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用什么姿势看待市场?

25-05-10 02:44 2922次浏览
iiiiis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勒个豆,居然还有大哥打赏,受宠若惊受宠若惊。
  谢谢大学生老师和大家的认可,我继续记录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供大家在闲暇之余看个乐子。
  如果没猜错的话,很多人进入市场一段时间后,心里面都有一个天大的烦恼。
  “为什么我百八十般武功用尽,到头来市场还是把我当日本人整,为什么就是实现不了各个方面的正反馈?,为什么总是找不到北?”
  对于这个问题,没人能给出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我能为大家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的方向,一个观察市场的方向。
  这个方向紧紧围绕着一个资本市场里的基本规律:
  资金是正在盈利,或准备盈利的,其盈利的基本手段是垄断。
  这里有人或许会质疑,都垄断了,谁来接盘,资金它拿脑壳挣?
  哈哈,人家没那么傻呗。
  列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吧。
  倒车接人,熟悉吗?(这里是中性词)
  股票运动途中存在的“放量”,“缩量”,“换手”,“分歧”,“分化”,“修复”等等乱七八糟的概念,都是为了倒车接人服务的。
  最理想的情况,是资金牢牢把握车头,让家人们能够从容上车下车,直到最后一批倒霉蛋接盘,实现大部分参与者盈利的结果。
  然而,市场中的现实情况是什么呢?
  与上面一只股票最理想的走势对比,除了吃独食,一条道走到黑这种最为恶劣和粗糙的垄断手法以外,其他的要么倒在“换手”,要么倒在“放量”,要要么倒在了“分歧”等等这些家人们以为常的概念,或者资金的套利手段上。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不能理想的走完全程然后温和落地,像主升行情一样的走势呢?
  因为竞争。
  广泛吸纳现象,然后总计其内在规律性。
  市场上的竞争概念,总的来说分为两种。
  第一种,资金之间的竞争。
  第二种,题材之间的竞争。
  两者并不分开,需要统一着看待。
  举个例子,大家一定听过一个词。
  “踏空资金”
  面对踏空,踏空资金可以发掘后排,可以通道进入前排,可以另起炉灶炒新题材,可以干扰对手盘的股票走势,引导资金来自己手下的题材接盘.......
  踏空资金只是市场竞争关系的一部分载体,但是我们能窥一斑而知全貌,了解到竞争关系是影响股票走势的基本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个微型市场。
  首先,这个市场上一共有 10只股票。
  这 10只票分别属于不同的题材。
  在模拟条件下。
  市面上出现两则,针对不同题材的消息,同时资金开始选择部分股票进行炒作,另一些资金也选择部分股票进行炒作。
  他们盈利的基本手段都是垄断,都想吸纳其他资金来接盘(竞争 1出现)(两种赚钱效应出现)
  接着,选择同样题材的资金,因为该题材的资金趋于饱和,开始选择该题材的后排进行炒作(竞争 2出现)(三种赚钱效应出现)
  接着,该题材前排部分资金选择兑现前往别处,部分资金选择继续炒作(竞争 3出现)(四种赚钱效应出现)
  ...
  伴随着竞争关系的数量越多,资金想打造的赚钱效应也就越多。
  而且淘汰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大伙追涨杀跌,接盘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啦
  不扯闲话。
  到这儿,大家有没有眼熟感觉?
  “只核大学生”老师,在帖子中提到过“博弈 20cm风格的二次强化”
  这算什么?
  “涅槃重生 2018”老师,在帖子中提到过“有资金准备进入避险板块”
  这算什么?
  ...
  谢谢大家看到这里,如果对你有所帮助那再好不过了。
  以上内容仅仅提供一个观察市场运动的角度。
打开淘股吧APP
29
评论(15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iiiiis

25-05-23 15:48

2
逼上梁山了

iiiiis

25-05-22 15:02

2
被砸懵逼了
iiiiis

25-05-15 15:25

2
祝兄弟好运了
昨天拉金融,为了瓦解抱团的高标,所以中毅达这些尾盘炸板了,懂上面意思的资金今天都很安分,赚够了的今天就溜溜球了,所以今天高标集体拉跨,一拉跨市场空出来了,有人就要套利,或者拉高出货规避明天风险,一来二去,又给明天增加了兑现风险,明天的画面太美丽不敢看🫣
iiiiis

25-05-13 10:42

2
五日均线,它这几天尾盘总是站在均线附近,可以把握节奏高抛低吸,但是不怎么建议继续操作了,本金不大,做 t 的性价比不高,后面就算轮动过来,它身上的包袱太重了,资金可能不会选择它
iiiiis

25-05-12 22:30

2
没有绝对把握不要重仓,容易吃大面
iiiiis

25-05-12 21:40

2
老哥我不是大神哈,也才玩差不多三个月
游资或者机构的票不是水火猛兽,只要不是庄股,有赚钱效应的话肯定还是参与的,
iiiiis

25-05-12 21:37

2
别哥,这我可不敢
iiiiis

25-05-12 10:31

2
谢谢本科好兄弟的鼓励,祝你也发财💸
iiiiis

25-05-10 19:37

2
进入避险不是闲不住喔,是资金对市场不乐观,提前规避大跌风险的行为,但本质上都是赚钱效应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关系的表现,不一定就是完全按照消息面-高位-地位...的步骤演绎,这还是太理想了,而是有可能发生在这个理想过程的任何局部阶段,这也是我不怎么信奉周期理论的原因,要是机械的信奉周期理论,某某板块因为量化的加持,一次性就跳过了启动,发酵的过程,直接干到高潮了,隔日又直接分歧分化......还有,对于赚钱效应之前的竞争关系强弱的观察,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入手,最典型的两种,一个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顺势而为”,其实是顺人的势而为,人的势,或者叫偏好,比如炒新不炒旧,情绪容易被各种 buff 叠加而点燃.....还有一种,就是拿钱硬怼,怼到接力的人相信他这儿有足够的赚钱效应为止,这种的话,主要还是看盘面有没有足够有力的竞争者,有的话,我们称之为逆势,比如前段时间陈小群狂干浙大网新 ,不服输就是拿钱硬干,结果......所以看待竞争关系不要过于机械
iiiiis

25-05-10 19:32

2
进入避险不是闲不住喔,是资金对市场不乐观,提前规避大跌风险的行为,但本质上都是赚钱效应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关系的表现,不一定就是完全按照消息面-高位-地位...的步骤演绎,这还是太理想了,而是有可能发生在这个理想过程的任何局部阶段,这也是我不怎么信奉周期理论的原因,要是机械的信奉周期理论,某某板块因为量化的加持,一次性就跳过了启动,发酵的过程,直接干到高潮了,隔日又直接分歧分化......还有,对于赚钱效应之前的竞争关系强弱的观察,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入手,最典型的两种,一个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顺势而为”,其实是顺人的势而为,人的势,或者叫偏好,比如炒新不炒旧,情绪容易被各种 buff 叠加而点燃.....还有一种,就是拿钱硬怼,怼到接力的人相信他这儿有足够的赚钱效应为止,这种的话,主要还是看盘面有没有足够有力的竞争者,有的话,我们称之为逆势,比如前段时间陈小群狂干浙大网新,不服输就是拿钱硬干,结果......所以看待竞争关系不要过于机械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