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离开较为成熟的交易模式,探索全新交易模式,但就事实而言,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我,至少不适合现在的我。
特朗普突发关税利空,导致市场情绪崩溃股灾。
合力下导致心态失衡,操作变形,连续大幅回撤,大幅回撤后连续满仓交易。
1.情绪和基本面中线的不可共生。
三月份的趋势行情让我眼馋,于是我产生了探索全新交易模式的想法,就结果而言,大错特错。首先是比较成熟的长期短线交易,高频换股,追热点,这些与中线交易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我的很多交易,标的选的没有问题,但因为常年短线交易的思维惯性,我无法格局,无法等待到拉升的时候我就出局了,有时候我竞价就离场了。这是短线交易和中线交易的完全不同点。
短线交易追求的是在热点中不断切换,不断根据市场动态改变自己的观点,所以频繁换股是常态,在不断换股中追求暴利。短线奉行的是渣男信条,下一个更乖,下一个更好,9.35分我最爱你,9.36瞬间就能被抛弃。
中线交易追求的是守得一座青山在,管他东西南北风。就是坚定,在出现原则问题前,永远只看他,短线一浪一浪的过去,不能动摇我看好的信心,就是坚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而我,用短线的心法,做中线的持股。损失惨重。很多时候,标的没有选错,但我却早早的出局了。
2. 保持短线交易状态就不能做中线,观察的锚定不一样,判断的依据全然不同,需要改变股票的世界观。
短线交易的世界观是赚钱效应亏钱效应的所在地,看短线热钱在做什么,有什么反馈然后分一杯羹,或者进行规避。
中线交易的世界观是,基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得出区间大涨结论。基本面分析也就是市值重估的逻辑,业绩,行情发展等逻辑,叠加技术分析。一旦得出了区间大涨的逻辑,在逻辑不变的情况下就是坚守坚定,不管有多少波折,始终坚守。
做短线的很多时候最怕坚守,坚守了就不是短线了。做中线的高频交易也不叫中线了。短线的坚守A杀图表,4天腰斩的比比皆是。中线交易,卖在大涨前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下杀卖出,上涨买入,一面两吃,追涨杀跌。
短线就是要在切换中得到情绪溢价,这叫路亚。
中线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这叫台钓。
而我,用了路亚的杆子干着台钓的生意。
短线中线不可共存。如果你是天才,我并不否认这种情况。但如果我相信我是个天才,我一定做不出来股票,所有心存侥幸的人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惩罚,这是局限于股票市场的真理。短线,不相信运气。
3.情绪控制,作手的心态如何保持理智。
本轮腰斩,4.07前持仓标的总共回撤了13%,4.07后的高频满仓交易回撤了27%。
股灾黑天鹅并不能消灭一个交易者,但高频交易可以。尤其是心态失衡后的高频交易。
心态决定操作,操作结果反馈影响心态。越亏越想交易,越交易越亏。亏钱说明操作和市场至少一个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哪一个出现了问题,在问题被消灭前都不值得继续交易。所有的侥幸都是扼在咽喉的匕首,当你意识到疼痛时,命都没了一半。
如何进行情绪控制。
1. 交易模式。成熟的交易模式一定有止损或者调整的程序,按照程序走,操作一般不会影响太大的心态。执行力和控制力决定交易模式发挥程度。
2. 交易者本身。当你的世界只有股票了,股票对你的影响就是100%,甚至120%。但,你是否还记得,做股票的初衷,一个以交易为生的交易者,来到这个市场的初心,我的初心就是让生活更好。我可以做不出股票,但股票一定不能对我的生活产生负反馈,股票只是手段,他承载不了生命的意义,至少无法承载生命的全部意义。股票太虚了,股票最本质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工具,然后被赋予了投机的属性,他太虚了,生命在他上面立不住脚的。所以,本末不能倒置,生活大于股票。股票只是千万种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方式之一。
利弗莫尔以一颗子弹做为了生命的句号,逍遥刘强最终却难以逍遥。所有交易者都知道高风险高回报。但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全部都是因为高回报,这是参与交易的因。但高回报的因是高风险。因果不虚,所有交易者来到这个市场首要的目标不是高回报,而是控制高风险,控制因果的因。
所有人都知道要控制风险,但在高回报面前,在高回报这一潘多拉魔盒面前,99.999%的人都选择性忽略了风险。
区别作手与赌徒的分水岭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在靠近潘多拉魔盒时及时缩回的手。缩回的快慢之间将交易者分为了三六九等。缩的快的只被收回了一根手指,缩的慢的已成交易长河的枯骨。
寻找实业,或者稳定的东西作为第二支点,降低股票交易在生活来源的占比,降低股票对我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为了控制心态,让理智占据大多数。All in的人,在天赋上就落了一筹。无论是交易还是生活。非常容易陷入极端,无法做到如是关照。
3.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难。三千诱惑,几经沉沦。弱水三千,剩下一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坚定就好,不断完善。这样的系统最适合自己的性格。就像我是个急性子,就是喜新厌旧,短线最适合我。格局尤其是没有波动的格局对我来说是非常难的事情,而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坚定,放长线钓大鱼往往更时候。先取三千,再剩一瓢。
交易不相信侥幸,侥幸存活的人终将成为市场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