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x(稀宇科技)考虑赴港IPO的消息已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其产业链及关联企业可能成为资金布局方向。结合公开信息,以下是与MiniMax IPO相关的潜在概念股及逻辑梳理:
📌 一核心关联企业:直接合作方或技术生态伙伴中科曙光(
603019)
作为国产算力龙头,提供AI服务器及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MiniMax等大模型厂商依赖高性能算力基建。近期因M1模型发布带动算力需求预期升温,主力资金活跃 。
寒武纪(
688256)
专注于AI芯片设计,其云端推理芯片可适配大模型需求。MiniMax开源模型M1强调“高性价比”,需国产芯片降本增效,寒武纪技术协同性强 。
奥比中光(
688322)
深耕3D视觉感知技术,为
机器人 AI硬件提供
传感器支持。其2025年1-5月净利润同比增长超8600%,具身智能赛道与MiniMax多模态布局(如视频生成模型Hailuo 02)存在场景联动 15 。
📈 二资本关联方:参投机构或产业链受益标的阿里系企业
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领投MiniMax的A轮融资(估值25亿美元),是核心战略投资者。若IPO推进,阿里生态企业(如阿里云)或受益于技术协同 1。
阿里影业(01060.HK):MiniMax视频生成模型Hailuo 02可能赋能影视内容生产,潜在合作预期升温 。
腾讯系企业
腾讯控股(00700.HK):参与MiniMax早期融资,其云业务与AI模型厂商合作紧密。叠加腾讯投资智谱(另一IPO筹备企业),双线布局AI大模型赛道 。
⚙️ 三AI产业链扩散标的:技术替代或场景协同
摩尔线程(未上市,关联A股:
浪潮信息 等)
GPU国产替代核心企业,6月18日完成IPO辅导验收,与MiniMax同属“AI基础设施”层。算力自主化趋势下,国产GPU厂商受资金关注。
有方科技(
688159)
复旦微电(
688385)
均为科创AI指数(950180)成分股,近期逆市上涨。AI终端芯片
物联网通信模块企业受益于Agent应用落地,与MiniMax推理模型M1的“高性价比”定位协同 。
太极实业(
600667)
旗下海太半导体与SK海力士签署5年封测合同,切入高端芯片制造。半导体封装产能扩张匹配AI芯片需求增长 。
⚠️ 风险提示:MiniMax IPO仍处初步筹备阶段,尚未披露具体时间表及募资规模
1。概念股波动受市场情绪及板块轮动影响,短期需关注 科创AIETF(588790) 资金流向(近5日吸金5412万元) 。
部分标的(如
思美传媒 )曾因“智谱合作”涨停,但实际业务关联性较弱,需警惕炒作风险
2。💎 投资者可结合技术迭代(如长上下文模型视频生成)与国产替代主线,关注算力硬件(芯片/服务器)→模型层(MiniMax/智谱)→AI应用(机器人/内容创作) 的传导机会。动态请以公司公告及IPO进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