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时隔多年

25-05-12 13:30 437次浏览
顺风不浪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个冬天太长,长到已经没有人再雪中送炭。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顺风不浪

25-07-13 13:22

0
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是20世纪最著名的投机家之一,他的人生充满大起大落,最终在1940年选择自杀,其结局与多重因素相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 关于“重度抑郁”的可能性
 
利弗莫尔晚年的精神状态确实存在明显问题,但“重度抑郁”更多是后人基于其行为和处境的推测,而非当时明确的医学诊断(20世纪40年代对抑郁症的临床定义和诊断标准远不如现代清晰)。
他的抑郁倾向可能与多重打击相关:
 
- 多次破产: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四次重大破产,晚年(1930年代大萧条后)再次陷入财务危机,财富大幅缩水;

- 家庭悲剧:儿子小杰西因酗酒和精神问题自杀(1935年),婚姻多次破裂,情感支持缺失;

- 自我价值崩塌:作为“投机天才”,晚年操作屡屡失误,对市场的掌控感丧失,可能导致严重的自我怀疑。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其精神状态持续恶化,最终走向极端。
 
2. 去世时的资产状况
 
利弗莫尔晚年几乎耗尽了财富,去世时资产所剩无几,甚至可能负债。
他的巅峰时期(1929年美股大崩盘前)通过做空市场获利丰厚,传说财富峰值接近1亿美元(按当时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数十亿美元),但随后因市场波动、杠杆过高、操作失误等原因,财富快速缩水。
到1940年自杀前,他已多次破产,生活拮据,有记载显示他当时依赖妻子的资金维持生计,名下几乎没有可变现的大额资产。
 
3. 资金回撤幅度
 
从巅峰时期的约1亿美元到晚年破产,其财富回撤幅度接近100%。
具体来说,1929年的巅峰后,他因过度杠杆、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如过早做多复苏行情),加上193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如罗斯福新政对市场规则的调整),导致资金快速流失。到1934年,他再次宣布破产,之后虽短暂恢复部分财富,但始终未能重现巅峰,最终在财务和精神的双重崩溃中走向终点。
 
总结
 
利弗莫尔的结局是财务失败、家庭悲剧与精神困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度抑郁”是可能的状态之一,但更准确地说,是多重压力下的精神崩溃。他的财富从巅峰的1亿美元几乎完全回撤,晚年近乎身无分文。他的经历也成为金融史上关于风险控制、心态管理与人生平衡的经典警示案例。------内容来自ai回答
倾倾潇玮

25-07-12 18:17

0
浪哥 带带我
顺风不浪

25-07-12 15:56

2
“刻舟求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原意是指在船上刻下记号,以便在船靠岸后根据记号寻找掉落水中的剑。
 
它的比喻义是: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比如,有人惯用过去的经验解决现在的新问题,忽略了情况已经发生变化,这就可以说是“刻舟求剑”。
顺风不浪

25-07-12 08:39

1
那就不用消除,做人最重要的是尽力让自己今天开心起来,这个世界最好的地方就是无论你怎么样,都有很多理论支持你这样活着。
倾倾潇玮

25-06-29 12:34

0
消除妄念,太难了。哥。好痛苦
顺风不浪

25-06-29 09:25

3
你是心处迷嶂之中,身处纠葛之地,不知道自己在哪,这便是你想的吗?
争权夺利者,不知杀机已至。
纵情声色者,不知大难降临。
贪图名声者,不知即将身染污秽。
趋炎附势者,不知大厦将倾。
芸芸众生,斩不得三尸,破不开迷嶂,就如此浑浑噩噩。(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也有指痴,贪,嗔欲望产生的地方)
顺风不浪

25-06-28 15:44

1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的。AI说我有抑郁症,让我去看医生或者休息,犹豫了一个月,折磨了一个月,所以我就空仓了。
倾倾潇玮

25-06-27 15:18

0
我这学不会空仓。注定亏成麻瓜。就觉得自己好可笑。唉 ,不断的失败,不断爬起来,然后又失败。就好像古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斯,不断的推石头上山,然后又眼睁睁看着石头滚落到山底,这样的路,什么时候是头。 已经绝望了。
顺风不浪

25-06-27 13:17

1
我准备空仓两个月了,这个月没有收益
倾倾潇玮

25-06-26 15:27

0
我买了个光刻机。今天大亏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