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交易需要重视的四大环节:周期、风格、逻辑和技术是交易者必须要具备的完整技能。如果我们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感觉不如意、不顺利,希望找到原因所在,却总是不知如何下手。那么,你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逐一检查、思考。
许多入市不久的人重点学的是技术,想着早点凭一技成才或翻身,还是过于理想化以及对市场看得太轻巧。单单技术一个环节,里面就已经有百千种类,你接触到地只是冰山一角,你看到也只是术的表象层面;另外,学了术,好比汽车的四轮定位中的一轮,其它三轮没有调校好,汽车还是开不好,要出问题。
从哪入手都可以,过程中一定要把四个环节全部聚齐,形成一个有机的交易整体,学一招如此,学多式也符合这个要求。
周期主要是分析和确定市场的整体趋势,上升、震荡或下降决定了我们对市场的总体判断,它是市场分析的基石。
技术主要是量价关系,通过一些指标和技术形态判断交易机会的买卖点。
风格主要是当下市场的交易主流做法,情绪连板、趋势还是容量为主导,以本周为例,情绪连板不断被压掉,题材轮动频繁,涨得好的方向和个股主要集中在容量票,流通值在八十亿以上,甚至二三百亿的大盘子个股。
而这类票的上涨特点是以趋势为主,这就意味着当下的风格在容量趋势票,而不是连板。
逻辑主要是指主力资金的交易逻辑,它们为什么要建仓、吸筹和拉升某个股或某题材,一定事出有因,不会无缘无故。
事后看懂逻辑是功夫,事前看出逻辑是格局。
关于对市场风格的应对策略
1、如果已经精通一种风格下的模式,达到了持续稳定盈利的程度,满足这样的状态和结果,不想再学其它,当市场转换成自己不熟悉或不擅长的风格时,就空仓等待,把这段时间当成你的垃圾时间。
一切皆周期,风水轮流转。当回到你熟悉的场景或状态时,再出手大干特干。
2、如果个人的意愿、精力和能力等条件允许时,在精于一技后,完全可以广学多学,市场主要的风格不过三五种,针对不同的风格,研究其中的运行规律和个股机会,经过沉淀和积累,可以精通第二、第三或更多的技能。
虽然不同的风格下,个股的外在走势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内在的逻辑与规律是一样的或相通的。它仍然是相的一种变化形式,和做连板与反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唯一需要注意地是,实际情况是多数人每个都学了一点或一部分,没有一个是完整有效的交易系统,此时多而杂的负面效果就被充分体现出来了。
学得越多越迷惑,不知道如何改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反受其累。
二、当下的趋势风格包括著名游资在内的一部分交易者在近期行情中受挫,主要是一下子没有适应市场风格的变化,还在连板的状态中,对于容量趋势的资金喜好找不到感觉,导致连板的交易没做好,后知后觉容量的机会。
以此票为例,流通市值约750亿,典型的容量大票
事后回看,自6/4日以来股价翻倍;从7/1日的涨停算起,至今也有50%的涨幅
再看此票,流通市值近二百亿,也是妥妥的容量票
25/05/29日至7/9日的高点,涨幅达到2.4倍;自7/1日算起,也上涨了60%。
特别是七月中旬以来,主要资金都流向了容量票,比如医药板块的
奥赛康 、
康辰药业 和
千红制药 等;PCB题材的
景旺电子 、
鹏鼎控股 、
东材科技 等,以及稀土的
北方稀土 ,都有不错的行情与机会。
所以,如果看准且能把握住机会,在七月份的半个月内,单做好其中任何一支容量票就已经达到超预期的盈利目标了,还不考虑泛金融题材中的许多机会。
然而,这都是后视镜的视角,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交易市场,
宏和科技 或
东山精密 有哪支票能进入到你的法眼,在关键的节点关注到它,并且准确和果断地进行交易?
问一下自己,看一下这二支票的走势,你的答案是什么?
超大概率是无视或被略过。
然后继续追问,为什么?
如前面所述,如果你只适应原来的交易风格,发生变化时出现了不适症,当下是你的未知或不擅长领域;如果你已掌握了不同风格的交易系统,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转换时没有反应过来,看到的都是滞后的“机会”,一步慢,步步慢。
仍以这二支容量票为例,按以往的xi惯,在湖南人的复盘数据中,对于PCB题材,我们看到的只是零星的闪现,看不到以涨停为代表的板块效应,也没有持续性。这是因为你衡量的标尺是用涨停以及涨停的数量进行判断,对于走趋势的容量票,这一招根本不适用。因为它们的盘子大,不可能轻易出现连续的场景,基本上都是碎阳式的多头排列上涨,因此在盘盘时极容易被忽略,它还不是你的菜。
如何想学,如何着手?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有二种应对策略
1、对于已经在走上升趋势,进入明显的多头排列状态的容量票,在连续碎阳就进入关注,并且可以尝试介入,执行趋势的交易套路,可以一路持仓,也可以反复做T,后面坐等大阳线。
6/20日的涨停是第一个信号,它过了前高,后面几天没有大阳,但更没有回落,重心随着均线不断地上移,当三个交易日不破均线,且后面再创新高时,可以进场了。
这是主力仍在拉高过程中的蓄势吃货阶段,后面必有大阳线。
2、如果不喜欢波段持仓交易,那么,可以采用我以前就提出过的趋势短做的交易思路。
当它符合自己的短线机会时才出击,全进全出,不留底仓,更不做T,因为不用考虑它能走多久,全部短平快地进行收益套利兑现。
在这个策略和风格指导下,关注和交易的区间主要集中在上图中黄框时段。
此票是一个标准且经典的趋势短做的案例,脑中能够快速回想起来的是
人民网 和
高新发展 ,至于在哪一段行情可以和此票对标,有兴趣地自行查找和对比。
鉴于公开区的限制,不再细述或讲解此类趋势票的具体买卖时点,可作为部分忠粉们的课后题,如有必要,可个别问询。
三、题材持续性与个股机会以最近的泛金融为例,目前为止,已基本进入尾声,事后回看,最有代表性的个股是
恒宝股份 自25/05/29的首板,即泛金融题材启动的首日至今,上涨幅度最大的票只此一支,翻二倍有余,也是近几年以来能够位列前排的趋势大牛股,在7/18日之前,不管是什么形态的K线,收盘价全部在五日均线上方,对比几年前的
湖北宜化 和
大金重工 ,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贯穿了整个泛金融的大周期,从始到终,唯一的王者。
因此,有人称其为恒宝周期,只要它不倒,此题材就不会结束,反反复复,此消彼涨。
然则事后的总结总是那么的容易和笃定,因为已经发生了和结束了,都处于静态的状态,怎么讲都不会再改变事实。
我们复盘和总结的意义不是找静态和表象的原因或理由,而是能深入其中,探究到最底层,把握或识别到其中的规律,然后找到不同时点上的相关机会。
消除幸存者偏差和马后炮思维惯式,让它能动态可控,活学活用,而不是刻舟求剑和照猫画虎。
世上没有相同的二片叶子,只着重于形态和表象的相似性,学了再多,下次也用不到,基本上抓不住新机会。这也是还在学xi途中的交易者比较头痛的情况,感觉学了很多,总是用不好,用不上,因为都不像。
主要是没有理解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质,仍被相所困扰,一有变化,就又不知所措。
比如回到恒宝股份这支票,把5/29日的首板放在屏幕的最右方,然后点击光标右键,一次出来一个交易日的K线,自问,哪些时点是自己的交易机会,一路模拟到7/18日,看一下结果如何?
是不是一次都抓不住,因为它不在你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所以,它事后涨得再好,也暂时和你无缘。
从深度总结的角度,我们可以试着按篇首提到的四环节进行逐一梳理和检查,看问题主要出在哪个部分。
从方法方面,可以参照我在宏和科技案例总结的二个实用措施
从破局角度,提供一些思路
把泛金融题材和去年的
低空经济进行对比
不同点:
泛金融自始至终,主力打造了一个趋势大龙头,即恒宝股份,其它的所有个股和机会均在此票的覆盖或带领之下;在趋势大龙头的带动下,先后启动了几个小高标,而小高标也没有一波结束即结束,在恒宝的上涨周期内,也反复被炒作,比如
金时科技 、
南华期货 为代表的个股。
低空经济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实际运行方式是以波段式,或者“划分”了四个小周期,每一波都打造了一个八板的高标,此高标断板后,当天无缝衔接,在首板中又孕育了第二个波段的领涨票,所谓的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
共同点:
题材的运作中一定会有分歧,甚至是大分歧,但是基本上每天都有题材内的个股处于一字或涨停状态,即题材启动后,火苗从来没有熄灭过,有时旺一点,有时弱一点,但绝不会出现全面大阴线的情况。
这表明此题材被各路资金持续看好,不管因为是催化还是什么原因,在盘面上看到的是星火不断。
还是以泛金融为例进行简要解析
1、
第一阶段的续力小高标:金时科技 它的首板出现在题材启动的第三日,属于题材的后排小弟,不是新开题材的首批功臣,当第四日(6/4日)题材(包括恒宝股份在内)出现大分歧时,它却勇敢地顶上去,开出一字板,撑住了题材的人气(火种),且开的是一字板,强度达到最大程度,这是题材有持续性的重要信号,此时不在于当日有几只票涨停。它就成了单骑救主的肱骨重臣。
所以,金时科技在此波的大周期中,反复被炒作,出现了多次的交易机会,也成为了泛金融周期内短线机会最多的票。
当然,对于金时科技,每一波上涨中有几次适合我们的上车机会,取决于个人的认知与能力,不是涨得好,你就一定能从中受益,看着它涨上天或反复活跃的情况才是多数人的常态。
有兴趣的人可以认真研究下这五个箭头所指的上涨段,其中都有我们可以上车的交易机会。
2、
第二阶段的续力小高标:协鑫能科 一波五连板,成为了涨幅排进前四的波段小哥
除了它本身这波上涨有交易机会外,它还起到了第二位在关键时点力挺老大的功臣。
6/14日,恒宝股份的K线形态和日内的分时走势和千红制药于25/06/13日的几乎雷同,从个股角度,这可能视为主力在做最后的拉高出货,次日有低开的概率。
这确实是主力在高位有所犹豫和分歧的表现,但纵观整个题材,我们要注意到一个积极的信号,协鑫能科连续二个交易日开一字板,释放出强大的做多信号,题材的热度、强度和持续性得到了保障,因此,再看16日的涨停烂板,次日复制千红制药走势成了极小概率事件,不必过于担心。而6/17日,恒宝股份高开2.62%,同时协鑫能科仍然强势一字板,继续持仓或者择机上车就是有强逻辑的动作,恐慌或者因千红制药的所谓形态对标的顾虑只是认知片面的主观性反应。
3、
第三阶段的续力小高标:华媒控股 题材运行到25/07/10,恒宝股份已显疲态,大部分时间在附近弱势横盘,下午二点半突然大跳水,是题材以来此股的最大分歧,当发生这样的分时形态时,多数人的观点基本上到顶了,要结束了,更不会再去参与交易,这样的念头基本没有想过。
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因为主观上的恐高,前面没有上车,没有赚过钱,没有底仓,更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认知在这个位置还能看多。
此时,我们需要再看看题材内部,在大哥有顶不住的感觉时,还有没有小弟勇敢地站出来顶一把。看了一下,还真有,它就是华媒控股。
7/10日,高开秒板,晋级三连板,当日题材内最强最高标。
在恒宝股份尾盘跳水时,它没有同步出现漏单的情况,仍然强势封板到收盘,成为第三位肱骨功臣,打住题材的最大分歧,给恒宝股份再续力。
因此,7/10日的尾盘跳水后的回升,可以上车,次日溢价仍是大概率事件,无须顾忌它已经涨了多久、多高。
4、
最后阶段的续力小高标:兰生股份 7/16日早盘,恒宝股份的分时第二次下破十日均线,最低点跌破-6%,考虑到上次尾盘跳水的情况,第二次弱让人的感觉是更弱,已经不再考虑是不是机会的事情了。
按照我们的逻辑思路,当日最强高标是兰生股份,7/16的竞价处于一字板状态,晋级四连板,成为当期波段的情绪领涨票,强度毋庸置疑。
它的表现同样起到了给题材续航,给龙头续力的积极作用。
因此,恒宝股份在7/16早盘的水下弱转强不是主力为了出货的诱多行为,而是仍可以参与的交易机会。
我们得到的不在于每笔交易收益结果的多与少,而在于交易过程和预案的逻辑性。
也就是说,直到16日,恒宝股份仍有强逻辑支持下的参与机会。
在恒宝股份运行周期下的其它套利机会不再罗列,总机会(恒宝股份在内)超过40次的短线交易次数。
每个机会都各有独自的交易逻辑,不可能全部识别出来,也不不可能全部做到。
此篇不会一一折解,可自行深度思考和总结,相信你每一次努力都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提高认识和能力的目的是能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机会,不必事后懊悔,也不必因没有做到其它票而耿耿于怀。
在持续一个多月的题材中,面对事后总结出来这么多“机会”,如果个人实盘交易收益超过 50%为及格,超过80%为良好,翻倍或更多为优秀。
如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就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