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感觉两位都挺厉害的,只不过他们出手的时间不一样
0
我专门做一个帖子出来分享一下失败的案例
0
研究一下最近论坛的风云人物,只核大学生,我感觉他有点东西。我之前也听过华东大导弹的直播,从两人分享内容看,华东大导弹不如只核大学生。
0
打了哪两个?
0
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分仓做吧,慢慢总结,谁都不会无缘无故把自己的赚钱模式分享给你的
1
都哪个年代了,老模式学一下就行了,不能照搬。
龙空龙,概率太小,这个高手中也只有1%的人才能干成这事;龙空龙其实害死人
打板并非风险最大的模式,相对来说,它是比较保险的,俗话说,半路比打板风险更大,难度更高,因为你没法确定它会不会上板,非超级高手不可为,潜伏比半路难度更大,非股神级选手不可为
打板是要看板块预期的,比如,在板块预期看好,题材行情看好,一个票有5成的把握,那打板帮助自已增加确定性,但这是某特定时代的产物,那时打板确定性高,现在的超级高手都是这么干的,一个票他不用上板,就有7或8成的把握确定它能上板,有了这个确定性,他就不去打板了,而是半路就去(有七八成确定性的情况下,自然是半路去更具性价比)
说白了,当年打板盛行的时代,打板具有确定性,当时短线就发展到了这么一个阶段-- 在你迷迷糊糊不具备确定性的情况下,打板能帮你确认。那现在这个确定性降低了嘛
我知道的二个人,应变能力很强,23年都是专一做连板,连板高手,24年就不打板了,他们发现别的模式更安全更能赚钱,25年到现在没打过板,一个人对板块趋势的预判能力很强,能做潜伏,稳定盈利,另一个人则进化成善长半路。
最近的例子,其中的一个人4月28号半路进了鸿博,中欣,29号,30号继续干这二票,分歧时第一时间低吸,按他的话说,他有七到八成的把握知道这二票能上板,为什么还要去打板。
说白了,以前的高手打板是因为只有4-5成的确定性,因此需要打板确定,而现在5成的确定性已不够用了,你需要在上板前就有7-8成的确定性,但即然有了7-8成的确定性,为何要去打板,实际上7-8成的确定性需要你具备对短线的超级理解力
最后总结一下,以前是用打板来增加确定性,现在你有了确定性才能去打板,但真有了确定性,也不用去打板了,是不是有些茅盾?
再提一下心理层面,不然没法解释这个矛盾,就是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你提到的二位超级高手,在他们那个时候,他们的超级理解力形成的模式刚好适用于那个时段同,但换一个时间,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比如,你提到的二位超级高手,你现在给他们3万元,让他们用他们当年的模式做到300万,别说一年,就是三年大概率也做不了,再退一步,这二位超级高手,不用当年的模式,让他们用自已的当前模式,同样也是3万做到300万,一样的结果,一年肯定不行,3年大概率也是不行。当然现在有没有人能3年把3万做到300万,也是有的。我的意思是同样聪明的人,放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金子放在那都能放光,这个没错,但放多大光则不一样,比如你提到的二位超级高手放在他们那个时代,能放十丈的光,但放在现在,如果白手起家,则只能放一丈的光,只能放一尺的光也是有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众多股神后来变得默默无闻,或干脆退出江湖的原因,因为他们害怕,知道自已的高光时刻只在此刻,继续玩下去的结果就是亏光,因此明智退出。因为模式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做成股神后能继续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一直做下去的比如章盟主这样的比例那是极低,龙虎榜上是数得过来的嘛。
最后的意思就是炒股票,什么赚钱做什么,不能拘泥于模式。
多一嘴提一下一进二,这玩意不说它以后就不好用,但当下你做票时自已统计一下,这能玩吗? 它是比中位股风险相对少一点,但统计一下它的绝对风险,能玩吗,有更安全的玩法为啥不去找呢,我不知道现在大导弹是不是还在一进二的搞,如果有,那也只是他自已的专利,不适合我们大多数人,正如北炒玩得其实是量化,哪个散户能玩他这个? 龙空龙这个我用6个字来评价:一摊屎,害死人,因为99.99%的人都不适合这么干,哈哈
0
点比较背,打了两个板,直接当天差点都跌停
0
三天亏60%,这踏马太逆天了
0
悟道了