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做正确的事—2025年6-9月

25-07-02 09:40 3452次浏览
谋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做长期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

分散投资
网格交易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40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谋城

25-07-24 17:11

2
[淘股吧]

~~


普通人该怎么“投资”自己的人生

作者:波波的未来时空

昨天一场暴雨
从午后两点开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这期间邻居的鞭炮二踢脚一直不间断

这是个困扰我很久的谜题
鉴于他们都不喜欢鸟雀,经常打鸟赶鸟,推测这是他们在放炮驱赶雨天在他们院中树上躲雨的鸟,但我也不确定,我其实也不太相信乡邻会做出这些事

昨天回来换下湿衣服,决定去邻居家问个究竟,解谜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问出谜的人

去了隔壁邻居家,两口子满脸欢欣,男的乐呵呵的时不时跑到院子里点个炮仗,女的站在屋里仰首望天也是一脸的喜气

屋里桌上还有几碗炸货:藕盒、茄盒、炸鱼

我把疑问提出来:为什么每次下雨都有人放炮

邻居说:庆祝啊,感恩啊,咱们这一年到头难得下雨,现在正是玉米最关键的生长期,要没这场雨我们就得排号申请浇地,有了这场雨一个月不用管地里的事儿了

邻居又说:不但要放炮庆祝,我们还祭天呢

我才明白,屋里桌上的炸货原来是给老天爷吃的

我顿时为自己之前的揣测感到内疚

乡下人的日子过的非常清苦,真要说起来其实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保障,有人说现在农村人生活也很好了,60岁以上有100多块老年钱,看病还有新农合报销,还有种地收入能保证其基本生活所需

这些问题不能深入了解
一深入就会明白其中的艰难

村子里有个大妈,76岁还在亲自务农,三个儿子都条件不错,两个小儿子都是做生意的,据我所知这俩儿子哪个都有千万身家

有次他们回来祭祖上坟,其中一个跟我聊天,说非常羡慕我这种看得开,敢放弃的生活方式,而他却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松忙着挣钱

我说你的家底没有上亿也有五千,你自己不愿意让自己闲下来怨不得其他

他说:两个儿子,大的高中小的小学,就按一个500万的安家费来算,这还仅仅是为这俩孩子准备的最少的预算

他的说的也不无道理,500万让孩子安家立业还真不够,要是给孩子定的目标是北上广,那更是远远不够

有条件这么不错的儿子,老太太自己依然高龄务农,一点儿都不含糊

我之前跟老人聊,说你这些儿子条件都很好,你完全可以把地包出去,安享天年,他们每人给你一点钱,雇个保姆就能让你过的很好

老太太说:我们这包地一亩600块一年,有的地不好的也就四五百,自己种一亩收入能多一千,儿子有钱是儿子的事啊,不是我的,还有儿媳呢,给人要钱总是件难受的事啊,还得要自己有钱

去年这个老太太因为心血管问题,虚弱了一周不能下地干活,村医给他开了6付中药,报销后每付中药价格180多块钱

老太太吃了两付药之后,心疼钱,问我:我想把剩下的四付药退回去,把钱拿回来,但又不好意思都是一个村的,村医还管我叫婶子,你说找个什么理由才好呢?

我说:你就说你吃了两付药之后头晕,虽然有改善但是晕的厉害,怕有后续问题就不敢吃了,大家都是明白人又是熟人,不会难为你的

老太太真的就去把药退了…这四付药是她几乎劳作一年的收入,她还是舍不得,宁愿用70来岁的身体去硬抗疾病

在乡下,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多到什么比例,简直全都是如此,没有100%也有99.99%,这些老人费劲一生的精力把孩子托举起来,其实结局大都很凄凉,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根本无暇回身照顾他们

最重要的,隔着儿媳
婆媳关系真是中国人面临的千古难题,儿子们也许大都会选择站位媳妇而抛弃爹娘

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这些老人无论他们生前多么艰难,他们死了之后,他们的子女一定会大张旗鼓花费巨资给他们办丧事的

在鲁北,婚丧嫁娶都是礼仪,所谓的礼仪,其实就是人情往来,随份子收份子,在这种零和游戏里,大家既增进了情感,又收获了孝子的名望,还能让死者地下安心别出来作乱,是皆大欢喜的事

老人的儿子每年都会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回乡祭祖(阴历),不止他们,鲁北所有在外功成名就的人,都会在这几个节点驱车回乡祭祖

这几个节点也是大家攀比的时节,如果要看豪车一定要去这个时节的乡下,破旧的被遗弃的残垣断瓦和光鲜的衣冠楚楚以及锃亮的大马豪车

这真是一个扭曲魔幻的世界

活着的老人在自食其力,他们却一车一车的把纸糊的元宝倾倒在死人的坟前,然后付之一炬

我常说,我在这个世界经历的越多,就越对人类社会充满了蔑视和无畏,没有什么秘密

人类大历史这本书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一针见血:智人总认为自己这个群体与其他物种不同,但其实并没什么不同

我是不是可以把这句话直译一下:所谓的智人,有一些也不过都是些畜生

终于解开了邻居雨天放炮的秘密
我为我之前的小人之心揣度他们而道歉

我今年在门外种了9棵茄子,四棵线椒,门外这块地我经常施肥,兔子粪厨余沤肥啥的时不时都用来肥沃这块地;我敢说我要是种地,我也能种的非常出彩,因为我懂的科学种植

这几棵茄子辣椒结果累累,尤其茄子,真是太能结果了;我其实不喜欢喜欢吃茄子,经常是茄子老在秧上我也不去摘,我要的只是个种植的体验过程

邻居经常指责我浪费,好几次把茄子替我摘了送上门来,我说你们摘了吃,不用跟我打招呼,这几棵茄子这么能结,供咱们几家吃都没问题,不要给我打招呼,想吃就摘走

今早他们摘了茄子炸茄盒,给我送来一碗,我尝了一片还真的挺好吃

我之所不爱吃茄子;原因是我不太会做饭,而茄子想要做好吃又特别需要烹饪技巧,非常费时间

投喂的几只狸花里,有一只长得非常英挺,其气质外貌看上去就像一只微型猎豹

以往他很警觉不让拍照,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体会到了我对他的善意,放下了戒备,我可以从各个角度来欣赏这造物的奇迹了
谋城

25-07-22 17:08

2
说到量化交易,再联想到人工智能AI,我觉得现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大概一两年前我就有这样的想法:未来人类的学方式,可能很多时候得反过来向AI学。

人类的思维惯,更多是一种跳跃式的、不连续的、模糊的思维,尤其是大量依赖直觉,也就是所谓的“系统一”来处理信息。而AI,尤其是大模型,它的运行逻辑完全不同——它是被灌输了海量的数据,然后通过不同的标签、不同的因子,去提炼总结出内部的“概念体系”,形成一整套高维度的知识网络。当我们问它问题的时候,它首先能理解你的意图,然后去从它的庞大知识体系中匹配出最可能的答案。当然它给出的答案本质上是基于概率分布生成的,这里面存在不少局限性。

但我想说的是,假设一个AI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能稳定在70%到80%,很多人可能还是不满意,但从理性角度看,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准了。毕竟,我们人类回答问题的“合理率”或者说“适当率”,别说正确与否,平均可能连三四成都不到。也就是说,从群体平均水平来看,AI的回答质量已经是全面碾压人类了。

但你看现在各类AI测评,基本都是拿人类顶尖水平来做对比,比如博士生、教授、还有那些什么数学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高难度题目。而AI在这些“地狱难度”的题型里,表现居然还不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打败99.9%的人类。这里其实有个挺有意思的点,就是这些比赛题目是谁出的?很多人好像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说白了,能出这种题的人,智商往往比解题的人更高。出一道真正高质量的题目,难度远比解题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哪怕AI能做对这些顶级竞赛题,也只是“能解题”,但它能不能“出题”,那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能力了。

当然,人类总有那种逆天级别的存在,这是很正常的。但绝大多数人,尤其是认知和思维层面的平均水平,说实话,我个人是完全不敢恭维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绝大多数人其实应该去向AI学——学它的理性,学它的逻辑性,这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但矛盾点也就出现了:真正需要向AI学的人,他们往往最抗拒、最排斥这些新东西;反倒是那些本身就聪明、就具备良好逻辑素养的人,他们在不断深入研究AI,学着怎么用AI,让AI成为自己的“外挂”和“助手”,进一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这就跟赚钱的逻辑有点像:越有钱的人,越懂得琢磨怎么赚更多的钱,结果越赚越多;越穷困的人,越被日常琐事拖累,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意识去思考如何赚钱,日复一日只是在泥潭里打转,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谋城

25-07-22 11:54

2
这几天有点奇怪,感觉粉丝数量好像比平时涨得快了一点点。我有点疑惑,猜测可能是有人提到过我,这种情况之前也遇到过好几次,属于那种典型的“脉冲行情”,过两天又会慢慢回归平静。

一会儿准备出去找个地方吃饭,刚才顺便瞄了一眼账户,中国移动似乎有点小幅反弹,我也顺便把网格基准价重新调整了一下,现在把差价设成一块钱,也就是说涨到111.86就可以自动卖出一单。什么时候能涨上去我也不知道,反正现在炒股炒到最后,感觉状态就是稀里糊涂的那种。

跟最初入市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总想着追求一种“精确感”,什么今年能赚多少,某只股票看好能涨到多少,甚至经常会去算各种预期空间。刚入市那会儿,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股市里面是存在某种“标准答案”的,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断努力,把这个标准答案给找到。

但是后来慢慢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股市不像学校里考数理化,怎么解题可以有不同方法,但最终答案是唯一的。股市更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它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各自不同的路径和策略,每种都有优缺点。真正重要的其实是两点:第一,这套策略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性格,第二,这套方法的不足之处你能不能接受。

比如说短线、超短打板,看起来很刺激,但缺点其实非常明显。如果你没有那种天生的交易嗅觉、没有那种对盘口的敏锐感知,贸然去搞短打,基本就属于炮灰。而且现在市场又有杠杆,搞不好不只是清零,还直接负债,透支掉你未来的现金流。

更讽刺的是,很多人哪怕在市场里混了好几年,依然对风险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高光时刻”,比如哪只龙头票阴差阳错拿住了,短期翻倍甚至赚了50%以上。哪怕账户从十万亏成两万,他脑子里想的还是:只要我抓住几只龙头,很快又能回到十万,甚至继续翻倍。赌性被彻底激活了,已经戒不掉了。

这样的人大多数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不去考虑“怎么通过长期积累、稳定现金流支持交易”,而是反过来,把时间周期越压越短,总想着能不能三个月翻一次仓,半年逆袭,一两年财务自由。用极限速度在应对市场,幻想走捷径。但实际上,这套打法只适合极少数极端天赋的人,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结果只能是“越卷越惨”。

本质上,能不能长期在市场活下去,还是要回归现实,回归自己擅长和适配的节奏,而不是被这些短期爆发的幻觉裹挟着走偏。
深圳上江南

25-07-21 16:59

2
从2020年4月到2025年7月,苏州房价整体呈下跌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有所差异。

根据吉屋网数据,2020年4月苏州房价为20,664元/㎡。58同城数据显示,2025年7月苏州二手房价格均价为16,117元/㎡。若以此计算,整体跌幅约为22%。

从区域来看:

• 姑苏区:2020年房价约30,000元/㎡,2025年降至约26,000元/㎡,每平方米下降了4000元。

• 高新区:房价从2020年的30,000元/㎡跌至2025年的25,000元/㎡,跌了5000元。

• 工业园区:房价降幅相对较小,从2020年的43,000元/㎡跌至41,000元/㎡,跌了2000元。

• 昆山:表面上房价从2020年的18,000元/㎡跌至17,000元/㎡,但由于待售二手房数量大幅增加,实际降幅比数据显示的更明显。


—-


火车刚过苏州

回想起2019年年底疫情刚爆发那会儿,事情真是变化得太快了。那时候快过年了,有个同事从深圳回苏州老家过年,结果年后封控了,他回不来了。等到三四月份的时候,他跟我说干脆不回深圳了,在苏州那边找了个新工作,准备直接辞掉深圳这边的工作。

当时我还劝过他,建议他再三考虑,尤其是关于买房的事情。他当时理由也很简单,说苏州房价比深圳便宜得多,又准备结婚,所以索性就买房定居。我也跟他说,其实可以先把婚结了,房子这事先缓一缓,没必要那么着急。可显然,他没听我的,还是一股脑地把婚结了、房子也买了,工作也换了,彻底扎根苏州。

刚才无意间查了下苏州房价,整体跌幅差不多有30%。如果他当时买的是两百万的房子,那账面浮亏得有六七十万,按最低三成来算也得亏50万左右。以他当时的工资水平,这笔亏损差不多是他两三年甚至更多的实打实工资了,这还没算利息等各种额外成本。

但话说回来,劝人这种事也真是没用,常常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是和交往多年的同事朋友,还是一面之交的普通熟人,发现你说的话往往对别人的决策几乎没什么影响力。很多时候明知道是为对方好,对方却并不领情,反而容易让自己觉得有点玻璃心。

不过最近我也在慢慢调整心态,不断提醒自己要学会接受这种无力感。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不接受也没办法,能做的只是把该说的话说了,至于听不听、有没有效果,顺其自然吧。
深圳上江南

25-07-21 16:42

2
从这次事件里我也总结了一个很现实的教训:以后外卖,尤其是水果外卖,能不点就不点。如果想吃水果,完全可以直接去线下水果店,自己挑选。很多时候,老板都能帮忙现切,甚至你可以当场让老板帮你选,比如说买西瓜,你不懂挑甜的,可以直接开口让老板挑,明确说“你要是挑的不好吃我可不要”,基本上对方都会帮你认真挑选,甚至切一块给你尝一口。毕竟,一个西瓜切了一半剩下另一半,他们也急着卖掉。

现场买水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东西看得见、吃得着,省去了外卖那一堆折腾。外卖的价格看着便宜,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后厨的卫生情况,更别提外卖员送来送去的过程到底干不干净。说白了,便宜没好货,图便宜反而被折腾得更多,真不值得。以后只要价格不是离谱贵,直接在线下买,真不行就不买,强行“占便宜”最后反倒吃亏。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订酒店上也一样。每次订酒店都得兼顾卫生、交通、房型,还得挑双床房,费时费力。如果去订那种一晚200块的酒店,大概率糟心事会更多。哪怕多花一两百,订个四五百块一晚的,整体体验通常能好不少。根据我看评论的经验,卫生问题在四五百档次的酒店反馈明显更少,哪怕有问题,也大多集中在节假日高峰,比如五一、十一、春节这种扎堆时期。平时去的话,酒店的人手更充足,检查清理的机会更多,住着舒服得多。

另外,平时出行不光酒店体验好,整体旅行体验也会好很多,花费还更低。很多差评其实都是假期人太多导致的,比如房间在一楼、窗户小、潮湿、吵闹之类的,你非得高峰期出去,就算多花钱也难避开这些坑。而平时出行,反倒能把坑躲开,玩得更轻松,吃得也更好,性价比全方位更高。

只不过这里也有个尴尬的现实:绝大多数人都要上班,孩子要上学。等到终于能放假,比如五一、十一、寒暑假这些时候,全国的人都扎堆出去玩,反而体验最差。这个逻辑就跟股市一样,真正想低位买入、舒服套利,关键是得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可惜现实是,很多人被假期周期绑死了,就算知道“避开高峰”才划算,也做不到。

所以我自己总结下来就是:不折腾自己,别想着每次都占便宜。能多花点钱省心就花,能平时出去玩就避开假期高峰。把自己的状态调好才是最重要的。
谋城

25-07-18 13:32

2
到杭州北后
没回酒店
直接去餐厅
谷禾田·1999·家传杭帮菜(武林夜市西湖店)
龙井叫花鸡不错
杭三鲜也非常棒

远超预期

另外娃也预约了浙江大学参观
我也想去阿里巴巴总部膜拜一下
西湖呢
娃说无论香臭
来都来了
好歹去看看

所以在考虑酒店续住一晚
周日中午离开去阿拉上海即魔都
谋城

25-07-16 15:30

2
中午住在五马街附近,午饭就在周边随便找了家餐厅解决了。选的就是酒店推荐的那家,说是排名第一的,懒得折腾就直接去了。实际吃下来,感觉也就中规中矩吧。点了一个一百出头的两人套餐,分量倒是挺足,就是属于很普通的家常菜,至少我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晚上的话可能会去五马街那边逛逛,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老店可以试试。这边还有一条所谓的“线前街”,旁边还有个菜市场。中午路过的时候温度有点高,菜市场里面那种闷臭味挺重的,娃都说差点要吐了。确实有点夸张,主要是气温太高了,这种味道一被热气带出来,反而有种被放大的感觉。

晚上等凉快点再带娃出去随便逛逛,实在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可能明天就换个地方了。整体体验下来,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跟娃开玩笑,说搞不好泉州才是这趟行程的“天花板”级别,后面都比不过了。

—-

这边的小区整体还是挺干净的,酒店后面就是一个居民小区,入口有个不大的保安亭,里面坐着一位大叔,悠闲地玩着手机,生活倒是显得挺安逸的。

说说股票,今天手里的持仓股没有任何买卖,波动也是极小。原本以为越高速能在12.76元左右再加一笔,结果一整天都是窄幅震荡,最低也就到12.78元,差了一点点。既然这样,那就继续慢慢等吧,着急也没什么用。

附近还有一个小公园,名字好像叫“县前”,好像是个古代讲学的遗址,位置在山脚下,周边还有一座1866年建的基督教堂。怪不得感觉这边的教堂数量好像比之前去过的地方都多一些。等有空的话,那个公园可以顺便去走走,不过说实话,我对这些真没什么兴趣。

这也是这次出来旅游比较尴尬的地方。昨天在三坊七巷那边逛的时候,正好路过严复(《天演论》的译者)故居,我提议进去看看,结果娃直接拒绝了。跟他出来玩的尴尬点就在这儿,他对吃的感兴趣,其他的几乎提不起兴趣。

不过我有时候也想开了,陪他旅游也就这两年了,再大一点,等他成年了,可能就自己和朋友们出去玩了,到时候你想陪他,他也不一定愿意了。趁着这段时间一起走走,也算是有个相对固定的相处时间,一路上说点什么他也能多少听进去点。

说到底,父子关系在国内本身就挺微妙的。尤其是过了大学阶段,如果小时候不太多沟通,等他长大了你突然想说点人生经验,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说得起劲,他可能听着就觉得是“你不行才来讲这些大道理”,反而会反感,也不愿意听。很多父子之间,到后来聊天都变成一种“鸡同鸭讲”的状态。

想想围城里的方鸿渐也差不多,他爹老想着和他聊聊人生、讲讲“男人的智慧”,结果方鸿渐压根不买账,心里还觉得烦。感觉这事很多家庭里都一样,确实挺无奈的。
谋城

25-07-15 17:12

2
刚才在携程上很顺利的退了明晚房费
明晚直接坐车北上
直接去温州,台州,宁波
本来也想继续去绍兴
毕竟鲁迅故乡
不过那里的美食完全—看了都让人捉急
而且我也对酒精过敏
无法品尝黄酒
准备直接略过了
以前买的卧龙电气
前后持有将近10年
多少赚了一些钱
在上虞区
不过也不准备去看了

再往后打算去湖州
然后再北上进入江苏
也许去看看苏超呢
谋城

25-07-15 00:05

2
旅游佛系[淘股吧]
娃的学西、教育等我也基本处于佛系状态
不过呢
涉及到认知的部分
我倒是很有耐心和他一起探讨
有几点我还是很骄傲的
娃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背后的或者底层的逻辑
不盲从权威
敢于(适当)质疑
我觉得这就很棒
当然
我也告诉他
有些质疑呢
你可以留在心里
或者事后和同学讨论
当面的话最好还是适当保持沉默
以免大家尴尬
尤其是面对老师或学校领导的时候
如果憋不住
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我们一起探讨

这里就引出第二个我觉得还不错的地方
就是他有啥事他愿意跟我说
因为他知道
无论是什么事
我都有足够的耐心倾听
而不会断然否定他
当然
遇到需要花钱的事
他也不用担心
需要用的时候 WX 上和我说一下就行
一般我都不会反对
当然
他也不会乱花钱

第三点就是关于金钱的方面
他会从金钱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当然他也会从其他更多方面去思考问题
只是
我想说
培养孩子从金钱(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很重要
很多问题可以一眼看到本质
平常多思考
不断累计
自然认知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以上仅为个人粗浅理解
说的有点啰嗦
谋城

25-07-14 16:18

2
吃完回来又睡了一会儿,感觉每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整体挺放松的。这边住客栈,优惠之后一晚三百多块钱,大概三百五左右,算是这次花费里最大的一笔。平时跟娃出去吃饭,在泉州这边八九十块钱就能吃得很饱,两顿饭加起来也就不到两百块钱。算下来,其实吃饭的开销也不大。

从深圳坐高铁过来,不算中间去汕头的话,直接过来泉州,一个人大概也就三百块钱。所以整体算下来,最大头还是住宿。娃倒是挺开心的,每天吃点好吃的,出去随便走走,回酒店打打游戏,挺自在的。

景点也没去几个,开元寺、清净寺、公园都没去,最近的文庙昨晚本来想进去逛一下,结果正门口人挤得满满的,中间一堆大妈跳广场舞。那舞跳得风格怪怪的,有点像“杰弗逊风格”的动作,看着就觉得怪怪的。还有人在那唱歌,唱的是那种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歌曲。往前走了两步觉得人太多就算了,反正文庙这种地方全国都差不多,也没必要硬挤。

股票方面,大型铁路6.55元卖出了两万五千股,6.49元网格单又买回来了一些,另一个账户6.48也买了一部分,就等它慢慢反弹吧。中股物流今天大涨了三四个点,上周卖了一部分,今天剩下的也触发条件单,基本上9.86元全出了。虽然也可以多赚个一两毛,但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到了我定的目标价位就行了,没必要追求极限。

这样做,几个账户加起来赚了两三千,隔段时间能有几千块的收益我就知足了,也不会为少赚一两千块拍大腿。毕竟设定的预期收益就在那里,达到了目标,过程也经历了从浮亏到回本反弹,已经够满足了。至于说有更大的反弹,那只能说“能量只接得住这么多”,不强求。

越高速大概13.14左右也买了五六千股,均价13块钱附近,每个账户小亏五六百块钱。中国移动中间有过一波小行情,但力度一般,暂时继续拿着。条件单放在14块出头,就等等吧。

整体心态和出来旅游差不多,没有非去某个城市的执念,也不盲目追高预期,走一步看一步。一个是自己确实没那个水平去预测未来走势,另一个就是对收益预期本来也不高,只要不亏,能赚点差价我就挺知足了。

泉州整体感觉不错,尤其吃的这方面便宜又合口味。从吃的就能感受到本地的消费水平,虽然没了解房价,但三线城市价格贵不到哪里去。昨天打车时司机也说房价跌了,但开发商还是在不停盖楼,他觉得不可理解。我说这很正常,地买了不开发也是亏,建了卖不掉也亏,但不卖亏得更多。

其实社会上无解的事情多了,进退两难。2014、15年甚至16、17年房价暴涨的时候,不管限不限购,反正房价就是涨,怎么做都顺。但房价跌了之后,政策怎么说都显得无力。房价横盘说“健康稳定”,暴涨时也说“健康稳定”,跌了更是“健康稳定”,这些话说得对不对呢?对,但有没有用?——一点用没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