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
核电可控核聚变产业链的行情,为什么没有炒作中游价值量最大的设备环节?这是我的疑问?今天通过各种查找,问
人工智能机器人 得到了答案。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导致能源用电量非常巨大,已知的各种类型的发电所产出的用电量都已经比较紧张,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能源革命的终极答案,正从科幻走向现实,中国凭借
EAST、
BEST等装置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尽管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目前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商业化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设备环节的炒作动力不足,更倾向于关注那些短期内能看到明确收益或技术突破的领域。
一些设备企业虽然在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估值已经提前反映了未来多年的盈利预期。例如
东方电气 2024年聚变收入仅0.3亿元,但股价已反映2030年盈利预期,这种估值透支使得投资者对其进一步炒作的动力减弱。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投资者对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各环节的预期也在不断调整。在某些阶段,市场可能更看好上游材料环节的突破,或者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从而导致资金流向这些环节,而设备环节相对受到冷落。
在可控核聚变产业链的发展初期,上游材料环节往往率先受益。因为材料是设备制造的基础,只有材料技术取得突破,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设备。2024年上游企业订单增速最快,相比之下,中游设备环节的订单释放相对滞后,导致市场炒作的焦点更多集中在上游材料。
上游材料企业的突破集中在超导、高温合金、钨基复合材料三大方向,技术壁垒高且国产化率快速提升。从订单结构看,2024年上游企业普遍实现30%以上增速,远超中游设备环节(如真空室、磁体系统)。
高温耐蚀合金:第一壁的“铠甲”
为什么
中洲特材 趋势走的最凌厉
技术突破:国内唯一实现核聚变装置专用高温合金(X-750镍基合金)批量化生产,耐温达1.5亿℃,通过ITER项目验证,材料寿命较传统合金提升3倍 。
订单表现:2024年承接中核集团聚变堆第一壁材料订单,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78%
所以通常很多人认为一般都是从价值量最大的环节开始炒作,但是每个产业趋势炒作的路径是不一样的,价值量最大不代表能体现在当下就能马上有收益,市场资金往往都是急功近利的,看长做短,先炒能在短期当下,马上能看见订单能看见钱的环节!与君共勉!
——独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