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这是所有模式都得经历的过程。我是纯技术派。我18,19做次新股时,有个技巧。当次新股首板换手大于70且次日上午涨停个股。打板买入次日有98的概率有肉。新股开始不设置涨跌幅限制的时候模式直接消失了。当昨日曾涨停且今日曾涨停且次日打板买入接近100%的概率有肉。当4B开盘价9.99且当日涨停炸板次日反包涨停介入。接近100%的概率有肉。包括首板,二板,反包板,高位接力我早些年还有其他好几个100%概率赚钱的模式。当创业板改革变成20厘米的时候这一系列套利手法胜率急转直下,有些甚至直接失效。还有包括当年的高送转,制度一变直接被淘汰。可转债改革后也难做,但高手一样牛逼。20年创业板改革之后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所有基于特定制度下的越能可量化细节的东西越不靠谱。淘汰都是迟早的事。从20年年末开始我的研究方向就发生了改变,再也不研究那些依赖于细节依赖特定参考物和特定制度下的东西了。技术,细节是最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只有通用于世界上任何市场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理念类的东西才是永恒不变的。中国市场30来年,生态位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不知道多少次了。越具体生存时间越短。越抽象越不受制于生态的变幻。基于我这么多年手法反复被市场淘汰又反复找到新手法的经验来看。ST里龙池鲤鱼那套东西基本不会过时。发发8888的有些东西也不会过时。旧的秩序崩塌,就会有新的秩序诞生,旧的规律销亡,也会有新的规律诞生。我以前是右侧选手,现在是左侧选手,做左侧三年半。具体手法都换3遍了。只要理念不变,不管生态位怎么变幻,操作手法,技术细节怎么变都能重新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