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做正确的事—2025年6-9月

25-07-02 09:40 3206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做长期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

分散投资
网格交易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3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5-07-11 17:13

5
尾盘回落
同学账户终于回本了



[淘股吧]

谋城

25-07-09 15:11

5
继续回血



[淘股吧]
谋城

25-07-16 20:24

4
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股票市场里那么多人总是急着赚钱,结果就去打板、做超短线,搞那种“今天买明天卖”的操作。其实可能更多人是在把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快速改变命运”的幻想投射到股市上来了。

比如说,他们看到身边有人炒房,两三年赚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或者一夜暴富;可自己呢,工资又低,房子没买,胆子也小。于是就想,既然房市没赶上,那股市里我是不是可以小资金搏一搏?觉得股市更自由、更灵活,抱着“暴发户思维”杀进来。

但其实,这种思路一开始就错了。有人说“贫穷夫妻百事哀”,其实不光贫穷,就算生活只是普通水平、没什么宽裕,看到别人暴富之后也容易心态失衡。尤其是短视频、各种自媒体天天吹嘘“别人三年自由、五年退休”,一对比自己平淡的生活,就产生了不满,开始幻想“我也可以一口吃成个胖子”。

问题是,这种心态在股市里面,基本就是送人头的节奏。尤其是有些人,不是无知,而是实在没办法,手头缺钱,等不了慢慢积累。可股市又不是许愿池,不是财神爷,绝不是你投点“香火钱”,虔诚磕头几次,它就能满足你的发财梦。

哪怕你一开始抱着极其谦虚的态度,每天认真复盘、刻苦学、不断反思、调整方法,这个过程也很漫长。很多时候,当你明白了赚钱的逻辑,却发现实现的周期根本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仔细想想,身边靠手艺、靠技术吃饭的,真正能在一行做到五年十年以上的人其实并不多。大多数行业,也没谁愿意用“十年”作为时间单位去规划一份事业。可能以前学门木匠手艺,两三年就能出师,做些简单的活路混口饭吃。但在股市这块,如果你混两三年没赚到钱,绝大多数人心态就开始崩了,五六年没起色就直接被淘汰了。

最开始大家都觉得,既然有人在市场上赚钱,虽然比例低,但起码有人能赚到。只要我肯下功夫,像蜜蜂一样四处采蜜、拼命积累经验,几年下来总能修成“绝世武功”,碾压一般人。可惜,现实往往很残酷。除非你真的是极罕见的天才,否则大多数人混三五年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自己的积蓄全都贡献给了市场。

股市没错,错的都是“急功近利”的自己。
谋城

25-07-12 12:06

4
银河账户盈利10万多一点
也很知足了

至于择时能力不足
这个我认了
但是我不改
因为我觉得这个难度太大水太深
按我的能力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可能也没啥效果
不如从其它方面努力



谋城

25-07-09 21:10

4
最近新闻真不少,青岛有个大学宿管大爷,在自己那间宿管房里热死了,就因为没装空调。还有甘肃那边,幼儿园的孩子铅中毒,现在官方通报出来了,好多人看了都觉得有不少疑问。

说起来,以前我挺关注这类社会新闻的,现在却不太看了。倒不是说这些事不该报道,主要是看多了真的扛不住。我本身就属于那种比较敏感的人,看到这些又啥也改变不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尤其是有些事发生后,后续报道感觉也没说到点子上,就更让人堵得慌。

有些话憋着吧,想说又没地方说,最后憋得难受,还不如干脆装作没看见。我想,这应该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无奈吧。
谋城

25-07-07 15:34

4
出了将近两万股大秦
另取出来一万五作为生活费


momoco123

25-07-09 12:11

3
恭喜出坑,谋兄这些年好像年收益全正?佩服。
谋城

25-07-09 11:40

3
老婆账户已回本

银河账户账面持仓盈利6.2万
新高
40%仓位

同学账户今年还亏损0.45%
55%仓位
谋城

25-07-22 11:54

2
这几天有点奇怪,感觉粉丝数量好像比平时涨得快了一点点。我有点疑惑,猜测可能是有人提到过我,这种情况之前也遇到过好几次,属于那种典型的“脉冲行情”,过两天又会慢慢回归平静。

一会儿准备出去找个地方吃饭,刚才顺便瞄了一眼账户,中国移动似乎有点小幅反弹,我也顺便把网格基准价重新调整了一下,现在把差价设成一块钱,也就是说涨到111.86就可以自动卖出一单。什么时候能涨上去我也不知道,反正现在炒股炒到最后,感觉状态就是稀里糊涂的那种。

跟最初入市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总想着追求一种“精确感”,什么今年能赚多少,某只股票看好能涨到多少,甚至经常会去算各种预期空间。刚入市那会儿,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股市里面是存在某种“标准答案”的,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断努力,把这个标准答案给找到。

但是后来慢慢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股市不像学校里考数理化,怎么解题可以有不同方法,但最终答案是唯一的。股市更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它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各自不同的路径和策略,每种都有优缺点。真正重要的其实是两点:第一,这套策略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性格,第二,这套方法的不足之处你能不能接受。

比如说短线、超短打板,看起来很刺激,但缺点其实非常明显。如果你没有那种天生的交易嗅觉、没有那种对盘口的敏锐感知,贸然去搞短打,基本就属于炮灰。而且现在市场又有杠杆,搞不好不只是清零,还直接负债,透支掉你未来的现金流。

更讽刺的是,很多人哪怕在市场里混了好几年,依然对风险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高光时刻”,比如哪只龙头票阴差阳错拿住了,短期翻倍甚至赚了50%以上。哪怕账户从十万亏成两万,他脑子里想的还是:只要我抓住几只龙头,很快又能回到十万,甚至继续翻倍。赌性被彻底激活了,已经戒不掉了。

这样的人大多数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不去考虑“怎么通过长期积累、稳定现金流支持交易”,而是反过来,把时间周期越压越短,总想着能不能三个月翻一次仓,半年逆袭,一两年财务自由。用极限速度在应对市场,幻想走捷径。但实际上,这套打法只适合极少数极端天赋的人,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结果只能是“越卷越惨”。

本质上,能不能长期在市场活下去,还是要回归现实,回归自己擅长和适配的节奏,而不是被这些短期爆发的幻觉裹挟着走偏。
深圳上江南

25-07-21 16:59

2
从2020年4月到2025年7月,苏州房价整体呈下跌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有所差异。

根据吉屋网数据,2020年4月苏州房价为20,664元/㎡。58同城数据显示,2025年7月苏州二手房价格均价为16,117元/㎡。若以此计算,整体跌幅约为22%。

从区域来看:

• 姑苏区:2020年房价约30,000元/㎡,2025年降至约26,000元/㎡,每平方米下降了4000元。

• 高新区:房价从2020年的30,000元/㎡跌至2025年的25,000元/㎡,跌了5000元。

• 工业园区:房价降幅相对较小,从2020年的43,000元/㎡跌至41,000元/㎡,跌了2000元。

• 昆山:表面上房价从2020年的18,000元/㎡跌至17,000元/㎡,但由于待售二手房数量大幅增加,实际降幅比数据显示的更明显。


—-


火车刚过苏州

回想起2019年年底疫情刚爆发那会儿,事情真是变化得太快了。那时候快过年了,有个同事从深圳回苏州老家过年,结果年后封控了,他回不来了。等到三四月份的时候,他跟我说干脆不回深圳了,在苏州那边找了个新工作,准备直接辞掉深圳这边的工作。

当时我还劝过他,建议他再三考虑,尤其是关于买房的事情。他当时理由也很简单,说苏州房价比深圳便宜得多,又准备结婚,所以索性就买房定居。我也跟他说,其实可以先把婚结了,房子这事先缓一缓,没必要那么着急。可显然,他没听我的,还是一股脑地把婚结了、房子也买了,工作也换了,彻底扎根苏州。

刚才无意间查了下苏州房价,整体跌幅差不多有30%。如果他当时买的是两百万的房子,那账面浮亏得有六七十万,按最低三成来算也得亏50万左右。以他当时的工资水平,这笔亏损差不多是他两三年甚至更多的实打实工资了,这还没算利息等各种额外成本。

但话说回来,劝人这种事也真是没用,常常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是和交往多年的同事朋友,还是一面之交的普通熟人,发现你说的话往往对别人的决策几乎没什么影响力。很多时候明知道是为对方好,对方却并不领情,反而容易让自己觉得有点玻璃心。

不过最近我也在慢慢调整心态,不断提醒自己要学会接受这种无力感。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不接受也没办法,能做的只是把该说的话说了,至于听不听、有没有效果,顺其自然吧。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