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丽 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4月17日,股价冲上10.84元涨停板,月内第六个涨停,年内涨幅153%,市值直奔80亿,散户们还在为涨停欢呼,殊不知这场“击鼓传花”的鼓点已经敲到了最后几拍。表面看,这是
环氧丙烷、
光刻胶、
建筑节能三大概念叠加的“史诗级利好”,但扒开光鲜的外衣,内里却是资本精心设计的嗜血盛宴。
先说环氧丙烷的“产能神话”。荷兰鹿特丹港30万吨产能关闭,红宝丽立马被捧成“国产替代救世主”,泰兴基地12万吨产能成了游资炒作的噱头。可现实呢?国内环氧丙烷总产能超800万吨,华东现货价从7550元/吨跌到7450元/吨,供大于求的行情下,这“利好”就像给快饿死的人画大饼——闻着香,吃不着。更讽刺的是,红宝丽环氧丙烷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9.82%暴跌到2023年的0.10%,技改项目拖到2025年底才投产,眼下这点产能连塞牙缝都不够,资金却硬生生把市盈率吹到130倍,比化工行业均值高出5倍。
再看光刻胶的“国产替代故事”。一异丙醇胺纯度99.9%?通过
中芯国际 认证?听着高大上,实际2023年这块收入才2.8亿,占总营收不到15%,毛利率勉强撑到15%,日本JSR和信越化学依然垄断全球市场。游资们拿着“国产替代”当令箭,把红宝丽包装成半导体新贵,可散户们知不知道,光刻胶清洗剂量产技术还没突破,实验室数据到商业化隔着十万八千里?这就像拿着一张空头支票,却要散户用真金白银买单。
建筑节能政策更是“神来之笔”。《通用规范》4月1日实施,红宝丽1000万㎡保温板产能被吹成“政策红利”,可2024年这业务收入才187.8万,占比不足0.15%。资本炒作的逻辑就是“先画饼再跑路”,等散户冲进去接盘,游资早已带着利润离场,留下一地鸡毛。
财务数据更是赤裸裸的讽刺。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609万,净利率2.44%,负债率60.3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58天暴增到72天,现金流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就这基本面,市盈率敢飙到130倍?
万华化学 毛利率25%,红宝丽只有15%,利润全靠财务魔术——2023年计提1.2亿减值轻装上阵,2024年销量涨8%对冲原材料跌价,这种“以量换价”的把戏能撑多久?
游资的算盘打得震天响。
国泰海通 营业部一天扫货1.4亿,机构跟风8800万,拉萨散户却疯狂出货6000万。龙虎榜上19次登榜,佛山系、上海超短轮流坐庄,单日换手率45%,筹码松得像散沙,这哪里是投资?分明是赌场里的梭哈游戏。4月23日年报披露在即,一季报业绩但凡有点闪失,踩踏式抛售分分钟上演。
红宝丽的故事,本质是资本用“技术突破”“政策东风”“国产替代”编织的幻梦。散户们以为抓住了黑马,实则成了游资镰刀下的韭菜。等到6月1.2亿股解禁洪峰来袭,原始股东浮盈287%的减持大锤砸下,这场狂欢终将以血淋淋的结局收场。
资本市场的丛林法则从未改变:当散户高喊“价值重估”时,收割的镰刀早已磨得锃亮。红宝丽的疯狂,不过是A股投机史的又一页注脚——击鼓传花的游戏里,最后接棒的人,注定要付出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