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市场阶段性底部的核心要素**
**一、下跌原因自然衰竭**
所有下跌必有头部和顶部K线,有且仅有一根K线即可引发大规模下跌。连绵阴跌源于原本即将结束的下跌前某处提早出现市场反弹,继而促使第二轮甚至更多抛售海啸。这应验了金科玉律——"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自然衰竭的三个标志:**
1. **新领头板块出现**:刚出现时无人注意,但仔细甄别会发现这些标的早在去年某时已准备就绪,出现明显的月K线和季K线量能右移现象。
2. **大盘K线特征**:自然衰竭的大盘通常不会立刻出现阳包阴K线,但在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周线层面,会在未来看见大盘收盘价的覆盖现象,这宣告市场已经结束。
3. **散户追杀散户迹象**:领头下跌和下跌最猛的个股开始进入最后阶段,没有恐慌性连续大单,冷不丁还有连续几个价位的回补,量能枯竭是绝佳信号。最直接的还是看价格,但这需要基本功。
**二、干预力量大于下跌因素**
干预性力量在中国证券市场常见。直接例证:2015年市场恐慌情绪被扭转,
上证指数从2850反弹到3678,后续所有指数波动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涵盖在那个箱体里。
**当前市场分析:**
最近冲击有环境和自身原因,但从技术分析角度,没有明显直接导致连续下跌的K线,不构成头部,更不用说顶部。之所以出现杀伤力现象,基于今年5月9日的3418点,按理指数需触碰3080附近,却被硬生生掰过来了。
联想洪水被硬性改道或泄洪后的景象,就能理解现在指数的所有变化——横向消磨时间,靠时间发散消化。老话叫"夹板"。
**夹板局面特征:**
- 对高估个股杀伤力依然巨大,建议在中低价个股中寻找机会,避免殃及池鱼
- 成交量会缓慢放大,往往出现双底或多重底现象,如积食需要时间消化
干预力量强大也是改变市场底部的条件。
**三、底部确立K线的必然性**
市场阶段性底部特征——必有底部确立K线。
**四、趋势与箱体的本质区别**
- **趋势**:底部一定出现和顶部不同的数字序列改变
- **箱体**:无需担心
**核心要义**
底部确认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原因自然衰竭、干预力量介入、确立K线出现。趋势性底部伴随数字序列改变,箱体性底部则无此要求。技术分析的精髓在于识别这些关键信号的组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