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牛市,所以对牛市免疫,无论谁再鼓吹牛市也不听,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相信自己的耳朵。熊市你能稳定盈利,管它牛市何时来,超短哪个月没有局部牛市?牛市过后你能忍几年?它何时来?何时结束?与其预测不可知的未来,不如打造自己的
诺亚方舟 。
实在是对节假日鼓吹牛市的声音反感,每一次上涨或每出来一个政策都yy要开启牛市,不过是无能之人的幻想、救命稻草,你实现稳定盈利了么、资金量已经大到要牛市才能翻几倍再上一个台阶么、不觉得现在的你即使给了牛市也很浪费么?
不要羡慕,默默守护,会有一见如故的友情,会有一往如初的爱情。
做人的道理已经被先哲们诠释,做事的方法已经被牛人证明,此后,我若离开,不必悲伤,我离开后,你们就成了我。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人性趋利避害,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超短的核心只有八个字:赚钱效应、亏钱效应。于此足矣。
目前市场的行情没有很突出的赚钱效应方向,所以每天实际上都没有很舒服的介入点,这种行情更适合那些提前做低吸埋伏的资金交易,等风来后直接兑现。
轮动行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市场的赚钱效应核心在趋势股上,而非连板股上。这个时候强趋势股低吸模式,变得非常具有效率。
复盘后会发现盘面题材轮动很严重,主线题材不明显,接力赚钱效应凑合,但是如果对比指数的强势的话,显得不够看。原因在于,连板模式背景下,参与资金越来越单一,一走弱就没人接盘,容易走A,而强趋势模式,既有短线投机资金参与,又有中线,长线资金参与,是形成合力的新方向。
强趋势模式,很多龙头股,某一天涨停还是不涨停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日K的趋势依然在。
轮动行情,超短与趋势结合,板块龙头调整两三天要敢于低吸拿筹码,然后持股等轮动,分散买几只各板块人气龙头票,忌讳追高。
当下市场行情轮动很严重,没有特别明显的主线行情,接力博弈特别难做,所以这种长逻辑背景下的强趋势股低吸,就更有价值。
把这些题材的趋势龙头股都找出来,放在一起,只要市场没有出现趋势性走弱,这些票出现回调,且长逻辑没有出险太大变化,走势上止跌之后,就是买点。
复盘最大的价值:是让你清晰客观的明白当下发生了什么;然后在这些动向里面,寻找可能的下一步的交易方向。而具体赚不赚钱,实际上是交易之后的事情。也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股市走势,是一个综合结果,而非线性结果:即,不是出现了A情况,那么一定会涨或者会跌。而是,出现了A情况,可能会导致涨或者跌。复盘的作用,只是理清A情况是否出现,至于会不会涨,那只能交给概率。无法认识到这一点,至少在认知层面,是还没进入到成熟交易的门的。
超短市场,投机的人性不会变,投机的风格要阅读、理解、跟随市场。
超短连板最近很难做,打板接力更难做。哪里有赚钱效应,资金就集聚哪里;哪里更不容易亏钱,资金更愿意更敢于去哪里。市场成交量与市场风格放着,资金更愿意追逐硬逻辑、强趋势、大成交的人气票;风水轮流转,要么休息,要么加入。
九死一生的接力行情,既不赚钱又心累。。。最近在思考、复盘超短接力手法的转变,市场接力风格的变化,要么耐心熬过不适期、等待市场风格轮回到熟悉的节奏,要么阅读理解并接受市场当下的接力手法以及方向。
指导我们革命的思想是“赚钱效应、亏钱效应”,赚钱效应在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市场风格转变、市场偏好在哪里,大势所趋、超短选手就应该在哪里。
主升,连续大涨,强更强是稀缺的,但又留有一线强度,有逻辑的板块,都有机会加入轮动套餐。主升是罕见的,有逻辑的题材反复轮动是常见的。把这些板块,核心品种梳理好,在调整时买,不要轻易追高,降低预期。
因此在参与市场时,需要对市场节奏有更准确、清晰的认知,市场聪明资金往往也是在市场修复的时候重拳出击;在分歧的时候,多看少动;
量化资金更注重安全,而非暴利;这些量化资金要求的是稳定复利,而非暴利,加上这些量化资金的同质化,导致它们在发现市场足够安全的时候,就一哄而上,平铺市场核心个股,把板块各分支筹码形态好、逻辑正、有辨识度的个股都买了,修复日直接变成高潮;一旦市场出现风险,就会出现一致卖盘,导致市场一分歧就大跌。
高潮不上头,杀跌不恐慌。
高潮次日的板块不去追高,强趋势的板块核心标分歧低吸等轮动。
分仓低吸,平铺推仓位。
股票投资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少数人赚钱又非常现实的世界,没人会跟你讲情怀。你不改变,不进步,不更新自己的认知,就会逐步被淘汰,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