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是因为稳定币未来可以按计算器嘛,大国都在进行。
周末关于稳定币的讨论很火热,我也趁着假期学了一下稳定币的相关内容,其中看到了一篇比较有深度的文章,写的不错,现在转载过来~推荐大家耐心看完,也许会对你了解稳定币有一些帮助~
1、稳定币加速的现实背景
5 月 20 日,美国参议院正式以 66 票对 32 票通过了《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创新的法案》(
GENI US Act)。虽然USDT已经诞生10年,但本轮稳定币被市场关注,主要源于”天才”法案通过。该法案开辟了宏观世界的新战场,目的直指延续并加强美元霸权和金融霸权。
在6月美国6万亿债务亟需置换,在美国债务风险提升的背景下,美债潜在买盘下降导致债市利率上行,美债利率长期作为无风险利率的锚,也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在特朗普团队提出的海湖庄园协议中,美国希望将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置换为 100 年期不可交易、零利息的 “世纪债券”,以减轻美国每年约 1 万亿美元的利息负担,并将债务压力转移至长期。这种做法被批评为 “变相赖账”,因为债券既无流动性也无收益,实质是牺牲债权国利益缓解美国财政危机。
而“天才”法案的提出,则是为这个世纪债券提出了现实实施方案。稳定币将以美债作为主要底层资产,成为其置换债务的重要工具,化解债务风险。以USDT为例,实际底层资产为90%的美债和10%的美元,锚定美元1:1,同时通过
区块链技术上链流通提高了货币的交易效率,拥有比美元更高的货币流动性。通过稳定币的发行,大量的存量美债将以稳定币的形式存续,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是将美债货币化。以日本持有的美债举例来说,直接减持美债换美元,可以获得美元流动性,但会造成全球宏观冲击,而置换成稳定币可以在不造成宏观风险的情况下,不仅获得以美国主权背书的货币流动性,同时还可以进入以区块链为基座的
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效大幅提高交易结算效率。
稳定币法案的通过,是
美国金融战的重要环节,其创新力度之大堪称金融市场的科技革命。国内曾经类似的金融创新是余额宝,余额宝底层资产是货币基金,但通过支付宝,所有人都可以用余额宝直接进行交易支付,实现了货币基金货币化,大幅提高了市场流动性,直接导致了中国的
移动支付后来基本完全替代现金支付。而本轮稳定币金融创新力度远超余额宝,从支付技术迭代的角度看,稳定币彻底拉开了法币上链的货币革命。数字货币天生嵌入区块链技术,
物联网技术,通过数字合约及交易资产的可朔源及不可篡改,完成货币技术科技革命,货币效率会大幅提升,其全球影响远超中国现金支付到移动支付的变革。假如美元稳定币模式大规模推行,迅速抢占全球数字货币份额,那面对区块链法币的技术革命,人民币国际化也将困难重重。
为应对美国新开辟的金融战场的战略意图,中国实现了类似4月初特朗普开启关税战时响应速度,以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为创新中心,在数字货币市场迅速跟进。就在天才法案通过的第二天,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香港作为离岸金融港,香港稳定币的主要方向跟美国的化债目的不一样,香港稳定币市场主要方向在于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 ,该技术是指将现实中有形或无形的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通证化(Tokenization),使其能够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登记、交易和流转的数字化资产形式。RWA在国内已有完整的落地经验,比如
朗新集团通过和蚂蚁数科合作,旗下新电途作为新能源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方和服务方,将平台上运营的9000余
充电桩作为 RWA 锚定资产,基于可信数据在区块链上发行 “充电桩” 数字资产,每一个数字资产代表对应充电桩的部分收益权,在香港完成国内首单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 RWA,融资金额约 1 亿元人民币。随着RWA实现现实资产上链融资,企业可以完成投资,上链,融资,再投资的闭环,由于引入区块链及物联网可信技术,RWA的信用远超
REIT s,流动性远超REITs,对现实资产的传统融资模式完全是降维的。极大激活国内的投融资,以RWA为锚,香港可以通过锚定资产融资需求发行稳定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2、稳定币的具体实践理论
天才法案确立了稳定币的类法币信用,对稳定币在发行主体,资产储备和透明度,双层监管与责任机制上进行了明确要求,以保证稳定币在流动使用时和国家主权货币信用等级一致。其底层资产要求为美元现金和短债,实际是美债的二级消化池。在这个层面看,稳定币与余额宝属性类似,但主权背书的信用更强。
而在需求方面,稳定币经历10年发展,在替代现金支付,跨境支付已有一定的基础。在一些法币汇率波动较大的新兴市场,比如阿根廷和土耳其,美元稳定币使用率已达30%。而随着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支付结算场景会大幅增加。比如以房屋产权为例,通过RWA后的现实资产上链,交易灵活度大幅提高,投资者只需要通过数字合约签约支付即可完成确权,省去大量且繁琐的支付流程及交易成本,而对于资产流通性分割上,上链后的产权理论上可以无限拆分,对于想投资买入该房子的1/100产权提供了技术途径。对于想出售或融资的资产方,资产完成RWA上链后,即可完成类IPO或者REITs发行融资,快速匹配投资者及交易对手。综上,稳定币的特征是发行强监管以主权背书,而交易环节效率更高,自由度灵活性更强。
在供给端看,稳定币需要以实际需求对应创造供给,但而货币数字化和商品数字化的浪潮中,给发行方和服务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大量的机构会被财富效应吸引进入该行业,比如以USDT的发行方Tether Limited为例,24年底USDT发行总规模1067.95亿USDT,而企业24年通过美债创造的收益已达约70亿美元。而在稳定币流通的参与环节,除了案例Tether的发行商角色外,还有交易所,钱包服务商,流动性提供商,手续费服务费等收入也非常可观。而在资产端,还有RWA服务商,国内的蚂蚁数科及其相关合作伙伴就是提供区块链和物联网可信技术服务商。稳定币对所有参与者都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核心诉求,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
虽然稳定币已经存续很多年,但是“天才”法案的推出是加速其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信号,其作用非常切合美国核心利益——化债。对美债来说,虽然稳定币非直接投资长债市场,但随着稳定币的使用需求增加,稳定币的实际占比提升,对短债的需求会大幅提高,而美国高利率的长期债务则可逐步被低利率的短期债务替代,美债是美国政府的债务,但美元是世界的美元,全球实际流通的美元远大于美国财政负债,稳定币本质上是通过将美元全球流通的美元惯性属性,对美国债务进行增信。理论上来说随着美元被稳定币替代,美债甚至可以完全被稳定币锁定,甚至实现全部美债货币化。
3、货币革命历史和未来
公元前81年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对后来两千年文明的财政货币形成了深远影响。其中官方(法家)桑弘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将盐、铁等重要经济资源收归国家垄断经营,以增加财政收入。而(儒家)地方贤良文人,则主张无为而治,让利于民。在汉初因为刚经历秦末的动乱,汉高祖实施无为而治,允许私人铸币,随后又历经文景之治,导致地方诸侯势力膨胀,贫富分化加剧,最终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采用桑弘羊的政策后,统一实施五铢钱,增加了中央集权,恢复货币信用,货币市场才最终稳定。在2000年前盐铁会议的辩论中,货币的三角博弈被显露出来,分别是国家主权,技术规则,以及市场需求(经济规律),货币永远在在三者动态平衡的过程中,没有最好的货币,只有时代背景下的货币。
以史为鉴,盐铁会议对于当下的现实意义在于,美国类似文景之治后的西汉,财阀壮大,而联邦财政则负债累累,联邦政府的羸弱甚至导致州政府,法院,美联储都直接反对特朗普团队的执政政策,内部利益无法形成统一。而中国当下则类似汉武帝时代,国强而民弱,多轮宏观刺激依然无法快速形成效果。美国需要化债,中国需要经济复苏。虽然核心诉求不一致,但是在货币的三角博弈中,当下中美在新时代都需要追求货币的技术规则改变,美国需要增强联邦信用,化解债务,人民币需要国际化及中国资产融资发展。而随着技术成熟和发展,当前的稳定币恰好满足了时代背景下中美双方的核心利益诉求。
4、竞争格局
美元稳定币时间沉淀较久,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使用惯性,全球认知较深,随着天才法案增信,货币中币的属性较强。而中国区块链技术布局时间久,RWA资产吸引力强,货币中货的属性强。但由于中国金融实力较弱,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小,港币通过联系汇率制锚定美元,香港稳定币目前在稳定币的竞争格局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随着稳定币走向台前,法币走向数字货币将开启不可逆进程。中美未来核心争夺点在于:
(1) 国际货币的市场份额;
(2)新一代货币支付结算技术标准规范;
(3)美国财政化债和中国地方/企业融资现实市场需求。
G2围绕货币战场的利益争夺,是主权信用的竞争战场,其维度是在贸易战,科技战,地缘冲突等维度之上的更高维度的竞争,最终是全方面的主权国力真实体现。历史上每次大小朝代更迭,也几乎都伴随着货币更迭,其体现的是国家主权的统一和分权,效率和公平。中美当下在稳定币数字货币的双向奔赴,对立统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