高位。某日成交量创出近期甚至历史天量(异常巨大),但股价却未能大幅上涨,表现为小幅上涨、平盘甚至收阴线,或者收出很长的上影线。
逻辑: 巨大的成交量说明多空分歧巨大,但股价无法继续上行,表明在高位有强大的抛压。可能是主力借机出货的迹象,是强烈的顶部警示信号(选股策略上应规避或考虑做空/止盈)。
选股关键词(规避): 高位、天量、滞涨、长上影线。
低位放量长阳/涨停:
形态: 股价在低位,突然出现一根(或连续)成交量显著放大的大阳线,甚至涨停板。
逻辑: 表明有大量资金在低位积极买入,可能是主力快速建仓或启动行情的信号。结合位置和整体趋势判断。
选股关键词: 低位、放量、大阳线/涨停。
缩量上涨(谨慎):
形态: 股价在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却逐渐萎缩。
逻辑: 表明上涨缺乏持续的买盘推动,可能只是场内资金惜售造成的“无量空涨”。这种上涨往往难以持久,尤其是在高位时风险更大。需要结合位置和后续量能判断(低位启动初期的小幅缩量上涨有时也可接受,但持续大幅缩量上涨是危险信号)。
选股关键词(谨慎): 上涨趋势中、成交量持续萎缩。
放量下跌:
形态: 股价下跌,同时成交量显著放大。
逻辑:
高位/破位时: 恐慌性抛售,主力出货,看跌信号强烈。
低位/长期下跌末期: 可能是“最后一跌”,恐慌盘涌出,有时是见底的信号(需要结合其他信号验证,如长下影线、指标背离)。
选股关键词(区分位置): 放量下跌、高位破位(规避)、低位恐慌(观察)。
如何进行量价异动选股?(实践步骤)确定目标范围:
你关注的板块(如热点题材、行业)?
特定市值范围?
特定价格范围?
特定技术形态(如接近突破位)?
筛选工具:
股票交易软件/平台: 所有主流软件(通达信、
大智慧 、
同花顺 、
东方财富 、券商自带软件)都提供强大的选股器功能。
量化平台: 如JoinQuant(聚宽)、RiceQuant(米筐)等,适合编写更复杂的量价策略。
关键筛选条件设置(以常见软件为例):
成交量相关:
VOL > REF(VOL, N) * X:当日成交量大于前N日平均(或某日)成交量的X倍(如2倍、3倍)。这是最核心的“放量”条件。
VOL > MA(VOL, M):当日成交量大于M日成交量均线(如5日、10日、20日均量线)。
VOL = HHV(VOL, P):当日成交量创P日(如60日、120日)内新高(天量)。
价格相关:
CLOSE > REF(
HIGH, 1):当日收盘价突破昨日最高价(突破)。
CLOSE > MA(CLOSE, Q):当日收盘价站上Q日均线(如20日、60日线)。
CLOSE > 平台高点:需要定义平台(如近N日高点)。
涨幅 > Y%:当日涨幅大于Y%(如5%、7%、涨停)。
振幅 > Z%:当日振幅大于Z%(寻找波动大的)。
长上影线/下影线:筛选特定K线形态(软件通常有形态选股)。
位置判断(通常需要人工复核):
结合K线图,判断当前是相对高位还是低位。
是否接近重要支撑/阻力位。
整体趋势(上升/下降/盘整)。
组合条件(最重要):
做多信号: 放量(条件) AND 突破/大阳线/涨停(条件) AND 位置相对不高。
规避信号: 高位 AND 放量滞涨/长上影/天量。
关注信号: 低位 AND 放量(无论阴阳) / 长期下跌后放巨量。
人工复核查验:
自动筛选出的股票必须经过人工仔细看图分析!
验证量价形态: 是否符合你设定的某种异动形态(底部放量突破、平台突破等)?
分析位置: 绝对位置(历史高低点)?相对位置(近期波段)?是否在关键支撑阻力位?
考察趋势: 整体趋势如何?异动发生在趋势的哪个阶段?
结合其他指标(可选但推荐): MACD/KDJ金叉?RSI是否超买超卖?筹码分布情况?是否有板块效应或利好消息配合?
评估风险: 止损位设在哪里?潜在收益风险比如何?
注意事项与风险假信号: 量价异动也可能由短期消息刺激、主力对倒、散户跟风等造成,并非每次都代表大行情启动。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和人工判断过滤。
位置至关重要: 同样的放量形态,在高位和低位意义截然相反。
趋势是朋友: 逆势操作(如在下跌趋势中抓放量反弹)风险远大于顺势操作(上升趋势中找买点)。
止损纪律: 量价异动选出的股票波动性往往较大,必须设置严格的止损位并坚决执行。
市场环境: 大盘的整体氛围(牛市、熊市、震荡市)对个股成功率影响巨大。
量能持续性: 单日放量不一定可靠,关注后续量能能否维持或温和放大。
勿追高: 对于已经连续大涨、远离支撑位的放量股,追高风险很高。
总结量价异动选股是一种捕捉市场短期动能变化和主力动向的有效技术手段。核心在于识别成交量与价格走势之间的异常协同关系,尤其是在关键位置出现的这种关系。成功运用需要:
清晰理解各种量价形态的含义。
熟练使用选股工具设置合理的筛选条件。
最重要的是进行严格的人工图表分析和位置判断。
结合其他技术指标或基本面信息进行验证。
严格遵守交易纪律,特别是止损。
切记:没有一种选股方法是万能的。量价异动是重要的线索和工具,但必须融入你的整体交易体系和风险管理框架中。 持续学、复盘总结、控制风险,是长期在市场中生存和盈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