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在广东教育版图上,深圳中学宛如一颗耀眼的巨星,散发着令人瞩目的光芒。它的崛起,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成功,更是深圳这座城市疯狂 “内卷” 精神在教育领域的极致体现,让省城广州乃至全省的学校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深圳中学创办于 1947 年,彼时,它不过是仅有一个行政班、20 多名学生的 “小不点”。历经岁月洗礼,学校几易其名,从私立深圳初级中学,到宝安县第二中学、宝安中学,直至 1958 年定名为深圳中学。1979 年深圳立市,1980 年经济特区成立,深圳中学顺势升格为深圳唯一的省重点中学,自此开启腾飞之路。1993 年,它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不断攀登教育高峰。进入
新世纪 ,深圳中学更是一路狂飙。2004 年获评国家新课改样板校,2007 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2017 年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和第二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2019 年荣获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如今的深圳中学,已然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
深圳中学的 “恐怖” 之处,在高考成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25 年高考,全省考生总数达 78.4 万,比去年增加 1.53 万人,竞争愈发激烈。在这场残酷的角逐中,深圳中学脱颖而出,物理类全省前 100 名独占 22 席,历史类再揽 14 人,共 36 名顶尖学子跻身全省前百,占全省顶尖考生总数的 18%,这一数据令人惊叹。
物理类方面,深中优势显著。不仅有 1 人进入全省前 20 名,在更大基数的竞争中,前 500 名分段汇聚了多达 107 名深中学子,占全省比例高达 21.4%,意味着全省每 5 位顶尖理科生中就有超过 1 位来自深中。前 100 名占 22%、前 200 名占 21.5%,超高占比勾勒出一条高位运行的 “实力曲线”。历史类同样表现不俗,屏蔽 1 人,前 20 名占 2 席,前 50 名占 8 席,前 100 名占 14 席,保持了高水准输出,彰显文理并重的教育格局。
回顾 2024 年高考,深圳中学的成绩同样炸裂。清北录取人数高达 64 人,稳居全省第一;华五高校录取 130 人,C9 高校录取总人数达 270 人;中山大学录取 238 人、华南理工大学录取 114 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 51 人、南方科技大学录取 48 人,在广东本土顶尖高校生源输送上成绩斐然。此外,深中学子还被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录取,如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深圳中学的辉煌成绩,背后是深圳人疯狂 “内卷” 的教育生态。深圳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充满活力与竞争意识。家长们深知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从幼儿园开始便为孩子规划学业,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应接不暇。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从小就被灌输努力学、追求卓越的理念,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风气。
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深圳在教育投入上不遗余力。深圳中学师资力量堪称豪华,截至 2024 年 2 月,共有博士教师 100 余人,清北毕业教师 150 余人,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 80 余人,教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班主任 30 余人。学校还与华为、腾讯、清华、北大等知名企业、高校共建 23 个创新体验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学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比之下,省城广州的学校压力倍增。在 2025 年高考全省前 100 名中,广州以 42 人紧随深圳(47 人)之后。深圳除深中一骑绝尘外,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等 9 所高中共同组成精锐梯队,而广州在顶尖学校数量和成绩上稍显逊色。
深圳中学的成功,让全省其他学校望其项背。它不仅是深圳教育的骄傲,更是广东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深圳人疯狂 “内卷” 的推动下,深圳中学未来必将继续雄霸广东教育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也将激励更多学校奋勇追赶,共同推动广东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