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行情的几个特点:
1.不存在绝对的主线,也没有市场总龙头,甚至各分支题材都没有龙头。受消息刺激,如美股映射,国内重要会议或者论坛,会产生某个题材的一小段行情,短的三五天,长的两周到四周就基本结束了。
2.具体表现看,板块启动当天,会有几个涨停板,后面慢慢淘汰赛。有的可能一口气涨到4-5板,中间缺少良性换手,后面就去震荡,而且震荡的幅度很大,涨停和跌停经常在盘中触及。而同一天启动的那些首板,后面可能从二板开始就开始剧烈波动,涨停和跌停交错进行,但板块内会有一只或者两三只慢慢震荡上行,随着时间周期的拉长,会追平前面那个4-5板后高位震荡的那只。这个时候,要看有没有新的消息刺激和影响。如果有,后面就会再启动一两只低位的,然后高位震荡的那几个已经消化了获利盘,并且偏离值已经释放。这时候就形成了高位继续打高度,低位重新聚拢资金,板块整体上,热度不减。既满足一批做首板和一进二的资金的需求,又能让一些做高位,做领涨股的人有可参与的机会。
3.虽然表现形式是如此,但持股体验不好,甚至非常的难受。盘中波动剧烈,头一天涨停的票,第二天可能地板附近开,然后盘中再拉起来,隔日则会转强高开冲板。让前一天地板附近割肉的人后面不敢接回来。而一旦你再接回来,又成了短期的接盘侠。回顾之前的
百利电气 ,
中超控股 ,最近
东信和平 ,
安妮股份 。都是类似的分时。
4.既然这样,应对上就只能快进快出,如果是右侧,就对应做第二天的弱转强。如果低吸,就吸涨停第二天的地板附近,或者再右侧一点,就是地板上刚有资金去拉动,这个需要集中精力。
5.总结一下:操作上尽量右侧偏左一点,抓住转势那个临界点,效率和确定性都高点。选股上尽量做稍微有点想象的题材,爆发当天如果没有及时早盘上车,后面就观察两天,看板块是否有消息持续刺激,而走出持续性。买点对应不同模式的人,最多差半天,能看懂市场临界点,可能就是大肉。等右侧确认后,短期就没有买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