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打开
下载
打开
下载
下载
验证信息
获取验证码
一键领取
打开app查看
打开app查看
可转债江湖:模式壁垒下的投机困局与突围
25-06-29 07:15
2830次浏览
夏歌有话说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可转债相关的投资论坛上,曾一度热闹非凡的讨论渐渐归于沉寂,有人不禁发问:“以前做可转债的人怎么都不说话了?是不是没人做可转债了?” 答案其实并非如此,可转债市场依旧活跃,只是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不同投资模式的 “门派之争”,让这个市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格局。
可转债市场并非缺乏参与者,只是新规后,其存在一定的门槛限制,且近年来没有引发广泛关注的出圈行情,新血液的注入相对缓慢。如今的市场,主要是老一批的投资者在博弈,姑且戏称为 “老镰刀” 和 “老韭菜”,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各自形成了鲜明的投资模式。高频交易的投资者追求极致的速度,捕捉每一次微小的波动;日内小波段交易者注重节奏,把握日内价格起伏;低吸潜伏者耐心等待时机,在价格低谷布局;专注庄债的投资者与庄家斗智斗勇;而摊大饼策略的践行者则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这些模式看似都是在可转债市场中谋利,实则有着天壤之别,也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交流上的巨大障碍。
我前几天还在论坛看到一个高频高手在喷庄债,说没有人靠做庄债起家的。其实我就认识几个人专门靠做庄债起家的,并且现在还一直在做。但那个高频高手说那样的话,我是能理解的。
高频高手与庄债投资者之间的矛盾,二者几乎是天然的 “对手”。高频交易依赖市场的量能和前排波动,追求快进快出,通过多次交易积累利润。而庄债的操作逻辑却截然不同,庄家会在股价处于地价地量时悄悄吸筹,营造出低迷的假象,等到市场关注度提升,放量拉高时,便开始收割。对于高频交易者来说,庄债放量时看似是入场的好时机,实则踏入了庄家精心布置的陷阱。庄家深谙投资者的心理,你看图形,他就按照你的预期绘制看似完美的走势;你观察盘口,他就用挂单迷惑你的判断。这种模式之间的冲突,使得高频交易者和庄债投资者在交流时,往往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轻则鸡同鸭讲,重则互相质疑对方的投资能力,陷入 “互道 SB” 的尴尬境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模式的投资者纷纷组建起私下的小圈子。在这些小圈子里,大家有着相似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模式,交流起来更加顺畅。他们分享经验、探讨策略,共同研究如何在市场中获利,甚至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 “攻守同盟”,以应对其他模式的竞争。这种小圈子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模式投资者的成长,但也加剧了可转债市场的割裂。
而像我这样的 “局外人”,因为撰写几篇复盘文章,有幸接触到了多个投资圈子。然而,或许是因为性格中带着一丝孤傲,在与圈内大咖交流时,未能表现出足够的 “虔诚”,所以始终难以真正融入其中,也无法获取那些被视为 “独门绝学” 的核心投资技巧。我看似对各种模式都有所了解,掌握了一些皮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无法在任何一种模式中大成。在市场的波动中,我就像是一个在不同门派之间游走的 “杂家”,既不被正统门派认可,又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优势,常常成为各种模式收割的对象。
可转债市场就像是一个江湖,不同的投资模式如同各大门派,有着自己的武功秘籍和行事准则。在这个江湖中,想要生存和发展,要么深耕一种模式,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要么另辟蹊径,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投资之道。而对于那些徘徊在各个模式之间的投资者来说,如何打破模式的壁垒,整合不同的优势,或许是突破当前困局的关键所在。
打开淘股吧APP
打开淘股吧APP
50
评论(1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壁虎漫步丶
25-06-29 12:22
1
能写这么多字也是热爱!
胜天鉡子
25-06-29 12:11
3
其实做过几年的选手基本都有自己的模式了,也没必要多交流,听多了别人的观点,容易犯主观性错误,与其这样不如多完善自己的认知,做好相应的防守,吃自己认知内的肉会更加踏实
红狐涨板神
25-06-29 10:08
2
转债大部分还是股票的附属品,比如说
中旗转债
。
然后最重要的还是要预判股票能成为主流热点走主升浪,然后第一时间跟进转债,比股票难多了。
拉不多先生
25-06-29 09:59
1
能把很多手法都能熟练掌握的才是高手,夏哥属于哪一派呢,应该偏庄债
遵守纪律才能赢
25-06-29 09:33
3
模式不一样确实难以交流,就算模式相近最好也不要交流,交流多了容易互为杂音互相干扰。。。。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