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
豆神教育 ,直接出手买入,买在当日最高点,是模式外的错误交易。
为什么?
1、这个阶段没有好的首板机会,系统筛选不出来机会,长期空仓导致心态发生变化,急于开仓。
2、看到别人操作频繁,虽有赚有赔但操作流畅,导致对交易盈利的底层逻辑产生怀疑:是否还要坚持规则?
3、坚持规则是否是教条主义?是否在压制盘感?所谓的盘感是什么?
4、盘前看到一个消息加强了自己对这个标的的偏好。
所以要思考的是,什么是交易盈利的本质?确定性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盘感?什么又是教条?
结论1:交易没有确定性。交易的本质是概率游戏,每笔交易核心就是:带着止损赌一把。所谓的确定性只是赢的概率高一些。
结论2:交易系统由多条规则组成。多条规则组成的系统,和股价运行的大概率方向越一致,那么就越容易盈利。
结论3:所谓的教条本质还是规则。单一教条是僵化的,但多个“僵化”的规则组成的系统是盈利的关键。
结论4:以追求盘感为目标而放弃规则,是绝对错误的。
以打板选手为例,板上买入,其他时点或者价格点不能买,这是不是教条主义?
显然不是。
这是规则,但这个规则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多条这样的规则组成的系统定义了一次在板上买入的操作。
对于高手而言,每一笔看似随意的交易,其实都是由多个规则组成的系统约束的,只是没了解系统全貌的人看不懂。
因此对于交易盈利的目标而言,规则是必须要有的,且遵守规则,绝非教条主义。
人的行为一定是有理由的,没有绝对的随心所欲。
除非这个交易者是通过抛硬币决定买入或者卖出,否则他自己认为的随意交易,其实是在被人性的底层逻辑驱动。
底层逻辑1:看到猎物逃跑我们就追,看到危险来临我们就跑。
这个逻辑让我们吃亏后,我们会升级到底层逻辑2:看见相对安全的地方就躲起来,看见相对危险的地方就远离。
再度吃亏后,我们会再次升级至底层逻辑3:上次激进吃亏所以下次畏缩,上次畏缩错失机会所以下次激进。
最终,当交易者不遵守交易系统而随意交易的时候,大脑就在被上述三个底层逻辑所引申出的教条支配:
教条1:因为上涨所以买入,因为下跌所以卖出。
教条2:因为位置低所以买入,因为位置高所以卖出。
教条3:上次这样的走势赚钱了我没买,这次看起来一样,那么也一定赚钱,所以买入。或者反之。
这就是交易中的教条主义。
至于盘感,盘感是直觉,直觉就是不确定。可以成为不可言说的部分,但绝不能成为主观追求的目标。否则就是在被连自己都没有觉知的某条底层逻辑驱动,沦为人性的奴隶。
最后总结一下,当面对盘面想要出手时,想想这个冲动是在被单一规则驱动,还是有多条规则共同约束。
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