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重点:
小米的封装
德邦科技 是独供
眉山基地已竣工,三季度可投产
再看核心业务板块与产品矩阵:
1. 集成电路封装材料
产品类型:UV膜、芯片固晶材料(如导电固晶膜CDAF)、底部填充胶(Underfill)、导热界面材料(TIM)、Lid框粘接材料等
技术突破:
国内首家量产导电固晶膜(CDAF),打破日企垄断
高性能底部填充胶、
LIPO光敏树脂材料通过头部客户认证,应用于先进封装工艺
2. 智能终端封装材料
应用场景:智能手机(如屏幕驱动芯片封装)、TWS耳机、AR/VR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技术亮点:
LIPO封装光敏树脂实现极窄边框(如小米15系列),提升屏占比与抗跌落性能
提供FPC(柔性电路板)粘接、电磁屏蔽、结构加固等解决方案
3. 新能源
应用材料 细分领域:
动力电池:双组分聚氨酯封装材料(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高密封胶(Darbond® 2800/2507)、导热结构胶(PU-2025)
储能系统:电池模块固定胶(PU-2117F)、灌封保护材料(PU-2318)
光伏:叠瓦封装材料,合作
通威股份 等企业
4.
高端装备应用材料
应用领域:
汽车电子:ECU密封胶(Darbond® 90484)、车规级灌封材料(PU-2321)、雷达模组固定胶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轻量化结构粘接、耐候性密封材料
再看具体实力以及具体落地情况
一、光敏胶产业格局:国产替代加速破局全球光敏胶市场长期由日企主导,高端领域垄断严重:
日本企业(JSR、信越化学等)占据EUV
光刻胶、PSPI(光敏聚酰亚胺)超50%份额,7nm以下制程国产化率不足5%。中国突破点:KrF/ArF光刻胶国产化率提升至28%(
上海新阳 、
南大光电 领衔),PCB干膜光刻胶国产化率达65%(
广信材料 、
容大感光 主导)。德邦科技在LIPO封装光敏树脂领域打破垄断,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小米15系列独家供应商,并获“合作创新奖”。数据印证国产化提速:
国产替代驱动因素:政策扶持(“十四五”新材料专项补贴研发投入30%)、晶圆厂扩张(2025年中国新增28座晶圆厂,拉动半导体光敏胶需求增300%)、环保法规(欧盟VOC标准倒逼技术升级)
二、LIPO封装技术:重塑手机产业链,催化在即LIPO(低压注塑包覆成型)技术通过高分子材料封装屏幕驱动芯片,实现“极窄边框+高可靠性”,成为高端手机标配:
核心优势:边框宽度:iPhone 16 Pro缩至1.44mm,小米15达1.38mm,屏占比突破94%;成本优化:减少屏幕切割面积20%,取消曲面屏工艺,简化检测工序;性能提升:防水性增强,抗跌落强度提高30%。2025年渗透率爆发:安卓阵营全面跟进:OPPO Find X8 Ultra(1.45mm边框)、vivo X200s、一加13T等4月新机密集采用;市场规模:2025年中小尺寸
OLED出货量超10亿台,LIPO封装渗透率有望从15%升至40%,带动光敏胶需求年增69%(中性预测)。近期催化事件:
小米16 Pro:2025年Q1发布,边框进一步缩至1.1-1.2mm,推动光敏树脂技术迭代;设备成本下降:点胶式
3D打印替代传统注塑模具,单产线节省300-400万元,加速技术普及。三、客户生态:绑定头部厂商,多元场景落地德邦科技以“材料-客户-场景”闭环构建护城河:
消费电子 :
小米:LIPO光敏树脂独家供应小米15系列,同步导入Pad/VR眼镜;
华为:提供导热界面材料(TIM)、电磁屏蔽胶,获2024年“技术突破奖”,合作昇腾芯片先进封装;
京东 方:消费电子、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的材料
苹果 :TWS耳机胶粘剂份额超60%,拓展至iPad、Vision Pro。半导体与新能源:
先进封装材料导入
长电科技 、
通富微电 、日月光,DAF膜/Underfill胶量产供货;动力电池结构胶供应
宁德时代 、
比亚迪 ,光伏叠晶材料用于通威股份。
机器人 与AI算力:
宇树科技:子公司泰吉诺供应
人形机器人散热界面材料,适配Unitree G1/B2机型;AI服务器:高导热材料应用于
英伟达 GPU、光模块,服务头部
数据中心客户。四、资产运作:纵向整合强化半导体布局德邦科技通过资本运作加速技术整合与产能扩张:
并购整合:2024年12月以2.58亿元收购泰吉诺89.42%股权(溢价458%),补齐高算力芯片散热材料技术,承诺2024-2026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4233万元;布局环氧塑封料(收购衡所华威未果,转向泰吉诺)。战略合作:合资设立“烟台京
东方材料 ”(持股18%),开发电子专用材料,绑定面板龙头供应链;投资安徽超摩半导体基金,撬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布局芯片产业链。五、财务与估值:业绩拐点已现2024年公司营收11.7亿元(+25%),集成电路与智能终端封装材料营收分别增长41%、47%,毛利率超40%。尽管新能源材料价格竞争拖累利润,但机构一致预期2025年将迎拐点:
[table0]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PE仅31倍,低于可比公司(
中石科技 、
晶瑞电材 等)平均55倍,目标价52.89元,潜在涨幅超40%。
六、结论: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的双重机遇德邦科技的成长逻辑清晰:
技术壁垒:LIPO光敏树脂、芯片级Underfill胶等5款材料为国内唯一供应商,验证周期长达5年,短期无竞争对手;需求爆发:LIPO封装渗透率跃升、AI算力材料增量、人形机器人散热需求三重驱动;生态协同:大基金一期持股(22.3%)、绑定华为/小米/宁德等头部客户,技术-客户-资本闭环成型。投资建议:短期看LIPO新机催化(OPPO/vivo Q2发布),中长期看半导体封装材料放量,当前位置具备显著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