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把我们之前讨论的机械网格 + 手动网格 + 普通/信用账户分工,以及融资上限调整到 20%,重新整合成一个完整版的总结。
⸻
网格交易 + 手动网格配合操作备忘录(完整版)
一、总体框架
• 账户分工:
• 普通账户:分散做 5–6 只股票的机械网格,作为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 信用账户:只针对其中一只核心股(如
中国移动),做 手动网格,利用盘感捕捉额外套利机会。
• 资金配置:
• 普通账户:自有资金 100% 用于机械网格。
• 信用账户:融资额度上限 = 总资金的 20%(稳健上限),只用于手动网格,不触碰普通账户的资金。
⸻
二、机械网格(固定规则)
1. 买入:固定价差(例:每跌 1 格买一份)。
2. 卖出:固定价差(例:每涨 1 格卖一份)。
3. 特点:纯价格逻辑,不考虑成交量与时间,完全机械执行。
4. 作用:提供稳定的被动收益,保证整体资金运转的安全边界。
⸻
三、手动网格(人工盘感规则)
1. 买入条件:
• 必须满足:
• 股价相对上一单 下跌 ≥2 格;
• 横盘 2–3 天,盘面相对稳住;
• 结合盘感判断为低点或次低点。
• 保守简化版:若上一单未盈利 → 暂不加新仓。
2. 卖出条件:
• 只在上涨阶段卖出,不追涨。
• 卖点选择:
• 冲高回落的 次高点;
• 或者上涨达到目标差价(≥1 格)。
3. 风险控制:
• 连续下跌 → 必须 间隔 ≥1.5–2 格 才能再加仓,避免过快补仓。
• 连续 2–3 次盘感失误 → 暂停手动网格 1 周,避免情绪化交易。
⸻
四、账户操作要点
1. 普通账户
• 只跑机械网格,不受干扰。
• 若信用账户当天买入、出现当天卖出机会 → 用普通账户代卖一份,记作“锁定差价”。
2. 信用账户
• 只跑手动网格,不参与机械操作。
• 融资利率(≈年化 5% 以下),结合短持周期 → 实际成本很低,可忽略。
• 优点:
• 与普通账户资金隔离,避免手动单抢占其他股票的网格资金;
• 操作逻辑清晰(“机械 = 普通账户,手动 = 信用账户”)。
⸻
五、整体操作逻辑(一句话总结)
• 机械网格 = 纯价格逻辑 → 稳定现金流;
• 手动网格 = 价格 + 时间确认(≥2格下跌 + 横盘2–3天) → 盘感加分;
• 账户分工 = 普通账户跑机械,信用账户跑手动;
• 融资上限 = 总资金的 20%,只放在手动网格中;
• 核心纪律 = 手动单必须“1单闭环”,不追跌连加,不追涨乱买。
⸻
📌 最终结果:
• 普通账户(机械网格)提供长期稳定的基准收益;
• 信用账户(手动网格)在盘感配合下提供额外收益;
• 账户分工明确,资金风险隔离;
• 整体策略既稳健,又能通过手动部分实现 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