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30年纪念

25-04-26 11:22 15380次浏览
鱼鹰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当你还年轻,

无论你投资什么:
都必须考虑三件事。

1:标的是否限量?(无论如何都无法增发,供给总量是一个定数)
2:标的是否唯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别的标的替代)
3:标的是否刚需?(人类刚需,如果你考虑是局部人群社区的刚需,那要考虑一下这个人群社区未来会不会衰退消亡?)

然后才值的去考虑,这个标的上限。如果当下的价格,距离它的上限,有成千上万倍的距离。那就是一个合格的标的。
如果标的连上面的123都无法做到,甚至连第一条就做不到了---实际上,世间绝大多数标的皆如此。那就立刻忘记它,因为那样的玩意儿根本就是个坑,绝对是个骗局。只能骗骗尘世中的傻瓜们的。傻瓜们是分不清真假的。

实际上,你的一生,能遇到的这样的标的,真的不会很多。可能一生也就1个,绝对不会超过3个。
所以当你遇到它的时候,你必须明白,你的投资生涯的其他的另外那一堆交易,无论已经积累了多大的成就,那都只是为了完成一次次的摸索、学、领悟的过程,其实都不算赚钱。或者说,那些赚到的钱相比于这个“它”会带给你的,都不值一提。

然后,正是因为123本身来自于自身的高度确定性,剩下的日子里,你将无事可做。唯有与时钟的嘀嗒相伴。这个过程很无聊,也很有趣。学会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你老了,你又会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会离开。你肉身的时间不是无限的。
你过去的的人生:本质上,
寻寻觅觅,只是为了与它结缘,
顽强忍耐,也只是替别人妥善地保管了一段这个标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终将一点点放手。主动的把它一点点释放回社会。这个就是传承。
至此,人事已尽。

你将无愧于你这一生的投资生涯。

-------------------------------------------------------------------------------------------------------
回想入行30年那时,那时你会说,原来所谓的投资就是个骗局,这花花绿绿的世界,其实根本上没有可投资的标的。
无数傻瓜们会反驳的,那么多牛股,都不行吗?

“真的。没有123就不行。”
打开淘股吧APP
47
评论(50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鱼鹰

25-09-03 08:25

10
假设美债在30年时间内化解,也就是美元30年再贬值10倍,则一年期中性利率应该在7.97%;[淘股吧]
当下美30年国债收益率4.96%,长期通胀风险实际上仍然被低估。3

当下,当然是各方面都在尽力维持中性利率=4%的预期;大多数乐观的股票投资客看的更低,希望美联储降息,承认市场中性利率=2%;然而疫情后全球脱钩趋势更严重,2%中性利率的黄金时代我个人认为是百年内再也回不去了。
川普要求降息,美联储鲍威尔坚持高息;这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但实质上是美国政府既要维持美元汇率又要呵护股市上涨,反复唱双簧的过程。目的是同时制造市场的降息预期维持股市向好局面但又让美元汇率不会立刻崩溃;
这样的双簧只要市场还在盯着看,吃这一套,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双簧毕竟是双簧,唱久了,智商再低的资本也能看懂里面的调调的,那时候,股市无法维持相好的预期了,美股可能开启熊市周期(熊市开启后,基本上我们此生看不到新的美股牛市了,因为股权文化基本就要被新的资本投融体系迭代了)。同时美元汇率也崩。如果全球非美经济体在那时候,较为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则那时候,美元指数可能创出历史新低。

A股也是落后生产关系,这一波炒完后,我个人认为股市不可以再碰,因为那时候在旧的股权生产关系结束前,股权供应会爆发性炸量,稀释会非常大,几乎成为无限供应的山寨股。
垃圾股股价低了会更低,往0进发,下跌永无尽头。
鱼鹰

25-07-23 08:34

10
假设我自己理解正处于一场牛市中,我会每天积极挖掘短中线利润来源。[淘股吧]
如果市场趋势发展的很好,完全没有大势趋势被破坏的考虑的话,我每天会争取上手头最大的仓位(100%,当然,我不会上任何杠杆)。
但满仓持仓跟涨,也有技巧。就是一定要注意T+1交易制度。
手里的持仓,如果你今天盘中卖掉了,然后市场继续上涨,你又想再次跟进(也许你找到了更好的标的,换了股),你又一口吃回去,这就是不懂T+1盘中交易的手筋。
T+1交易制度下,上午不要一次性卖掉全部的仓位,因为很可能上午只是个全市场获利回吐,然后新资金接住,卖盘衰竭市场又上去了,这时候,你再冲回去,你的隔日持仓活筹就变成了当日买入的死筹,就是待宰的羔羊。如果午盘或者下午市场跳水,就逼得你在今晚决策一次赌命了,因为如果这里就是中期高点,你明日开盘不走(哪怕低开也得走)就要套一整波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早盘不要太激进,把市场波动看成假动作就好。早盘手里的筹码都是活的,你想卖,当日任何时刻都能卖。
一般的做法,是随时寻找更具备短线阿尔法的标的(股或基金),将自己分析的未来易涨抗跌的换入滞涨易跌的这是一,其次,手里的优质筹码也可以随着市场情绪的摆动上下做日内的减仓和加仓,争取到一些超额收益。
而下午盘,一般都是日内趋势明朗后的惯性延续;下午盘要注意的是在手里还有活筹的情况下,卖出减仓,和买入加到全满,心里都有数,心算是时刻进行的,如果我卖错,我再加回;如果我这把加错了,市场下杀我必须减,我手里活筹还有多少,把活筹全砸光,我隔夜仓位还有多少(是不是仓位太高);总之每日盘中随时对手里的活筹死筹各自的仓位有个数,像个计算器一样。
收盘前的逻辑其实是最容易理解的,即使看好市场中期趋势,但是你意识到明天早盘很可能低开的(有些还会有低开后一波下杀),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收盘后的隔夜仓位如果是满仓就完全是愚蠢的;你可以在收盘前无脑出一部分仓位,账户上留着现金就是针对明日早盘的低开或者下杀一波的。因为既然你都判断明天要低开了,那么你今日隔夜仓持仓的意义何在?你看好市场也可以更便宜买到筹码。
所以这么一天高频折腾下来,本质上,你是把你的活筹权 用光了,手里都是死筹,相当于你变卖了你的活筹权,手里拿隔夜的全部是死筹。权利变现获得了一小笔收入(换股的α增加或者盘中T出的现金)。很好理解,即使你每天都是收盘半仓做多隔夜的,但你的交易时间段内,你是满仓的,你跟随这个牛市也是满仓跟随收益级别的。

高频的好处就是对市场的冷暖非常敏感,市场有很多板块,在牛市的末段,你无论如何高频换α,都感受到盈利的极大阻力了,账户怎么做都举步维艰了,那就是该放弃的时候了。因为对市场风险的感知你是全市场最敏感的人。每天盘中的波动你都参与体会了,选股的α努力你也尝试足了,这样你都赚不到钱,资金卡上的NAV跌易涨难;
到这个时候,其实就又回到了上面我的共识:
客观世界的市场的牛市与我又有何干?如果我这么努力,都维护不好我的账户NAV的牛市,市场的所谓“牛市”于我又有何意义?就算有牛,牛还在,我也进入不应期了,我完全可以放弃市场了。保护我过去这波的NAV成果才是关键的大课题。吃进来的,虽然少,我也不吐回去了。

因为随着岁月这么一波波割市场“牛熊幻想”的韭菜,是个漫长的事业,只要你赚到的保护住,不回吐,你来回几次,资本就上台阶了。

过去30年,我对A股的股票从来是不吝惜的,卖了就卖了,没多大的事情,股票太多了,如果一定要找做多机会的话,小小机会多得很,况且,只要大股东二股东都是愿意卖的(发行价)我一介小散又有啥舍不得卖的么?
我从1995年就对A股的股票本质理解为一个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一个票证,这个票证:股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都是用归零的结局去公平的看待每一个股票的,就像看那些山寨币一样。我从来不把自己的阶段性账户命运捆绑在某些企业(股票)上。自己NAV(账户)的命运只能是我自己掌握的,与A股命运无关,与任何企业都无关,与客观这个世界也无关。这是我比较偏执和其他投资者不同的地方。

未来,市场好像是要从“敞开供应的侧重融资的工具化市场”转变为“对稀缺企业的侧重投资的资本市场”了,这个过程也许又是30年,真正的侧重资本需求的市场,能否建立成功,还要踏踏实实一步步观察,这不是说来就能来到的,过去的路径很难摆脱,文化的改变是最难的。

资本市场不来,我也不会回来了。
鱼鹰

25-06-30 16:34

10
现在虽然指数没涨,A股总供应量(总市值)已经涨破100万亿RMB了。[淘股吧]
我前阶段分析老百姓的总存款应该是撑不住这个市值规模的。更何况蓝筹股的未来业绩展望很不好。未来,蓝筹股业绩应该是会稳定下滑的。
市场一方面要靠情绪题材撑住投机气氛;;另一方面,管理层要加快开发除了居民部门以外的新的接盘力量,这部分新增增量进来,配合老百姓乐观情绪,股市才能撑住。而且这部分增量资金的智商不能太高,因为智商太高的资金不会接最后一棒的。必须比老百姓还要笨一点。

想来想去,也就是外资了,这个窗口期,如果得加大力度金融开放,一些比较蠢的外资就能进来接盘。
鱼鹰

25-08-19 16:55

9
在股市中牟利,利润终究还是来自于3个方向:[淘股吧]
1:持有了伟大的成长企业;(市场外的收益,企业的成长)
2:陪伴了一段时间的市场情绪升高,并在情绪回落前全身而退;(中线看对做对的指数化收益)
3:在市场的日内或者隔日的短线价格波动中抢帽子,并将筹码第一时间脱手;(短线抢帽子交易收益)

这里面,1是赚来源于与市场无关的利润,赚的是投资的企业长期的业务和利润成长的钱。选择1的人的基本态度立足点是市场从长期来看,他不会变好也不会变坏,即使一时变坏了,也能等到它好转,以公平的价格脱手一家企业的股票。选择1的人认为市场情绪是不可捉摸的,不参与对市场情绪的预测和交易。他们认为企业相对于市场来说更容易分析。

2是赚市场的中线行情,而且是赚一个宽指的上升的利润。选择2的人,对市场中线情绪敏感,相对的,对选择企业这件事的态度,偏向于不可知论。对他们来说,辨别市场的情绪似乎对比辨别选择企业标的更有把握。他们认为市场比企业更容易分析。

3是赚抢帽子的钱,不同于1和2,3是彻彻底底的作弊出老千。在市场中,计算机化的高频交易尚未出现之前,市场的各种标的的价格变动,是相对于平缓,缓慢和连续的。当抢帽子机会出现的时候,选择3的人,其实他们就是依靠快速的看盘和大脑反应速度,快速捕捉每一秒市场标的瞬间形成的“市场语言”和“价格变动逻辑”,在这种逻辑和信息在短线盘面扩散的过程中,他们以最快的眼脑反应速度进场并获利离场。这种行为其实类似于赌场中的出老千行为。因为这种抢帽子是不需要承担投资风险的,帽子抢进后立刻就会涨,并且横盘调整,小幅回落收盘。第二天他们就直接落袋为安。并开始下一次盘中抢帽子项目。选择3的人认为企业前景不可测,市场中长线走势不可测,维度每天短线超短线的价格涨跌,相对可测可判。他们把每一天的短线交易通过一个“积分”过程积累起来,以获取长期的市场参与后一笔可观的“总净利润”。

在现实中,3这批人,也适当会结合他们的2的感觉去调整自己的主动抢帽子的交易频率,当判断市场处于中期上升中,他们就积极的放大自己的盘中感觉,去做大量的抢帽子交易;而中期下跌过程中,他们快速的休眠,以空仓不动来应对市场的下跌。当他们积累到一定巨额的利润后(比如100倍本金达成),他们会从账户中分出一部本资本去尝试1的投资方法。

中国股市从建立开始的35年来,3这批人,他们是靠自己的快速观察,快速反应,快速应对能力,在赌场里出老千的,他们是与企业无关,也与市场涨跌无关,去赚钱的人。

当各种计算机自动量化交易模型出现后,那些久经沙场锻炼出来的最高速的人脑也就差不多面临淘汰了。人脑高频抢帽子,人肉高速交易的模式就失效了。

这部分人,要么彻底退出市场保存胜利果实,要么转向1的方式做力所能及的那些与市场本身无关的投资。
鱼鹰

25-05-18 08:56

9
双缝试验的精髓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光的波粒二象性。它还侧面道出了宇宙的本质:[淘股吧]
宇宙是包含了一切的。
一切的我们过去现在曾经看到过的,或者错过的;
一切我们想象得到的,或者无法想象的;
一切的可能性;

宇宙中的我们,每个人的NAV从当初的1.0开始,2.0......5.0......10.0......,各种可能性都在这个宇宙中。
客观上,它们都在。
宇宙不会等待你选择,它早就给你配置妥了你的所有选择。
它宏伟博大,包容一切。

在每一个分叉点,你的意识决定了你的选择;而你的观测,决定了你的意识。
宇宙是信息化的。
自始自终,用你的观测和意识,在证券市场这个泛着既规律又随机的泡泡的大锅里炖出你热爱的那锅粥。
不断地用你的观测,意识和行动,在你的世界里,把波塌缩成粒子,从而得到你观测结果的确定性。

这就是控制。

学会了观测和控制,能形成闭环,就已经赢了。
然后就是让时间箭头不断向右延申。
让那些你有意错过的世界们,增熵。
而你的炙热的情感所选择的那个世界,减熵,留下确定性,心想事成。


用自己最大的爱,去证明自己的信仰。
用自己的信仰,去证明自己的一生。
用自己的一生,去证明自己的爱。
鱼鹰

25-08-28 08:23

8
就在下一个四年周期,大概率全球资产/货币体系/流动性全崩。
鱼鹰

25-08-20 10:20

8
是这个思路,当1996年底,我炒股股龄一年的时候,就感觉,其实我是在做一个企业而不是做一个股民。[淘股吧]
我经营管理的这个企业,其实就是我的股票账户。我的命运应该与中国股市完全无关,更是与股市里的100家企业(那时有80-120家股票)完全无关。我的命运只和我的股票账户有关。
所以我当时悟到是,任何时刻,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股市挂钩,更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和任何一个企业挂钩,甚至对某个企业押上身家性命。
我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做被剥削者的。
所以才有PIOS这个软件的问世,因为所有一切客观世界都与我的账户无关的。我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就是要让账户与客观世界彻底无关。
仅仅和自己赚钱的目标有关(大体上大赚小亏,并且每一笔盈利是可持续积累的)。

你的思路是对头的。你这个趋势阈值信号的思路其实就是止损(止盈)思路。

但是你要保证的是,当那时,你将是真脱钩,真离场,而不是脱钩离场后又被新的市场信号或者你的新的交易阈值买入信号再次勾引入场。
世人常常说,只要有止损,一切都可控。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止损脱钩只做对了一半。仅仅是一个完整的动作的前半段。
因为止损不仅仅是割掉风险暴露仓位(降低仓位),还需要在减仓后彻底离开市场。这才是真的做到了止损。
鱼鹰

25-08-13 10:28

8
其实大家现在犯的错误我总结下,过去10年里也都是犯的同样的错误:[淘股吧]
1:一开始就买了山寨没有买大饼,最终这10年,空入宝山却无功而返。
2:重仓甚至杠杆交易,结果底部耐不住,一刀割了。
3:希望出奇制胜,一开始是有节制的有计划的用一点点BTC换了山寨,后来越换越多,事情做得完全失控,最后手里满把山寨全部是归零的,手里的BTC反而没有了;
4:明知道2年后的BTC比现在便宜,现在却还忍不住要追高。
5:尝试性做空BTC。
6:热爱交易,甚至去交易所做C2C的U商,频繁出入金,结果轻则被冻卡,重则被按头。
7:质押山寨币吃POS利息,结果庄家在你的质押期直接出货。等你解除质押要跑的时候,币价已经长期永久性归零。
8:去山寨业绩交易所存币,结果交易所跑路。
9:屯大饼却没备份钱包,也没备份私钥。
鱼鹰

25-07-21 17:10

8
阿弥陀佛,希望真的有一波大行情,股价都定位到发疯的程度。否则现在这代年轻人,太苦太没机会了。
鱼鹰

25-10-03 09:16

7
重新拿主题的123来看看隐私币:[淘股吧]
限量,刚需,唯一。
限量呢,没啥问题,无论ZEC, DASH ,XMR,都限量,而且都是比特币这样的2100万总量的超级小盘,这类币,和那些山寨动辄10亿甚至无上限的币有本质的初心区别。凡是总量2100万的那种,我个人判断都是初创团队有理想情怀的,不是为了收割韭菜用的。过去网上有人黑ZEC说不透明地址增发了无数,我个人判断这是不可能的,这种事只有初创团队有可能做,然而团队做这个事情并捞不到什么钱,Zec创世后始终比较小众,交易所流动性不佳,这么做捞钱的前提就是市场流动性长期都要足够,其实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ZEC开发创世团队来说,这事不做比做更有利益。
ZEC目前创世9年,存量1600万,总量2100万,还有高达500万未挖矿释放,根本不存在坐庄拉高价格的可能,我可以断言,ZEC在最近几年根本不可能在市场上卖出一个物有所值的价,仅仅创世9年的仿BTC协议的币,500万未挖矿的币会在未来持续的流通出来,这把剑悬在头上,它的市场价格肯定是无法达到高价的,是不可能接近于完成合理定价的,任凭哪个庄家都不敢去炒作的。在生命周期通胀率时间表上,ZEC将在2032年也就是7年后才能追上今天的比特币。 
刚需呢,隐私币的刚需逻辑是没问题的,人类社会包罗万象,复杂得很。BTC的全透明化社会这个理想离达成还有很多世纪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永远无法真正建成那样的社会。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小都觉得瑞士银行很高大上,非常牛逼。其实瑞士银行牛逼在哪里?它仅仅是牛逼在为客户保密的文化制度。那么有瑞士银行存款的都是坏人吗?肯定不是。合法的白钱也喜欢他。也就是说,无论黑钱灰钱白钱,人类个体其实都是希望保护自己隐私的,不想让不相干的人看到自己的账户。现实存在这样的需要。这就是刚需。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全人类金融体系如果估值1000万亿美元,瑞士银行系统值多少钱呢?1万亿美元被低估了吧?10万亿呢?哪怕50万亿也很难说是高估吧?所以,隐私币同理的,它们一同构成一个数字加密资产的“瑞士银行”系统,在代表着人类未来的数字加密资产金融体系的比特币逐渐成长到一定规模后,隐私币这个瑞士银行子体系,也会被资本赋予一个合理的估值范围。
第三就是唯一,这个非常难分析,就我个人来看,无论XMR,ZEC,DASH,都不能说将成为这个应用上唯一的东西。这是和比特币彻底不同的,风险就在这里。技术会被迭代,打理这种投资,就麻烦的多,像ETH一样,走完技术生命周期,就要同步的把手里的筹码换成下一代的新选手,然后再被技术迭代,再换。这是一种动态持仓的策略,一定要认识到所有依赖于技术的东西一定都会成为昨日黄花。当下去看隐私币市场,XMR,ZEC,DASH这三个是绕不过去的,最老,问世最久,生态里有极少数核心信仰者被市场鞭打得奄奄一息,市场基础较好,名人信仰的尤其多。这里面ZEC的信仰者最多,大多是数字加密资产世界的元老,如文莱沃克斯兄弟这类,他们坚信这个世界需要不透明的纯黑币来对抗无法被约束的公权力的操纵。

关于隐私币,这10年里我记得是作为话题讨论过3-4次了,都在过去的帖子里。就现在我觉得比较明朗,以ZEC为例,个人看法如下:
1:ZEC在2032年之前,不可能被市场合理定位。500万颗未采掘压在头上,也就是说2032年之前任何市场价格都不可能是高价。所以不要指望短期暴富,这是不可能的。
2:创世已经9年,我个人判断,ZEC的极限最低估值基本已经探明,就在3亿美元估值处。如果未来还能看到3亿美元的估值(尤其是在2026年底-2027年深秋时间段),可以以风投的心态,用自有资金的0.1%比例投资一点ZEC(如果吃不准是不是ZEC最终在隐私币中胜出的话,可以都投一点,但切记注意不要投他们的低价分叉币,那些纯割韭菜了,根本没有真实生态的)
3:当下ZEC估值30亿美元不到,着眼于20232年以后的行情,其实还属于便宜的,但追高 FOMO 肯定被套,可能要套到2032年才能见得很大的持有利润爆发。7年的被套风险是很大的。如果在这7年里,有新的技术迭代ZEC,搞不好ZEC就无缘成为数字加密资产的瑞士银行了,所以追高风险无限大。
4:关于“数字加密瑞士银行”这个叙事概念的估值,我个人认为目前2025年其实也就300亿美元估值差不多了,瑞士银行的必须性,直到今年人类还没明白过来,就算真明白的人,其实真没有几个。这两年能有300亿美元估值都撑死了,都已经是过于乐观了。至于2032年以后可能在1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估值左右。当然,无限的未来时间尺度去看,最终还是要看BTC金融的估值,如果整个BTC金融系统估值能达到我的预期,也就是50万亿美元,那么数字加密瑞士银行估值也应该能同步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应该是没有啥大问题的。

所以要说风险,大得很,当下130美元一颗,不排除2026年底-2027年深秋,伴随着BTC的中期下跌,ZEC跌回20美元去。跌幅90%妥妥的。绝对的本金被砍得只剩脚背。当下在里面倒腾的散户,短短2年时间,届时都会死绝。
但换个方向去看,当下ZEC130美元,对应27亿美元估值。说高么绝对不高,因为未来长期看,如果300亿美元估值完成,妥妥的就是一个一眼望去,完全轻松简单的白捡的10倍标的。进一步,如果它的终极理想达成,50万亿美元的BTC,1万亿美元的“瑞士银行”估值,那么就是370倍,超百倍标的。机会其实很大,比炒A股大多了。

超大的波动,超大的β,就是时刻对应着超大的风险,同时对应的也是一个超高的α,10倍-100倍,这个α在未来7年将持续存在,个人觉得,没有任何牛股可以比得上。这就是隐私币投资市场的本质。

如果你看了本贴,想立刻去配置一点,这非我写这个帖子的本意。但你完全可以以一个平和的心态等待机会,短短2年内,这样的机会可能就有,在你觉得合适的价格,以风投的心态买一点点比如总仓位的0.1%参与进来,持有不动,永不加仓。如果有哪一天,这0.1%自动成为你总仓位的30%甚至50%,那将是你一生的骄傲。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