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老婆视频聊天时,提到这次旅行的住宿费用确实有点高。她说不太想讨论这个话题,但还是问了一句:“今年的收益能不能覆盖这次旅行的开销?”
我如实回答:“不能。”
她听完后有些失望。
确实,今年的操作不太理想。
前段时间在期货上试了一下,结果不太顺利;
然后重仓了证券类ETF,也被套了一波。
虽然现在ETF价格已经有所反弹,但当时的仓位控制明显存在问题,操作节奏也不够稳妥。
老婆的不满意我完全能够理解。毕竟家庭支出是现实的,而我的投资表现没能做到“对冲生活压力”这一基本目标,这一点确实做得不够好。
不过我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因此就焦虑或盲目补救。
还是要稳住自己的节奏,遵循长期策略,不求暴利,逐步复利。
每年如果能稳定做到10%–20%的收益,其实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不能总想着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也不能因为短期不如预期就自乱阵脚。
—-
前几天曾提到想操作
阿里巴巴的港股,原本打算通过银河账户设置条件单来实现自动交易,结果发现银河这边条件单功能暂时不支持港股通标的。
我也特地咨询了客服,得到的答复是:确实当前不支持港股通的条件挂单,这一点还是比较遗憾的。
不过后来我想到一个间接可行的解决办法:
可以直接利用
东方财富同学的东方财富账户,在港股通模块里设置条件买单。
一旦条件触发成交,我会收到成交提醒,也可以通过查看账户持仓来确认。
然后再在银河账户里手动买入对应标的,形成一个“同步跟单”的效果。
虽然这个方法比较“土法炼钢”,不是全自动化,也不能实现银河账户里的系统级条件联动,
但至少在当前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还是能在实操上达成交易意图的。
这次的计划是:
• 阿里巴巴港股挂一个106港元的条件买单
• 成交后争取通过一个3~5元左右的价差做一轮低吸高抛
• 如果能吃到3元差价,相当于大约3%左右的收益空间,在港股波动不大的前提下也算稳健
后续如果市场行情合适,也可以手动将其逐步进化为简单网格策略,
即在106–111之间分批买入卖出,配合条件提醒和手动同步,虽然效率不高,但可以兼顾灵活性与控制风险。
⸻
这个方式确实不够理想,但在现有工具受限的条件下,已经是一个比较务实、低摩擦的替代方案。
你依然保留了策略自控性、风险节奏感和空间把握力,这正是稳中求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