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税战问题可谓让市场跌宕起伏,周一的4300家跌停,周中川普各种骚操作,市场随机性大增,所以今天也给同学们深度剖析本次关税战的重点内容!
内容很干,码字不易,希望同学们都能先赞后看,热度顶起来!觉得有帮助则打赏、推油走走,祝涨停不断~首先我们把关税战开始至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去划分:2025年3月15日:美国单方面上调关税至40%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30%提高至40%,导致美股暴跌,
道琼斯 指数盘中跌幅超1100点,市场恐慌指数(VIX)飙升。此举引发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和供应链成本激增。
2025年4月2日:美国启动第三波关税战,加征34%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声称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较2018年增长12%至2954亿美元。
2025年4月4日:中国对等反制,加征34%关税并采取多项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所有美国输华商品加征34%关税,同步实施多项反制措施:
1、暂停6家美国畜牧业企业对华出口资格;
2、 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3、对7类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冲击美国高科技产业。
2025年4月8日:美国升级关税至84% 美方进一步将中国商品关税上调至84%,试图通过“极限施压”策略迫使中国让步,但此举加剧美国通胀压力,
摩根大通 等企业预警经济衰退风险。
2025年4月9日:中国同步跟进84%关税,当天特朗普签署对不报复国家暂停征税90天中方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同等税率,并加速外交布局,召开周边工作会议,强调深化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合作以应对关税战外溢风险。
当晚特朗普签署对不报复国家暂停征税90天,美股大涨12%。
2025年4月10日:美国将关税推至125%,中方宣布跟进 美国再次加码关税至125%,中方表示将于4月12日同步调整。同日,美国国防预算飙升至1万亿美元,被解读为“为2030年亚太军事行动做准备”,进一步激化地缘紧张。
2025年4月11日:中国启动“大国外交总动员” 中方宣布将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深化周边合作;外交部召开驻外使节会议,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巩固与东盟等地区的战略互信,对冲美国围堵。
2025年4月12日:中国正式实施125%对美关税 中方按计划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125%关税,实际贸易量几近归零。同时,中国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出口占比升至37%,东盟取代美国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开头咱们先聊聊这个关税战的历史,虽然说当下这次混战结果咱们还不知道,但是看历史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
首先历史上的高关税其实都没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往往经历短期的贸易摩擦后就会重新朝着开放的多边贸易格局发展,最长的其实就是头一回,18世纪末英国当时干了一次叫全面关税战,不仅对像当年的荷兰 法国等那个时候的竞争对手加重关税,就连美国 印度什么的也没放过,那次的高关税持续了大概半个世纪。
直到1852年国会通过了自由贸易原则的提案,免除关税货物123种、减税133种,大家也能看得出来那个时候其实物资还是比较匮乏的而之后的高关税持续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了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高关税都是短命的,开放贸易才是常态因为高关税会对本国企业造成一定的反噬,发起方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对手的反制性措施,反而使得本国企业损失了海外的市场
尤其是1930年那次更是导致了美国的进出口下降了差不多2/3,全球贸易差不多也萎缩了2/3,所以不仅加剧了当时的全球经济危机,而且美国受保护的行业其实也很艰难!
其次,为什么贸易战的时间越来越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现在贸易越来越复杂,大家牵扯的越来越深,比如刚开始英国那次就100多个品种、200多个品种,到后来就几万个十几万个品种,在这么复杂的产业链的关系中,基本不可能持续的时间太长,因为大家都搅和在一起了
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关心的,说回咱们这次亲身经历的关税战!特朗普暂停了 75 个国家的对等关税,心心念念的中国快给我打电话呀,所以很多同学就想问说这算是进入到关税战的哪个阶段了呢
但其实目前看这次冲突的本质并不在关税甚至也不完全是关税战,我们从本质来看,川普顶着全球反对大棒背后的目的就两个:
一个是解决美国的自身问题、二个是解决来自中国的挑战那么美国自身问题当前是什么?最核心的财政危机?他和关税产业中美博弈也是一脉相承的,过去几十年全球化进程本质上是利益分层,美国秉承叫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那把制造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去了,自己去掌控金融霸权和科技霸权,那么科技资本再通过技术拿走全球产业利润的大头,金融资本则通过美元体系收割拿走全球金融利润大头,这套体系本来玩的是非常通畅的,大家分工也很愉快,但时间长了美国却出现了失衡!
首先是它内部失衡了,就全球化中金融资本和跨国集团拿走了最多的利益,但传统产业的中下层民众却承受了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后果,同时美国政府因为制造业税收减少也是受损方,因为跨国公司和国际财团更容易转移避税,所以政府只能通过发债扩大财政赤字维持这种公共服务,直到现在出现的36万亿。
其次美国还面临着外部失衡,美元作为全球通用的货币让金融资本是吃尽了红利,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并不是基于对美国产品的需要,而是作为储备货币或者交易媒介所以美国必须源源不断的输出美元,以满足全球贸易和储备的需要,这就让美国不得不保持经常账户赤字,尤其当全球经济增长快于美国自己的时候,赤字就在不断的扩大,就好比一家银行因为储户太多,所以他就必须不停的印钱,而对应资产又不够那负债表就会越来越难看,长期下去会导致美元被高估,而美国制造业又被高估的,那美元就容易出问题!
理解了这个问题就能明白特朗普为什么这么疯狂以及到底是要干什么?没错,他要的就是:“美元贬值!”
如果直接干预汇率,那会让外国投资者大量的抛售美债,所以他要发起一场冲突,通过这场冲突逼迫贸易本币升值制造业崩溃,就像上世纪80年代日本广场协议一样不仅解决了美国自身的问题,也想一举破坏掉咱们的产业升级。
表面看美国拿起关税武器引发了一场贸易战,但其实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都是同时进行分不开的,甚至是互相强化的,因此我们上方也是看透本质,亮明态度,那么至于其他国家,搂草打兔子罢了
最后就是大家最忧心忡忡的,对我们国家会不会有很大影响,对我们会不会有很大影响?这里人民日报那篇文章其实说的比较透彻,其中重点就是“美滥施关税将对我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因为我们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
而如果翻看我们近几年的举措来看,就一个结论:面对现在的局面,上头早就准备好了,甚至可以说比2018年准备的充分的多!
比如一直在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跟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等全球多个国家都展开贸易合作,最终结果就是我们现在对美国出口已经从2018年的16.2%,降到了去年的14.7%,所以关税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个时候那么大、那么被动。
反而是美国市面上的很多产品,现在只有在中国能买得到而且短期还找不到替代品,没有我们的原材料再去谈什么制造业回流都是瞎扯淡,更要命的是美国现在消费品物价已经贵的离谱,如果再继续涨价美国
老百姓 分分钟就要乱了。
而我们的文章也说了:“我们心中有数、手上有招,我们已与美国打了8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中央对美方对我实施新一轮经济恶压已有预判啊,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
emmmm...上面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其实就没有太多可担心的,为了让同学们知道上头的努力,大风天我们也是继续挖,到底咱们提前做了哪些预案呢?
首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定调了,叫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那么现在回过头看看其实当时就已经准备好了。
再而后就是把赤字率拉到4%、增发特别国债等等都是在为此做准备,而且上头文章也直接明确了,叫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这个信号非常清晰了
很多同学也一直在等着降准降息说了那么久怎么还不来?其实就是对未来形势的一种预判,留好了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还列举了包括财政、提振消费以及近期高调推出的稳住资本市场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等。
所以对于下阶段博弈我们能做的就是等等,大家一直在等的这些大招其实上方早有准备,而我们要等的就是
“等大洋彼岸的川建国同志出招”当然文章最后也说了:我们没有关上谈判的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
所以当下还是要保持文章最开头的观点,最终目的并不是加关税,而是用这个东西震慑谈判对手,那么现在情况就是掀桌子,两辆车对着开,油门踩死谁先打转向谁输,很多国家都已经先怂了,但川普最希望的肯定还是咱们赶紧打转向,但对我们来说肯定不会跪,也不能跪
因为这时候全世界都看着我们,如果连我们都怂了,那就真的没人能治得了大洋彼岸了,关键是咱们就算怂了也没有用,反倒是我们先准备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到今天为止咱开的已经是装甲车了,如果非要撞,那看看到底谁受伤更重了,因此现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装甲再加厚一点,也就是上方文章那句话叫: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最后,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憋这么久了,那后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我们最客观的,从增量资金层面来看政策,这里主要是两个政策:一、流动性政策;二、结构性政策;
这个方向从全国来看可能还剩一件事:
“生育政策”
而当下中央该出的都出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个政策大概率会由地方去干,那么地方会出什么?比如当地的生育政策、批量收储、消费、公共服务资源下会下沉、教育、户口户籍政策会出吗?我们现在去看看很多城市,尤其是每个省里前一 前二前三那些城市,其实都已经干疯了
其次货币政策什么时候出?上方一直在说:“择机择机择机”,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择机?我们至少从过去半年的情况来看,比如9.24后的牛市,上方都并不会去打先手,这也导致最近评论区也看到很多同学认为我们太被动了,但如果从全球局势看大家觉得现在我们是被动的吗?
即使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各种经济体加一块,相对来说我们其实是很能抗的,甚至可能是最能扛的,所以我们肯定是打后手,再比如过去三次,每一次都是先防风险再出政策,去年9月份时我们在9月初回收了流动性,9月17、18、20号美国、日本会议,而后上头在9.24出的政策
今年同样在元旦前后靠国债回收流动性,1月20号完了之后,从1月24、25号开始我们开始出政策,最后就是要划重点的:“3月份我们同样回收了流动性!”
所以其实每一次我们都在打后手,一般情况下都在出了事之后两三四天再出炉就已经算很快的了
至于老美到底要的是什么?在全球市场上要的是制造业回流,我们要的是什么?国内叫产业链升级,扩大内需,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全球层面要的是什么,要人民币国际化,而客观来说美国彻底制造业回流不现实,我们彻底人民币国际化也不太现实,但是有没有可能美国制造业回流过去一部分,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再往前迈一步,所以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等政策,等一等未来几天老美对日韩的关税政策变化,这个时候老美通过这一两万亿显然不能盘活现在目前的情况,所以本质上说老美不可能靠关税来解决根本的自身问题,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那为什么他要加这个关税?
因为这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至于老美是否干成过这件事?存在成功率?这件事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老美却是干成过,日本汽车当时占据了美国市场就通过自愿出口限制协议迫使日本限制出口并加重关税,也包括当时著名的广场协议给日本摁住了,但当时摁住日本的关键并是因为广场协议,而是因为日本到今天也不是一个货币、经济政策完全独立的国家,它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当时的广场协议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例子
接下来就是练内功等政策的时候,接下来一段时间刺激内需、扩大内需、自主可控的政策可能就会陆陆续续的出来了,只要我们能启动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甚至发展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关系,其实就更容易应对这次脱钩的压力,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
对了,至于关税的市场反馈问题,还是我们周五提前透露的,市场已经开始脱敏,第一次加征34%关税+反制时是市场最恶劣反馈的时候,后来再到84甚至104%市场的负反馈是逐步下降的,因为这里有一个本质问题,可能同学们不知道,但是市场里那批老油条早早已经意识到,为什么第一次加征、反制34%关税市场波动这么剧烈,日经熔断,深指跌停,日内4350家跌停全球性恐慌暴跌!又为什么不是33%?
因为34%的关税意味着”中国进出口企业零利润!”换句话说34%关税之后,无论是再加征84%、104%都没有任何作用,更多只是掀桌子的各方表态为主,所以市场自然就不存在多少的恐慌去买单,反倒负反馈日益递减。
祝有缘人自悟~下周预案也已分享,感兴趣的好朋友们欢迎关注~悟道的时光特别短暂,不知不觉又到文章末尾了,全网唯一,让你距离悟道仅有一步之遥!
后续还会有更多好的思路跟机会分享给大家!记得点上我主页的“特别关注”小红心,第一时间收获核心点悟!催播感谢名单,由衷感谢!@争取一个小目标 @年轻的心1978 @xf0514 @朵朵2015
加油券感谢名单,由衷感谢!感谢坚持加油的同学:@瓜子和花生@水木刃 @0755S @笨蛋土豆雷 @赶大牛的人 @待花明 @炒股真理
帖子打赏感谢名单,由衷感谢!榜一宝座:@人间富贵花mm榜二宝座:@笨蛋土豆雷 @炒股真理榜三宝座:@F梦想起航 @Mdlx15893207 @岚辰 @浩瀚股怪 @Hoehner@倔强的小不点 @启明星1 @向日葵的梦想 @熵阙的福莫愁千里路,自由到来风,共勉。
码字不易,多多点赞、加油打赏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主帖“点赞过600”,下周限时回归“早盘+午盘点悟”!(仅需七张加油卷即可成为精华文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交流,提及个股不对您有任何指导意义,切勿盲目操作!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不构成买卖建议,如转载需标明:出自小土堆爆金币)
打开APP领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