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30年纪念

25-04-26 11:22 9700次浏览
鱼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当你还年轻,

无论你投资什么:
都必须考虑三件事。

1:标的是否限量?(无论如何都无法增发,供给总量是一个定数)
2:标的是否唯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别的标的替代)
3:标的是否刚需?(人类刚需,如果你考虑是局部人群社区的刚需,那要考虑一下这个人群社区未来会不会衰退消亡?)

然后才值的去考虑,这个标的上限。如果当下的价格,距离它的上限,有成千上万倍的距离。那就是一个合格的标的。
如果标的连上面的123都无法做到,甚至连第一条就做不到了---实际上,世间绝大多数标的皆如此。那就立刻忘记它,因为那样的玩意儿根本就是个坑,绝对是个骗局。只能骗骗尘世中的傻瓜们的。傻瓜们是分不清真假的。

实际上,你的一生,能遇到的这样的标的,真的不会很多。可能一生也就1个,绝对不会超过3个。
所以当你遇到它的时候,你必须明白,你的投资生涯的其他的另外那一堆交易,无论已经积累了多大的成就,那都只是为了完成一次次的摸索、学、领悟的过程,其实都不算赚钱。或者说,那些赚到的钱相比于这个“它”会带给你的,都不值一提。

然后,正是因为123本身来自于自身的高度确定性,剩下的日子里,你将无事可做。唯有与时钟的嘀嗒相伴。这个过程很无聊,也很有趣。学会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你老了,你又会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会离开。你肉身的时间不是无限的。
你过去的的人生:本质上,
寻寻觅觅,只是为了与它结缘,
顽强忍耐,也只是替别人妥善地保管了一段这个标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终将一点点放手。主动的把它一点点释放回社会。这个就是传承。
至此,人事已尽。

你将无愧于你这一生的投资生涯。

-------------------------------------------------------------------------------------------------------
回想入行30年那时,那时你会说,原来所谓的投资就是个骗局,这花花绿绿的世界,其实根本上没有可投资的标的。
无数傻瓜们会反驳的,那么多牛股,都不行吗?

“真的。没有123就不行。”
打开淘股吧APP
37
评论(27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鱼鹰

25-07-22 15:36

16
其实客观世界的牛市并没有意义。因为遇到牛市把握不住,又有何用?反而等牛市结束的时候,系统风险处处都很高,任何股票都面临无法预知的大跌,没赚到钱,反而还要面对如此凶险,更是不可接受。那样的牛市不属于你,对你非但无益,而且有害。[淘股吧]

所以:只有当客观世界发生了一场牛市,而同时恰恰在投资者主观世界中,也牛眼看对了客观世界的牛市,投资者如此才可能抓准了这波牛市,这对投资者来说才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牛市。没人能把自己投资生涯中每一轮牛市都把握住。神都做不到。所以我这波放弃。
但是一个人只要把握住一次属于自己的牛市,资本就上一个台阶。
回顾我经历的30年,不过是把握住了3次半牛市行情而已:1996年512点大牛市我把握住了,这轮牛市从2245点调整到998,历时五年,我分毫无损。然后2005年998点牛市我又把握住了,牛市在6124点结束跌至1664点我再次分毫无损全身而退,随后又抓住一次1664-3478的大型反弹,3478反弹结束我又全身而退分毫无损。接着那轮5178融资杠杆牛市底部我又把它当成大反弹又积极参与了,5178点结束的时候我仍然分毫无损全身而退,最后2019年初2月份那次小牛市我也把握住了,最低点满仓抄底,积极参与一直到21年三四季度全线退出。如此,2轮大牛是+1轮小牛市+半个反弹牛,我都把握住了,它们是属于我的。
这次24年9月暴起的牛市,初期我小仓位参与了,小赚一点,但后续市场运行发生了变化,我再次知难而退,但这次,退出后,基于大银行,大央企的基本面趋向于恶化,我不再参与了,因为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湖,它就在那里。我迁徙了。
投资者一生中把握住2-3次属于自己的牛市后,资本就完成积累了,就可以以更广泛的视野,更淡定的心态,去考虑一些更暴利的长期投资方向。这不光是财富的自由,更是一种投资灵魂的自由。

祝你好运,牢牢地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完成资本规模的积累。
鱼鹰

25-06-20 17:03

16
现在没有什么可以多想的。[淘股吧]
对于已经财务自由的人来说,熬,无论股性,还是债性,都是熬。资本市场的高风险期,唯有熬过去才行。时间上有一段很艰苦的“无为期”。
对于本金规模比较小的人来说,最好的事情是踏踏实实打工,不要多想财务自由这种事,躺平。躺平是积累子弹,为将来的大机会做准备。躺平也是熬。

这都是上策。

中策是赌,巨变时期,各种获利机会伴随着隐藏的高风险层出不穷。一次赌对了就赚到一笔。赌错了一次就倾家荡产十年白干。
看到机会就赌,也不失是一种态度,因为赌的过程你还在学。学总是好的。

总的来说,
在一个对个体的各方面环境(国际环境,国内经济环境,地球地质环境,地球生物健康环境)都非常不友好(可能是最近100年最不友好)的历史时期,主要矛盾是生存。而非扩张。
鱼鹰

25-07-23 09:14

14
当年明正来过杭州,到过我家,我那时计算机背后的墙上还贴着大坐标纸,净利润的月线图,明正看了后认同我的控制论观点;但在山外山喝茶聊天的时候,提出,NAV应该是指数性上升的,坐标纸太小了,你过去的成功不值一提。要把眼光格局放大。那时候大概是2000年吧。[淘股吧]

之后就没有再见面过。

今天贴出当前的NAV月线(本月未更新最新数据)以告老友的期待。
 
 
现在我仍在变化,思考和实践。
鱼鹰

25-08-03 08:56

11
其实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能证明全世界股市已经高处不胜寒了。这个压到本段结尾去说。[淘股吧]

我开始炒股是95年下半年,那时候的美股股票价值中枢是10倍市盈率,涨到15倍市盈率就是大头部必跌。A股也没啥定位,就两个字乱炒。
就这么炒了30年,美股涨到市净率几十倍还觉得便宜(简直荒唐)。市盈率静态的50-60倍比比皆是。
大企业动不动2万亿美元估值,4万亿美元估值。
一个常识是:几万亿美元估值,想想,这个企业在未来1万年里,所有年度总的净利润能把这几万亿美元赚出来么?怎么去想,都没把握。甚至,有把握是赚不出来的。
那么买股票的人就都是傻子了。

这就是不合理,因为市场交易机制没有把对未来的业绩衰退和同业竞争因素 充分估价。

回到我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在股市里炒来炒去30年糊里糊涂赚了上千倍,这不是时代的红利又是什么?这种红利能持续吗?这合理吗?
直说吧:再过30年,我的业绩很可能最终的净利润是0甚至是负值。这才是天理。
连我这种人都上千倍利润了,全世界的股市能不崩吗?
鱼鹰

25-07-18 11:03

11
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真的我也同感,这世界太精彩了。
当然,如果能有折磨是最好的,人的心性,方能百炼成钢。
鱼鹰

25-06-25 16:58

11
个人判断,A区域为拉高头部区域,要非常谨慎。[淘股吧]
D区域很长一段时间:中长期不可及;
B区域为长期指数横盘平衡区域,
C区域暂不可能进入。C区域意味着A股价值回归,市场投资主体趋于理性。

E区域时间走到了后,可能开始市场的第二阶段(1990-2028算第一阶段)。目前暂无法判断市场那时的趋势。
鱼鹰

25-07-23 08:34

10
假设我自己理解正处于一场牛市中,我会每天积极挖掘短中线利润来源。[淘股吧]
如果市场趋势发展的很好,完全没有大势趋势被破坏的考虑的话,我每天会争取上手头最大的仓位(100%,当然,我不会上任何杠杆)。
但满仓持仓跟涨,也有技巧。就是一定要注意T+1交易制度。
手里的持仓,如果你今天盘中卖掉了,然后市场继续上涨,你又想再次跟进(也许你找到了更好的标的,换了股),你又一口吃回去,这就是不懂T+1盘中交易的手筋。
T+1交易制度下,上午不要一次性卖掉全部的仓位,因为很可能上午只是个全市场获利回吐,然后新资金接住,卖盘衰竭市场又上去了,这时候,你再冲回去,你的隔日持仓活筹就变成了当日买入的死筹,就是待宰的羔羊。如果午盘或者下午市场跳水,就逼得你在今晚决策一次赌命了,因为如果这里就是中期高点,你明日开盘不走(哪怕低开也得走)就要套一整波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早盘不要太激进,把市场波动看成假动作就好。早盘手里的筹码都是活的,你想卖,当日任何时刻都能卖。
一般的做法,是随时寻找更具备短线阿尔法的标的(股或基金),将自己分析的未来易涨抗跌的换入滞涨易跌的这是一,其次,手里的优质筹码也可以随着市场情绪的摆动上下做日内的减仓和加仓,争取到一些超额收益。
而下午盘,一般都是日内趋势明朗后的惯性延续;下午盘要注意的是在手里还有活筹的情况下,卖出减仓,和买入加到全满,心里都有数,心算是时刻进行的,如果我卖错,我再加回;如果我这把加错了,市场下杀我必须减,我手里活筹还有多少,把活筹全砸光,我隔夜仓位还有多少(是不是仓位太高);总之每日盘中随时对手里的活筹死筹各自的仓位有个数,像个计算器一样。
收盘前的逻辑其实是最容易理解的,即使看好市场中期趋势,但是你意识到明天早盘很可能低开的(有些还会有低开后一波下杀),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收盘后的隔夜仓位如果是满仓就完全是愚蠢的;你可以在收盘前无脑出一部分仓位,账户上留着现金就是针对明日早盘的低开或者下杀一波的。因为既然你都判断明天要低开了,那么你今日隔夜仓持仓的意义何在?你看好市场也可以更便宜买到筹码。
所以这么一天高频折腾下来,本质上,你是把你的活筹权 用光了,手里都是死筹,相当于你变卖了你的活筹权,手里拿隔夜的全部是死筹。权利变现获得了一小笔收入(换股的α增加或者盘中T出的现金)。很好理解,即使你每天都是收盘半仓做多隔夜的,但你的交易时间段内,你是满仓的,你跟随这个牛市也是满仓跟随收益级别的。

高频的好处就是对市场的冷暖非常敏感,市场有很多板块,在牛市的末段,你无论如何高频换α,都感受到盈利的极大阻力了,账户怎么做都举步维艰了,那就是该放弃的时候了。因为对市场风险的感知你是全市场最敏感的人。每天盘中的波动你都参与体会了,选股的α努力你也尝试足了,这样你都赚不到钱,资金卡上的NAV跌易涨难;
到这个时候,其实就又回到了上面我的共识:
客观世界的市场的牛市与我又有何干?如果我这么努力,都维护不好我的账户NAV的牛市,市场的所谓“牛市”于我又有何意义?就算有牛,牛还在,我也进入不应期了,我完全可以放弃市场了。保护我过去这波的NAV成果才是关键的大课题。吃进来的,虽然少,我也不吐回去了。

因为随着岁月这么一波波割市场“牛熊幻想”的韭菜,是个漫长的事业,只要你赚到的保护住,不回吐,你来回几次,资本就上台阶了。

过去30年,我对A股的股票从来是不吝惜的,卖了就卖了,没多大的事情,股票太多了,如果一定要找做多机会的话,小小机会多得很,况且,只要大股东二股东都是愿意卖的(发行价)我一介小散又有啥舍不得卖的么?
我从1995年就对A股的股票本质理解为一个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一个票证,这个票证:股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都是用归零的结局去公平的看待每一个股票的,就像看那些山寨币一样。我从来不把自己的阶段性账户命运捆绑在某些企业(股票)上。自己NAV(账户)的命运只能是我自己掌握的,与A股命运无关,与任何企业都无关,与客观这个世界也无关。这是我比较偏执和其他投资者不同的地方。

未来,市场好像是要从“敞开供应的侧重融资的工具化市场”转变为“对稀缺企业的侧重投资的资本市场”了,这个过程也许又是30年,真正的侧重资本需求的市场,能否建立成功,还要踏踏实实一步步观察,这不是说来就能来到的,过去的路径很难摆脱,文化的改变是最难的。

资本市场不来,我也不会回来了。
鱼鹰

25-06-30 16:34

10
现在虽然指数没涨,A股总供应量(总市值)已经涨破100万亿RMB了。[淘股吧]
我前阶段分析老百姓的总存款应该是撑不住这个市值规模的。更何况蓝筹股的未来业绩展望很不好。未来,蓝筹股业绩应该是会稳定下滑的。
市场一方面要靠情绪题材撑住投机气氛;;另一方面,管理层要加快开发除了居民部门以外的新的接盘力量,这部分新增增量进来,配合老百姓乐观情绪,股市才能撑住。而且这部分增量资金的智商不能太高,因为智商太高的资金不会接最后一棒的。必须比老百姓还要笨一点。

想来想去,也就是外资了,这个窗口期,如果得加大力度金融开放,一些比较蠢的外资就能进来接盘。
鱼鹰

25-07-21 17:10

8
阿弥陀佛,希望真的有一波大行情,股价都定位到发疯的程度。否则现在这代年轻人,太苦太没机会了。
鱼鹰

25-07-30 09:23

7
我设想,专业的事情让专业设备去做。[淘股吧]
把每台计算机/手机/大型机房的所有计算机的每个时间片上的所有计算任务都外包出来,这些计算任务全部放到互联网上,去让专业矿池的计算矿工去解决,矿工群体投入计算设备和能源,计算出结果就全部打包封装在互联网区块链上,结果的正确性有去中心化的机制来保证。所有的本地计算机的节点“钱包”也就实时得到了计算的结果信息,连入本地计算机操作系统,就可以连续的运行。

计算机用起来体感还是一样,用户也不需要知道实际的计算过程已经不是在本地完成。实际上每台计算机仅负责人机界面的交互。不再强调本地运算能力。

矿工打包计算结果区块,以此分配区块奖励(计算量代币)。

由于奖励存在,矿工行业仍然会非常卷,这促进了计算能力的科技进步迭代速度。这种去中心化的竞争明显要比垄断寡头挤牙膏模式要好。

矿工部门是分布式的,具有永不停机的属性,矿池甚至可能演化出AI矿工,不仅具备计算能力,甚至具备计算知识。也就是说有些结果不需要计算就能直接知道。而且这种“知识”会不断增加。

本地用户在解决高强度计算的时候获益是非常大的,越是高强度的计算任务,互联网的ms级别的延迟就越不重要,因为远端云端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远超本地硬件能提供的算力。

代币总价值规模伴随着全人类文明的繁荣而成长。人类的一切思考和经济活动,其实都可以抽象成计算。只要人类文明发展,计算的价值就是无限提高的,这是没有天花板的。所以每一个代币代表的真实财富,是随着时间成长的。

整个生态是能够自洽的。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进化到一定的发达程度后,应该会演变出上面说到的生态。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