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25年6月:万里长征之飞夺泸定桥:还没止跌呢

25-06-04 22:59 488次浏览
永动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灌注;器具捶打得过于尖利,不会长久得以保持。纵然金玉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够将它守住;身居富贵而不可一世,必然是在自取灾祸。功成名就抽身而退,这才符合天道。

【解析】
本章是老子对人格及道德修养所提出的看法,它是对一般人提出的,还是对统治者提出的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些原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

本章侧重从反面提出问题,指出要戒骄、戒盈、戒满、戒锋芒毕露等,作为其对比的正面的品德,则是“功成身退”,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天之道”。

老子要求人人具有戒惧之心,其实和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忧患意识”并无不同。老子处处以“天之道”喻人之道,因而在本章结束时,提出“功成身退,天之道”,体现了其思想体系的一致性。

物极必反,是本章中突出的论旨。全章在论述人格理想时,不像前几章从正面进行描述,提出应当做的方面,而是接连发出一系列的警告。当然这种警告是从道德观念的角度提出的,没有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因而不大可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和影响。

本章全用四言句式,整齐划一。先秦多部著作中也有类似思想的表述。如《管子·白心》:“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左传·哀公十一年》:“盈必毁,天之道也。”由此可以看出,精通和掌握传统文化精髓的老子正是在总结先民智慧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整套从形上至形下有关“道”的理论,因而是中华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

-----------------------------------------------------------------------------
2025年6月交易总结

2025年快过去半年了,一点成绩都没有,
做得越来越差,感觉离悟道越来越远了。

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呢?
下半年怎么做呢?

目前阶段,
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如何去转化去化解?



麻烦点个赞鼓励一下,
谢谢大家!
祝大赚!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的交易记录和复盘思考,仅供参考交流,不做任何个股推荐,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按此操作,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买卖需谨慎!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永动机

25-06-05 11:05

0
苏辙《老子解》:
“知盈之必溢,而以持固之,不若不盈之安也。知锐之必折,而以揣先之,不知揣之不可必恃也。若夫圣人有而不有,尚安有盈?循理而后行,尚安有锐?无盈则无所用持,无锐则无所用揣矣。”

翻译:
知道“盈满”必然会导致“溢出”,却还强行去“持守”,不如保持“不满”的状态来得安稳。知道“锋利”必然会导致“折断”,却还去“刻意磨砺”,却不知道“刻意磨砺”是不可靠的。至于圣人,拥有万物却不占有,哪里会有“盈满”呢?遵循自然的道理去做事,哪里会有“锋利”呢?没有“盈满”,就用不着去“持守”;没有“锋利”,就用不着去“刻意磨砺”。

详细解读:
1. 对“盈”和“锐”的理解:
  - “盈”:指事物达到满溢的状态。苏辙指出,当事物达到盈满的状态时,必然会溢出,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强行去“持守”这种盈满的状态,反而会更加危险。
  - “锐”:指事物过于锋利或强硬。苏辙认为,过于锋利的东西必然会折断。如果刻意去磨砺这种锋利,反而会因为过度依赖这种锋利而失去可靠性。

2. 圣人的智慧:
  - “有而不有”:圣人虽然拥有万物,但并不去占有它们。他们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盈满”,因此也就不存在“溢出”的问题。
  - “循理而后行”:圣人遵循自然的道理去做事,不刻意追求“锋利”,因此也就不存在“折断”的风险。

3. 无为而治的理念:
  - 苏辙强调,圣人通过“无为”的方式来治理世界。他们不追求过度的占有(不盈),不追求过度的锋利(不锐),从而避免了因“盈”和“锐”带来的问题。
  - 这种智慧体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刻意,从而达到一种长久而安稳的状态。

总结
苏辙在《老子解》中通过对“盈”和“锐”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老子》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的道理。他指出,圣人通过顺应自然,不追求过度的占有和锋利,从而避免了因“盈”和“锐”带来的问题,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智慧。
永动机

25-06-05 11:02

0
原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王弼注:不若其已。

今译:不如适可而止。

原文: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王弼注:不可长保也。

今译:不可以长期保持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

王弼注:四时更运,功成则移。

今译:运势随时光的流逝而变更,功绩一旦达成,运势就将转移。
永动机

25-06-05 11:01

0
淮南子道应训:

“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府库分人。七日,石乞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听也。

九日,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而致之。十有九日而擒白公。

夫国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谓至贪也。不能为人,又无以自为,可谓至愚矣。譬白公之啬也,何以异于枭(许慎注:枭子长,食其母)之爱其子也。

故《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白公胜夺取了楚国的政权,但他没有把国库里的财物分给众人。过了七天,石乞对白公胜说:“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国家,又不能把财物分给大家,灾祸一定会降临。既然不能分给他人,不如把国库财物烧掉,免得让人利用这些财物来害我们。”然而,白公胜没有听从石乞的建议。

又过了两天,叶公率军进入楚国都城。叶公打开国库,把财物分发给众人,把武器分发给百姓,从而赢得了民心。十九天后,叶公就擒获了白公胜。

国家本就不是白公胜的,但他却想据为己有,这可以说是贪婪到了极点。他既不能为他人谋利,又无法为自己保住政权,这可以说是愚蠢到了极点。

白公胜的吝啬,与猫头鹰爱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许慎注:传说猫头鹰的幼鸟长大后会吃掉自己的母亲。)所以,《老子》说:“抓得太多,不如适可而止;把东西磨得太锋利,也无法长久保持。”
永动机

25-06-05 10:53

0
原文: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王弼注: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衂,故不可长保也。

今译:既砸刀刃让它尖锐,又磨它让它锋利,必然会伤损刀刃,所以没法保持刀的寿命。
永动机

25-06-05 10:53

0
备注:(老子、王弼均认为持德不如无德。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王弼注说:“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
永动机

25-06-05 10:52

0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王弼注: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今译:持守,就是努力使自己不失去施于人的恩德。既不失去施于人的恩德,又有许多私心杂念塞满心胸,必然有倾覆、危险的势头。所以不如适可而止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更不如无德无功的人。
永动机

25-06-04 23:12

0
超短线交易,今天买今天卖的,在做到50万以前不建议分仓,满仓直接干实在心态顶不住最多分两票。这个阶段是为了证明你有天赋,做了尝试超短线这个决定就意味着你要接受失败。


全仓的意义,在全神贯注一支票的情况下,保证每支票买的都是当日你模式的首选,模式内的龙头票。而为什么要小资金去做,因为买卖能够最大可能去除滑点,最完美地走出你模式的最高上限,尽力去激发你的模式曲线潜能。

为什么悟道期不建议分仓不建议用更多的资金,因为你连难度最低的小资金全仓都不能稳定跑赢指数,你凭什么认为你大资金增加滑点成本分仓的情况下能够赚钱。分仓票意味着,杂毛跟风股胜率低,卖出时候分散精神,最终拖累盈利曲线可能你全仓龙头的时候能勉强盈利,但分仓低胜率杂毛票的情况下就无法盈利了。

很多人会问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分仓操作,当你小资金证明你自己悟道了就是稳定跑赢创业板了,那你就可以根据你小资金的最大回撤,再按照你理想的回撤百分比去通过仓位分仓调整你模式的回撤,从而让你达到一个舒适的模式运行。

----------真爱坤
永动机

25-06-04 23:09

0
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词,叫作“战略定力”。
一个人真正的实力,往往不在他风光无限的高光时刻,而是在黑暗压顶时,他以怎样的姿态穿行其中。

面对困局,有人急躁冲动,陷入情绪的泥淖,四处埋怨。

也有人按兵不动,静观大局,悄然积蓄力量,最终以冷静翻盘。

关键时刻,你能不能稳下来,不被情绪裹挟,不被恐慌击溃。

风浪不可怕,怕的是你一慌,就把方向盘交了出去。

很多人急于换路,是因为只看当下。

而最终成事的人,总能把当下的困境,看成未来的起点。

你觉得是天花板的难题,其实是根还没扎够深;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真正拉开差距的,往往是你在最焦虑、最混乱时,还能坚持把一件正确的事做下去。
真正的强者,不是在顺风时跑得多快,而是在局势最乱时,仍能不乱自己的心。

最难的时候不放弃思考,最暗的时候不背叛判断,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实力。

人与人真正的差距,不在高光时刻,而在低谷中的心态。

愿你能在泥里走出方向,在乱中守住底线,在弱时悄然积蓄力量。
因为最后的大成(悟道):
不靠某个短期局部爆发的赢,而靠不断进化的理解力的韧性穿透全局,抵达你想要的光明!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