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把你补充的内容和前面润色好的部分合并在一起,稍作衔接和统一润色,完整版本如下:
⸻
先到加工层这边转了一圈,把阳台基本都清空了,就剩下一台洗衣机。刚才以前公司的同事给我发了个截图,说
老虎证券、
盈透证券都不给开户了,这就有点尴尬。不过
招商证券这块估计影响不大,我可以用招商永隆,然后再开
招商证券去买港股。手续费虽然高一点,但至少能实现。
当然,后面如果资金量大一些,也可以考虑去新加坡那边开户。不过目前资金还没到那个规模,就先不急,等以后再说吧。整体感觉这次开户还是老毛病——拖拖拉拉。算是自己的一个缺点吧。想起以前买房子的时候也是这样,磨磨蹭蹭。如果按老虎的风格,估计早就买下来了。不过他对房子要求很高,又要南北通透,又要两房或三房,还要求价格足够便宜,这种条件下基本选不到合适的。
我也认真复盘了这次开户进度拖沓的原因,核心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我自身的做事惯问题。我总倾向于先在网上搜集所有相关资料、视频,把开户的每个环节都彻底研究清楚,才愿意动手启动。这种“先穷尽信息再行动”的模式,本身就非常耗费时间,直接拖慢了整体节奏。
第二,是开户的决心和过程中误会的叠加。一方面,我始终觉得开户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心态上不够迫切,就一直拖着没推进;另一方面,开户过程中也出现了信息偏差——系统提示内容不够清晰,我还因此修改过一次资料。后来收到短信时误以为仍有问题未解决,实际上早已可以正常办理。虽然主要责任在我对信息的误读,但系统设计确实存在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地方。
第三,是我对投资美股本身没有太强的迫切感。尽管美股“科技七朵金花”市盈率低、盈利表现亮眼,但股价持续走高,我基本下不了手;而我考虑入手的保洁、
强生等消费类股票,又对它们的表现没什么把握,这让我在开户这件事上更缺乏动力。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隐性因素:
• 一是缺乏有效的交流渠道。身边同事、亲戚虽然也有港股交易经验,但大多只是用闲钱“小打小闹”,并非专业操作。我潜意识里不太认可他们的水平,所以平时几乎不跟他们聊投资相关的事。
• 二是没有及时借助专业资源。招行有专属客服可以咨询开户问题,但我此前很少和这类客服沟通,直到前段时间老婆把联系方式转给我,我才加上好友去问。其实如果一开始就让她用自己的名义开户,事情早就成了——她的工作本身就涉及流程化事务和材料准备,对这些东西轻车熟路,就算中途有问题也能快速解决。
反观我自己,不仅没有主动找更多人请教,还一直埋头在网上查资料。这种“单打独斗”的做事风格,其实才是导致这次开户拖沓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