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用真金白银实战了各种模式和战法
1、龙头模式往往买入的时候市场已经炒作到尾声了
2、低吸模式确定性不高,往往今天挣2个点明天亏5个点
3、追涨模式容易追到最高
4、配合情绪周期的模式,比如冰点也会再继续冰,高潮还会再次高潮。周期根本没规律,情绪倒是有迹可循
再次翻阅自己腰斩的交割单,盈利的部分是(1、
大众交通 2、
深圳华强 3,
常山北明 、4、
润和软件 5、
每日互动 6、杭刚股份 7、
中毅达 )发现全是龙头股,但是只吃到了尾巴。亏损部分的是(1、
中公教育 、2、
航发科技 、3、
中旗新材 、4、
浙数文化 等等),2025年盈利笔数35笔,亏损笔数44。2024年7月底入市,盈利笔数18,亏损笔数46。
总结自己交割单发现盈利的单子全是市场的龙头股,亏损的全是小单子的笔数,积累成多亏损金额大于盈利金额导致自己腰斩。那么交割单数据说明玩龙头是成立的。情绪周期不成立,我很多交割单有试错单、也有追涨单。因为都是基于情绪周期上理论买的,比如分歧买入博弈回流失败的交割单笔数很多。、
那么情绪周期到底有没有用,先有情绪还是先有周期还是先有龙头再说还是先有题材?
市场上情绪周期都说烂了但是真正玩明白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情绪我是认可,周期不认可。翻阅我的交割单数据再加上我参与的龙头确定。先有题材(概念新、想象力空间大、业绩预期大、自媒体发酵),比如
无人驾驶的大众交通概念新、
海能达 的业绩预期等等。有没有发现先有题材出来,大资金判断是否能炒起来,如果符合我上面括号里的要求,大资金持续买入就形成了赚钱效应再就有情绪最后才是龙头,所以说市场上散户高位买龙头就是给大资金接盘,那小散出路在哪?和大资金同频就可以成功。
再思考市场的模式流变,翻阅了近5年的龙头,还有淘股吧各种大神的实盘。我发现市场的模式只有首板模式、ST模式、龙头模式、价值投资。这四种的底层逻辑永远不变。像新股模式、情绪周期冰点模式、可转债模式、低吸模式等等只有在特定的环境能实现,市场改变就不行。综上述思考总结,下个月我也要参加实盘比赛。我的模式就是新题材+龙头。有新题材就炒,再找寻题材逻辑正相关的个股。没有就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