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观看好稳定币,所以开盘跌我就直接吸了。结果就是被活埋。后面认真的反思了,我可能存在一个认知问题,有时候怕亏钱,所以做的很多都是低吸,吸的够低日内有利润垫比较稳。很多时候拉起来后不想追是因为觉得成本上去了,我原本可以在更低的位置买入。很多时候低吸在半山腰的原因也是一样。没确定好有承接,没有根据盘面信号判断确实有往上预期。而是主观觉得这个跌那么多够便宜,不买就错过了,就猛冲。结果就是,除了自己那套比较稳妥的低吸模式外,其他非模式内的低吸很多时候都是低吸在半山腰。成本高一些的有承接点的低吸或者追涨,难道一定比成本更低的低吸要不划算或者赚钱的概率更低?回顾市场那么多票的走势,好像反而有确定性的位置去追,最后卖出赚钱的概率要更大。所以以后改变思路,除非是很确定的模式内低吸买点,在自己低吸模式还没失效之前就继续用。其他情况的低吸都要看清楚承接后再考虑,而不是跌就直接买。这种跌就直接买,吸在半山腰的案例是在是太多了,说明这样根本不可行。无承接最直接的结论就是没有涨的预期,那么还有什么可吸。
回顾这轮行情,短线选手能舒服符合自己节奏的赚钱玩法,基本就是在某个题材分歧后集体走强爆发的当天去参与高辨识度票,然后第二天直管去弱留强的卖,不能继续在同一个题材出手。这样算是符合短线选手追涨的性并且胜率也算可以的玩法。以后类似的趋势行情应该还会不少,量化包圆的节奏里。而集体大分歧的时候,那就是找最近强度最大的还没出现过明显分歧的题材和个股去低吸它的大分歧。基本就是这两种玩法比较适合我了。现在基本辨识度的也死得差不多了,亏钱效应明显加大。大家都轮动,最后就是大家都没人接力都要嘎。所以明天一顿割肉,等新周期了。这里有个打破异动的,后面应该还有。留意新的赚钱效应出场的当天,及时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