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在国内市场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药智数据库统计,2023年国内样本医院的销售额约为3.5亿元人民币,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进一步增长至约4.3亿元人民币。
立方制药 近期获批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恰好击中进口药缺货、市场需求激增的痛点,其稀缺性与增长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立方制药:2025 年 4 月获批国内首仿盐酸哌甲酯缓释片,采用难度较高的三层芯渗透泵制剂技术,打破进口垄断。截至本公告日,除本公司产品外,该产品在中国境内仅有一家进口药品批准文号,暂无其他企业进入临床研究或注册申报阶段。
中国有 2300 万多动症患儿,就诊率却不足10%ADHD 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普遍认为,ADHD 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引发的疾病。 在中国,大约有 2300 万儿童青少年正在遭受ADHD 的困扰。
然而,与这个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ADHD 患儿的就诊率却不足 10%,确诊的患者中也仅有不足 1/3 的患儿接受了规范治疗 ,这主要归因于家长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
2021年5月,我国开展了首个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査,报告显示,在被调研的 73992名6~16 岁在校学生中,ADHD 的患病率为 6.4%,这意味着,每 50 个孩子中可能就有3个 ADHD
超 8000 万患者撑起刚需市场,成人用药成增量核心中国 ADHD 患者基数庞大:成人患病率约 3%,儿童高达 6.26%,总患者超 8000 万。对应的盐酸哌甲酯制剂作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在儿童治疗中占 68% 份额,成人治疗中占 52%,是跨年龄段的 “刚需用药”。
从数据看,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2023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 3.5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已增至 4.3 亿元。更关键的是,成人市场存在 “诊疗错位”—— 当前成人诊断率不足 1%,但通过
互联网医疗寻求诊断的群体正在扩大,推动成人用药以每年 25% 的速度增长,形成 “儿童基本盘 + 成人增量” 的双引擎模式。
进口药持续缺货 + 国产独供,立方制药卡位稀缺赛道此前国内盐酸哌甲酯缓释片长期依赖进口(仅
强生 “专注达” 获批),但 2024 年以来,专注达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甚至有家长让孩子吃过期药、攒药开学用。核心原因是全球需求激增远超产能,即便西安杨森将包装工序转移至国内,短期仍难缓解供应压力。
而立方制药在 2025 年 4 月获批该药品,成为国内第二家、国产第一家获批企业。更关键的是,目前暂无其他企业进入临床或注册申报阶段,意味着未来 1-2 年,立方制药将与进口药形成 “双寡头” 格局,直接承接缺货带来的市场份额。
技术壁垒 + 政策管控,护城河已现盐酸哌甲酯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从原料到流通全环节受严格管控:仅特定医院能开药,患者需定期凭处方购买,无法囤货,这意味着需求稳定且不会出现 “囤货潮后的需求断层”。
同时,立方制药的产品采用 “三层芯渗透泵技术”,属于难度较高的制剂技术,进一步抬高了行业门槛。这种 “政策管控 + 技术壁垒” 的双重保护,让其在国产替代中占据先发优势。
股性潜力:稀缺标的易受资金关注从市场逻辑看,这类 “刚需 + 缺货 + 国产独供” 的标的,往往具备高关注度。目前立方制药市值尚未完全反映该品种的潜力,随着后续产品铺货、医院准入推进,业绩增量有望逐步兑现。参考同类稀缺性医药标的走势,在市场情绪催化下,股性活跃度或持续提升。
$立方制药(sz003020)$$力生制药(sz002393)$$维康药业(sz300878)$$浙江震元(sz0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