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这个赛道先来者为王,后来者汤可能都喝不上一口,假设一个单堆是150亿,其实远远不止,20个单堆就要乘以20倍。单堆如果是300亿,再乘以二。
1.
西部超导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西部超导短期可实现的超导材料订单规模约7.9-14.4亿元,长期(工程堆阶段)或达15亿元+/堆。
2.
白银有色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白银有色短期可实现的超导材料及电缆订单规模约4.5-9.6亿元,长期(工程堆阶段)或提升至10亿元+/堆。
3.
航天晨光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航天晨光短期可实现的订单规模约3.6-7.5亿元(杜瓦系统及波纹管),长期或提升至10亿元+/堆。
4.
合锻智能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合锻智能短期可实现的真空室订单规模约3.6-6亿元,长期(工程堆阶段)或提升至10亿元+/堆。
5.
哈焊华通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哈焊华通短期可实现的焊接材料订单规模约2.7-6亿元,长期(工程堆阶段)或提升至8亿元+/堆。
6.
王子新材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王子新材短期可实现的电容订单规模约3-6亿元。
7.
百利电气 。在150亿元核聚变单堆中,百利电气短期可实现的订单规模约为0.45-1.5亿元(电力辅助设备环节),长期需关注超导材料业务突破及核心部件中标进展 。
8.
皖仪科技 。实验堆(如
BEST):总投资约150亿元,检漏及测量系统占比约1%-2%,对应1.5-3亿元。皖仪科技凭借地域和技术优势(合肥本地企业),有望获取该环节30%-50%份额,即单堆订单约0.45-1.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