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爱学学
1
七法星。指日、月、五星。五星是指木、火、土、金、水五星。七日
为一个星期即是由此而来。
《周易》师卦谓:“师出以律”,是指师卦序为七,为午位,7方(49)
在子位,7立方(343)在午位,7四次方(2401)在子位,尽在子午上下来复,故又谓七日来复,它是六律在巳亥位上下永周以寄子午而得师出以律的。七数代表子午之纪,赤道座标(1、4、7)。
0
不学了,头昏
0
六法律。古有十二律管,以候十二月之中气。当某月中气到来时,则
该月相应的律管内的葭莩则自然地飞腾到管内一定的高度,这是地气上腾造成的。以九寸长的律管又称黄钟管装上葭莩灰,便可量出葭莩灰候地气上腾的高度,灰上腾是聚积一起的,若风及人吹则是散的。十二律管获得灰上腾的度数就是十二个音的度数,阳为律,阴为吕,故称之为六律。六律是以地气为律的。易之数理中,凡6、60,600……等均是以“节律”出现的。故卦序中
的60为节卦,节卦谓:“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60又作为纪天度的一个时间单位。《内经·六微旨大论》谓:“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初凡三十度而有奇,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在此,附带说一句,《内经》的作者是懂得易之数理关系的,像前面分析一样,对此只是点到为止。此论点解释为:30在卦序中为“离”卦,离卦谓:“离,丽也,日月丽乎天。……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谓30与90均为离卦(90÷60=1余
30),在已位地户,60在亥位天门,故说初者地气也,指30与90,在地
户;中者天气也,指60,在天门。(30、60、90为初、中、上)另外,还要理解五与六的关系。《类经图翼》谓:“邵子曰:天地之本起于中。夫数之中者,五与六也。五居一三七九之中,故曰五居天中,为生数之主;六居二四八十之中,故曰六居地中,为成数之主。”由于天地相通故“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即天以地六为节,地以天五为制。五和六还都是永静数,即五与六的任何次方,个位永远是自身,这可说是十进制中的一个奇妙之处。
0
五法音。五数在易之数理中占重要位置。“四象即分,五行以出”是
指四象即东南西北分出后,还有一个中的位置,这就是五数。中是指一经一纬统一成土的意思,土字五行由此而来。《易原》谓:“然则,
五行也者,盖其託数以记实’而非因数以得体也。”“五土也,分气以为水木金火,而不专主一德也,故一二三四,有象可象,而五随感出应者,无定数可仿也……故易象皆出于四,而易变皆出于五也。”《医易通说》谓:“中五者太极也,四方者四象也,中五之极临制四方,五行皆得中五,乃能生成,所谓物物各有一太极也。”《类经》谓“五为数祖”,《说文解字》谓:“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午即阴阳之交,故古五字为“×”,盖谓上天下地得中五之气交也。五又为黄道座标之中数也。综赤、黄、白三个座标中位中宫4(赤)5(黄)6(白)律归一宗,三中之中,以五为正中,故观《太乙九宫图》,其各宫之五宫位,尽在各宫之中央。故得临制四方,即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而为中五之上也。《内经·太阴阳明论》谓:“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
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洛书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
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于中,纵横十五”,与《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及《周易·系辞上传》所谓“三五以变,错综其数”同一理也。可见五之中数之重要,古谓:“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即谓凡事要执其中,勿过极。
1
四法时。在卦为蒙,其卦序为四。四时四象四方均代表座标的四个方
位。“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分,五行以出”。四数又是赤道座标1、4、7之中数。
0
三法人。在卦为屯、寅位,亦为三。《周易》屯卦曰:“屯者,物之始生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人三才,赤、黄、白三标均与三有关。古人谓“数不识三,妄谈知十。”可见三在数理中的重要性。
0
二法地。天圆地方之地方亦为2,因地的数学记法为方,方指平方、
乘方。地在卦为坤,其卦序为二、丑位。二又为两仪之数,亦表示阴阳;二又代表五行中的火,与一之水相应;二者阴起之数也。
1
乾凿度谓:“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
也。复变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一者又地支子,为阳起之数,子为水,
水亦为一,一又指太极、指天,故《易经》有天一生水之说;一又为乾卦之数,其卦序为一。《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
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周易·系辞
下传》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
2
什么是1-9
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又谓:“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