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反面案例吧。
**
工业富联技术分析:不破不立的经典案例**
工业富联,说起来也是个"穷鬼"的命运。这只股票的生命线在6.8元,可偏偏就差那么1块钱,在7.8元止跌企稳。这关键的1块钱差距,彻底让它困在了底层区域。
很多业内人士都听过"不破不立"这个概念,但具体如何展开运用,大多只是人云亦云,缺乏实战分析和操作经验。工业富联恰恰是这一理论的典型案例。
**第一次"不破不立"的失败**
该股上市后首个高点在26元,按理应该下跌2.5倍至9-10.5元区间,结果却在11元止跌。随后的反弹分别在19元和21元收场,这就是典型的反弹失败。
如果当时能再多涨1块钱到22元,那么26元的压力就会被消化,两个头部26元和22元就能合二为一,未来只需有效突破22元即可。现在的情况是:21元需要突破一次,26元还要再来一次,这就形成了双重阻力。
**第二次"不破不立"的困境**
后续的C浪下跌中,按理21元应该下跌3.5倍,怎么也该到6元多,结果在7.8元做底。虽然后来也上涨了3.5倍,但仅完成了对21元的有效覆盖,未能完成对26元的突破。
可能有人会质疑:"27元不是超过26元了吗?"这里有个关键点:一个阶段性头部的有效解放需要满足20%的门槛。当时21元未到22元,就是因为21元的120%没有覆盖26元,所以现在的27元只覆盖了21元,并未完成对26元的真正解放。
**价格呼应的精妙逻辑**
由于7.8元不到位,造成上方27.26元也无法完成7.8元的3.5倍(即大于27.5元)。最终回来确认6元多的核心价格,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回踩12-13元,正好是6元多的翻倍。
按理这个下跌应该是2.5倍到11元,但又少了1元,因此又出现了26.98元,上方又少了几毛钱。
**换手率揭示的深层问题**
从工业富联的月K线可以看出,该股的换手率除了上市后少数月份超过100%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大于100%的数据,即便是上涨到27元的那段时间也没有。这表明:
1. 没有集中拉高建仓的轨迹
2. 市场关注度不高
3. 主要以存量波动为主
4. 主线规划不清晰,对未来把握度不明朗
**总结:因果循环的市场规律**
"不破不立"本就是因果关系,也是价格现象。破得不到位,立得也不到位,这和房子打桩是一个道理。同样,量能也是如此:没有充分换手,就是缺乏能量累积,没有改变原有力量格局,又如何能有效突破呢?
每件事情都是互为因果的,价格走势亦是如此。有什么样的底就有什么样的顶,有什么样的顶就有什么样的底。工业富联只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价格没有什么奥秘,就是价格之间的呼应变化,市场其实都已经告诉我们了,只是需要多比较、多分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