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9%的人沉在技术分析的泥淖里,跳出来的1%的有99%沉溺在模式的泥淖里,再剩下的1%才是真正了解这个市场。
市场是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博弈,只要是人,那就有情绪,只要有情绪,那就有起伏,只要有起伏,那就有节奏,只要有节奏,那就有机会。
而机会的大小只看一个东西:量能。
可以说超短线的世界,只有两种东西最重要:情绪和量能。
情绪意味着节奏,量能意味着钱,踏准了情绪才能在有量的行情里赚钱。
今天情绪高涨,你就得预期明天情绪低落,并且在A股T+0的基础上,你得预期后天情绪再度高涨。
而一切的操作都是围绕这个展开,所谓的超预期、低于预期和符合预期,本质上就观察市场情绪的反馈。
在所有预期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最优值搏率的点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情绪高涨,预期明日情绪低落,那你得想明日情绪低落之后后天情绪再度修复后,哪些股能在明日按照预期低落,后天按照预期高涨呢?又有哪些股在明日情绪继续高涨的情况下,后天情绪大概率低落的情况下,你能赚钱呢?我认为这就是节奏,跟选股没有太大关系,踏准了节奏,什么垃圾股都能飞天,极端情况下如去年的927千股涨停,你这个时候谈什么选股呢?随便买一个就是赚,但是那个时候怎么没有人说选股失效了呢?
其实说白了,这个市场最不会失效的真理就是任何模式都会失效,情绪理论也只是在以资金推动为主的市场里的一种具象化表现而已,等到A股做到了像美股的规模,情绪理论也会失效,到时候满天的量化会摧毁一切情绪博弈,转为最冰冷的数据博弈。不过应该等不到那个时候,情绪理论能支配A股至少再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