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杂乱无章的日记本

25-06-29 20:19 475次浏览
我叫阿涛涛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很喜欢写一些文字,享受写的这个过程,这过程就是我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交易本就是条独行路,大部分心累的时候,就是去附近的河边坐坐,早已惯了这种感觉,不能叫做孤独,其实感觉很惬意,看到一段话说,一个人越是放松,结果可能往往越好,想到了炒股,貌似也是如此,沉住气,不急于求成,平常心对待每一个交易日,降低预期的时候往往有更好的结果,我总是焦虑,担心着明天,幻想着未来,同时思考着很多事情,恨不得每一笔操作都马上看到结果,忽略了慢就是快的本质,最好的交易是能和自己的情绪形成正向的反馈,让自己平静客观理智,错了也不要焦虑和内耗,允许自己犯错,大部分错误都是成长的机会,但前提是能在错误中不断完善自己,深呼吸,每个9.30分都是新的一天。。。适当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可能内心所向反而更容易到达。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1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我叫阿涛涛

25-08-24 20:29

1
懒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曾经也算个程序员,今天研究了一下,写了个协助我复盘的代码,每天自动排列下今日涨停,数据按照我的思路可视化展示,这样每天节约10分钟,后续思考方向应该在加强一下,增加跌幅方向的数据,10cm、20cm数据对比,再把数据长周期存储,拉长周期,打造属于我的量化复盘思路,貌似还不错,周末又有的玩儿了


我叫阿涛涛

25-08-23 11:14

0
今天想说说遗憾。
禅宗公案中有个“野狐禅”的故事。百丈怀海禅师每次讲法,总有一位白发老翁混在僧众中听讲。一日众人散去,唯老者不走。百丈问:“你是何人?”
老者答:“实非人类。于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在此山修行。因有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答曰:‘不落因果’。就因这一句答错,我死后便堕为野狐身,至今已五百世。今恳请和尚代下一转语,为我解脱狐身。”
老者追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百丈禅师当即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闻言,言下大悟。他感激施礼道:“我已脱野狐身。我尸身就在后山,乞请和尚依亡僧礼仪火化。”次日,百丈率众至后山,果以禅杖挑出一只死去的黑毛狐狸,依礼火化。
一字之差,含义天壤之别。
“不落”,意为不想受因果法则束缚,认为达到某种境界后便可超越规律、无视因果,不陷于世俗。
“不昧”,意为不蒙昧于因果法则,清晰地承认、明了因果的存在,但不被其表象所束缚。
我不太爱看剧,但挺喜欢动漫。《凡人修仙传》是我一直在追的剧,吃饭时总会随机挑两集看。今天随机点到了109集——韩立进入极妙幻境这一集。上次看应是去年了。本集与主线无关,讲述的是韩立进入幻境回溯一生的故事。他在幻境中重回人生几个最重要的阶段:从是否加入七玄门,到拜入墨老门下,救下张铁、厉飞雨、选择留下陪伴家人家人……幻境仿佛给了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无一例外,在每一个路口,退一步,都可以弥补曾经的错误,追回曾经的遗憾:救下要好的兄弟,回到温暖的家庭享受后半生。韩立在幻境中不断弥补当初的遗憾,救兄弟,陪家人。但即便如此,遗憾仿佛不会终止,总会有新的遗憾出现。韩立最终从梦中醒来,也说出了我很喜欢的台词:
“人生和梦不一样,每走一步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即使是遗憾,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还真是,做了一场好梦啊。你们还没醒过来吗?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剑离弦,永不回头!”
“昨日梦已逝,今日修真心。”过去的遗憾如同昨夜的梦,真实无比却了不可得。但真正的智慧,并非沉迷梦境,而是在此刻清醒地活着。
韩立的梦醒和老者的言下大悟,可谓异曲同工。他们皆领悟到:解脱并非“不落因果”或“不留遗憾”,而是接纳因果的必然性,不被遗憾束缚,不执着于改写过去——“不昧因果”!
我是一个很爱懊悔的人。大学时想,如果高中努力一些,也不至于读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后想,如果当初努努力考个公、考个研,也不至于面临当下的窘迫。过去犯下的错误很多,我也总想如果给我一次回到过去的机会。
包括在交易中,亦是如此。卖飞的痛苦,亏损的痛苦,无一不是遗憾与因果。曾执着于“不落”,现想明白“不昧”。这本就是交易中必有的一环,无需过度自责与痛苦。
若因能生果,因则成无穷;若因不生果,何名之为因? 
我叫阿涛涛

25-08-17 13:17

0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是关于大脑的,提到了一个大脑的预测能力,解释了我曾经只知但不解的一句话,就是期待比拥有更快乐,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个大脑的神经元机制-奖励系统,有实验证明如果让一个猴子学会了一个机制,就是按五次按钮获得食物,在初期往往会是在获得食物的那刻有多巴胺的释放,随着惯的养成,大脑便会形成条件反射,反而会在准备行动和行动开始的那一刻释放大量多巴胺,跟随行为的持续在不断衰弱,这其实就是一种预测机制,快感并非在行为结束之后才发生,而是先于行为产生,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亦视为动力的源泉,本质也是大脑预测行为的一种,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实验说,当把按下五次获得食物的概率从100%降低到50%,多巴胺的释放居然没有降低,反而更加兴奋,因为若概率为100%则意味着为既定的结局,既定的结局只有在预期的时候才会兴奋,而带有某种不确定的结局,反而会在整个过程中都得到加倍的满足感,贯穿行为开始前和结束后,所以赌博会上瘾,炒股也是如此,如果炒股的阶段依然每天亢奋,激动,情绪波动较大,本质上是对股票的确定性还不够高,在未知的过程中往往更让人兴奋,当水平上升,确定性增加后,多巴胺的分泌也会大幅降低,或许剩下的只是机械的重复。。。。
我叫阿涛涛

25-07-26 21:33

1
上班回家的路上有一段路,路很空旷,大概一两百米,每次路过这里我都会进行一个奇葩的尝试,就是盲走,闭上眼睛,戴上耳机,屏蔽听觉和视觉,靠存粹记忆中的本能走,每次开始挑战之前我都会瞪大眼睛看一遍路,确认记住每个细节,然后就开始,前几十米我走的很顺利,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困难从中段开始,脑海中道路的细节开始飞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恐惧感,在我脑海中的地图上滋生了特别多的障碍物,或许是堵突然出现的墙,行人,台阶,即使我知道这依然还是一条空的路,但每次这种情绪依然会不断重现,我会有突然的踏空感,我会被自己吓到我以为我撞墙了,然后我会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都是假的,这招有效果但不多,恐惧会回来的很快,都说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这种方式真的是很具像化的体现,我总是去做杂毛套利,高了的不敢追,只敢买点跟风,跟风完美承接了强势板块的亏钱效应,赚就是小赚,亏就是大亏,我也想过追着核心买,就像有时候我告诉自己,前面不是一堵墙,试着继续走走看,但我依然没有走完那段路,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所以害怕。
我叫阿涛涛

25-07-25 17:07

0
了解过,但是年纪大了已经买不了了
乐山大佛罩我

25-07-25 08:26

0
医保和百万医疗险一般都能覆盖大部分费用
我叫阿涛涛

25-07-24 22:13

1
一个事物从结果反推过程是很简单的,因为结果会影响主观判断,筛选掉大多数不合理的路,所以事后看很合理,但倘若身处局中,也会被主观判断所影响,思考问题的时候永远带着辨证思维去看待,主观判断但走出了客观走势,客观变成了主观后就存在是否跟随的问题.....很复杂,很多脑海中想表达的东西我写不出,自认文笔很差,我并不喜欢读书,股票看久了挺浮躁的,无法静下心来干别的事,最近有些烦恼,我便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烦恼源于执着的本心,当现实与预期不符,便产生了情绪,佛学说莫求如意、但思如如,比起佛学我更喜欢科学,从科学的角度看,烦恼来自于认知评估,即人们对于事情的解读,而并非来自事件本身,心理学有个ABC理论,他认为A(Activating Event:引发个体情绪的事件)和C(Consequence:事件的结果)中存在一个B(Belief:信念),他就表达了C的结果并非源于A,而是B个体的信念带来的偏差, 求如意为个体的行为和引发个体情绪的事件结合,但思如如代表我们应该追求事物客观且既定的结局,弱化B对A的影响,得到更好的C,但想的多似乎也不能解决我当下的烦闷,可能理论的意义并非看当下,而是下一次能站在更好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见色知空,即相离相的境界。
我叫阿涛涛

25-07-23 18:46

0
最近几个月的单日最大亏损了,阶段性的持续重仓,每天走刀口似的交易,情绪稍微弱化后就是爆亏的下场,心情比较平静,想着休息段时间吧,到现在也不清楚赚钱到底靠的什么,只能麻木的重复循环了,大数定律: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
再话桑麻

25-07-15 22:52

0
普通人容错率太低,承担不起意外风险。
我叫阿涛涛

25-07-15 22:39

1
今天打了个电话和一个朋友聊了很久,他爸生病了,医药费很高,但是他并不是来借钱,而是聊了下天,发泄了一下情绪,逐渐感觉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发生这些事情的概率也会越来越高,炒股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像驾驶小木舟在大海上航行,容错率相比小资家庭的轮船来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普通家庭出生,炒股真的无法做到不留后路,总有人教你小资金需要放手一搏,但没人说,如果失败了呢,一艘轮船受到冲击顶多摇晃一下,但小木舟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可炒股基本都是从失败开始…所以这个游戏本就不是给底层玩家准备的,但总要有底层存在…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